很多被送进戒毒所实行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都经历过戒毒—吸毒—戒毒……的循环过程,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让强制戒毒人员正常回归社会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题。对此,广西桂林市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通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找到了一条降低“复吸率”的新路子。
精准把脉,针对“病灶”开良方
戒毒矫治,尤如医生看病,先号脉、查病因、去病灶。只有精准掌握吸毒人员的吸毒背景与原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为此,戒毒所采取“三步走”的工作方案:第一步通过谈话教育,结合走访调查,了解戒毒人员的吸毒历史和“复吸”原因,为制定戒毒方案和目标提供依据;第二步依据掌握的情况和资料,对戒毒人员实施“红、橙、黄”分级管理;第三步创新教育模式,按照分级情况,通过提高戒毒人员的法治意识、亲情意识和荣辱意识,为戒毒人员量身定制管教方案。
戒毒学员杨某明毕业于某高校建筑设计专业,本有大好前程,却因为“解压”和好奇染上了毒品,针对杨某明等学历较高的戒毒人员,管教民警将教育矫治的重点放在提升“荣辱意识”上,通过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杨某明逐渐认识到了吸毒不仅是自己的事,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危害。他在给管教民警递交的悔过书中写道:从小到大,自己经受的教育不算少,戒毒所的爱国教育课深深触动到了他的灵魂深处,也让他深刻认识到个人的荣辱与国家的荣辱息息相关……
此外,桂林市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还通过组建宣讲小组,开展“讲身边故事”活动,组织喜闻乐见的文艺展示活动和开展亲情互动等方式帮助戒毒人员找回自信,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正能量。曾经接受过强制戒毒的蒋某某染上毒品前,是一位拥有千万家产的企业老板,染上了毒品后,沦落为负债累累的“瘾君子”。经过成功戒毒重新回归社会后,重整旗鼓,如今又成为当地一家建材公司的老板。在“讲身边故事”活动中,蒋某回到戒毒所给戒毒人员讲述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与吸毒历史,让在场的其他戒毒人员心里受到了极大震撼。
建立信任,直面诉求解心锁
降低“复吸”率一直是戒毒工作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导致戒毒人员复吸的原因很多,但心理因素尤为重要。在戒毒矫治过程中,心理治疗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对于戒毒人员来说,来自社会的“歧视”让他们变得极为敏感,对民警的帮助往往采取“抵触”的态度。为此,管教民警主动深入病房,注重从日常生活中的聊天入手,通过活动营造和谐轻松的氛围,取得戒毒人员的信任。很多吸毒人员都有情感上的诉求,有的因为吸毒与家人爱人决裂,有的面对生活的压力与挫折难以承受,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他们戒毒后“复吸”。戒毒所民警从他们的日常表现中观察戒毒人员的行为举止,根据每个戒毒人员的具体情况,认真倾听他们谈话,找到他们真正的诉求,而后及时介入解决。
戒毒人员阳某家庭条件优厚,因为好奇开始吸毒,与父亲的关系也变得很糟糕。被送进戒毒所后,阳某整日闷闷不乐、忧心忡忡。了解情况后,民警多次联系和走访阳某父亲做调解工作。在取得父亲的谅解后,阳某从心底将民警视为自己的兄长,主动敞开心扉、坚定了戒毒的决心。
戒毒学员林某生入所不到两个月,因为对吸毒的丈夫失望,林某生妻子在接见日离开戒毒所时,将未满周岁的婴儿丢弃在戒毒所门口,而后失去了联系。望着襁褓里嗷嗷待哺的孩子,林某生不知所措。面对这种情况,戒毒所积极发动民警捐款捐物,细心的女民警轮流当上临时妈妈照顾孩子。在征得林某生同意后,戒毒所将婴儿暂时送到桂林市福利院并定期给福利院送去奶粉和孩子的生活用品。林某生出所那天抱着正在呀呀学语的孩子,突然跪在管教民警面前泣不成声:戒毒所民警就是我儿子的再生父母!通过真情感化潜移默化、通过爱心送暖赢得信任、通过融洽的关系引领戒毒人员走出毒品的迷沼,通过一系列工作措施,戒毒所民警帮助戒毒人员打开心结,坚定了戒毒的信心。
回访管理,切实助力回归社会
戒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在戒毒所里将毒瘾戒除,出所后的跟踪管理也极为重要。为巩固戒毒成果,桂林市第二强制戒毒所始终坚持做好三件事:一是建立长效联系机制,确保每个戒毒人员出所后都有相应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在此基础上,民警定期开展回访,对重点人员通过电话回访、实地家访、单位串访、社区走访及社会调查等形式,主动掌握戒毒人员的情况。二是主动作为,积极协调为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解决生活和就业的实际问题。戒毒人员周某进入戒毒所前曾在广西龙胜县开了一家农业电机公司,后因为吸毒导致公司破产。出所后,周某打算再回到龙胜重新创业,但门面的高租金和房东的不信任让周某一筹莫展。民警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及时打消了房东的顾虑,不仅降低了门面租金,还为周某办理了电机营业执照。周某怀着感恩的态度全心投入工作,仅用一年多时间就把之前欠下的债务全部还清,还赢利十多万元,也迎回了妻子和女儿。三是积极帮助戒毒人员重新回归社会。在一次电话回访中,民警发现戒毒人员唐某就业方面可能出现了状况。民警及时找到唐某了解情况,并不断地开导唐某,最终,唐某接受了民警的建议,一年后不但在县城购买了住房和小汽车,还找到了终身伴侣。
桂林市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成立三年来,始终把回访管理作为工作重点,保持与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长期联系,先后回访回归社会戒毒人员400多人次,为他们出谋献策、解决就业等实际问题150多件,及时纠正“复吸”人员5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