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你们及时赶到,不然我这几万元就被骗走了,真的太感谢你们了。”2024年2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东新区洛埠镇洛埠村村民刘先生紧紧握住柳州市公安局柳洛派出所民警的手,连声致谢。原来,刘先生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在他准备将钱款转出时,民警及时赶到并成功劝阻,使他的存款得以保全。
柳洛派出所负责的洛埠镇洛埠村拥有421户家庭,共计2265人。该村位于城乡结合部,随着近年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激增,给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带来了持续的压力和挑战。为此,柳洛派出所采取多种措施来扩大反诈宣传的覆盖面、提高宣传的精准度,并通过“预防式拦截”有效守护了群众的“钱袋子”。
“反诈朋友圈”扩大反诈覆盖面
2月21日晚上,洛埠村村委会内聚集了几十名村民,柳洛派出所副所长覃磊正在为大家讲授反诈知识课。通过问答、互动以及图表展示等多种方式,现场气氛热烈。
为了更有效地提升反诈防骗意识,柳洛派出所将警务工作融入基层治理之中。社区民警辅警积极参与洛埠村的网格群组建设,确保每位村民、单位及企业每天都能接收到派出所发出的反诈宣传提醒。
民警们还组织村干部、工作队员、老党员、退伍军人以及企事业单位骨干等人员,定期举办反诈知识培训课和反诈充电“夜校”,教导大家如何抓住各种机会向周边群众宣传反诈知识。经过培训,一批来自群众中的骨干被培养成为反诈的“义警队员”,他们不仅成为群众身边的“明白人”,更是反诈知识的传播者,将宣传触角延伸至每家每户和每个企事业单位。目前,柳洛派出所民警辅警共建立了66个各类群众微信群和聊天群组,覆盖辖区近3万名群众。
“滴灌式宣防”促进反诈深入人心
洛埠村依傍柳江,保留着古渡口,有着三日一圩的传统,是周围十里八村最繁华热闹的地方。这里的民风淳朴,村民们热爱音乐,歌声乐声自早至晚回荡在深巷与广场之间。
柳洛派出所巧妙地将反诈宣防工作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在“柴米油盐”和各类文娱活动中进行“滴灌式”“沉浸式”的宣传。从进入村口的隧道到村内道路、圩场,再到古渡口,随处可见反诈宣传的海报和画册。每逢洛埠村的圩日和节庆活动,柳洛派出所设置的流动宣传点总是吸引了大量人群。民警李颖健在“李警官义务理发摊”为村民提供免费理发服务,而“费用”则是为自己和家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还有深受群众欢迎的反诈知识“有奖竞猜”,吸引了众多村民排队参与;更有社区民警辅警主动帮助群众“问诊”手机,检查是否安装了涉诈或不安全的App,及时为群众排除安全隐患……
柳洛派出所教导员陆怡更是别出心裁,将反诈知识和口诀编进了群众爱唱的山歌和彩调中,并耐心教会社区民警辅警以及村里文艺站的阿公阿婆们传唱。渐渐地,在洛埠村的小巷和渡口间,反诈宣传的曲调伴随着古道石阶的声音,悄然传入了每位村民的耳中脑里,成为守护大家“钱袋子”的坚固防线。
“预防式拦截”守护群众“钱袋子”
1月22日,柳洛派出所接到一条预警信息,称有一名群众正遭受电信网络诈骗,即将通过交通工具转出巨额现金。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派出所迅速派出警力赶往目标地点展开行动。一方面,会同社区、物业以及群众骨干对楼栋及周边200余户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另一方面,对周边可疑车辆和人员展开了搜查,力求截断运输渠道。
就在此时,社区警组组长李锋平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一辆可疑的货车。他立即带领警力前往拦停,并在柳东分局反诈中心支援警力的配合下,他们得知了货主的信息。然而,货主的电话却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在此关键时刻,率队出警的覃磊迅速跑向小区物业查找到了货主家属的联系方式。经过多次尝试后终于联系上了货主刘女士。当得知自己正身处一场骗局时,刘女士懊悔不已同时也对民警坚持不懈地找寻和帮助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据了解,柳洛派出所认真落实每日警情研判和电诈研判的工作要求,每天交接班时都会深入分析辖区内反诈工作形势,并对涉诈案件、警情、线索、预警以及宣防等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复盘。同时明确当日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针对重难点问题共同会商解决方案,从而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此外,派出所还持续保持对上级下发的涉诈紧急、高级线索做到日清日结处理原则,确保预后被骗事件“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