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为护航煤炭保供,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各级公安机关面对疫情防控、抗击严寒、安全生产等严峻考验,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落实能源增产增供决策部署,全力守护冬日里的“万家灯火”。
精准施策,畅通煤炭保供优先通道
近期,伊金霍洛旗辖区阿新线过境公路运煤车辆大幅增加,部分路段出现拥堵,车辆通行缓慢,运煤车辆出现滞留排队。
疏导运煤车辆。郝彩雨摄
“每日车流量高峰期基本在晚上,视线情况不佳,每日进站运煤车辆达5000余辆加之过境长途运输车辆2000余辆,交通压力巨大。”据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伊旗大队副大队长牛瑞介绍。全部路勤民警辅警克服严寒天气,在煤尘飞扬的运煤线路已连续疏导10余天,每天平均疏导5个多小时,保证煤炭供应需求。
夜晚疏导运煤车辆。杨泽摄
对象精准、部署精细、措施精实,针对巨大交通压力,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主动回应,迅速出实招。
——空中巡查。采取直升机巡查、无人机巡查等方式,对煤矿多、煤场多、运煤车辆多的重点区域和路段,进行远距离、大范围空中巡查,及时研判交通流量、查看交通隐患、调度勤务警力。
——源头分流。在煤矿出入口设置运煤车辆专运通道,将小客车与运煤车分流,将运煤车辆空车道与重车道进行分流;对驶入高速的运煤车辆与低速的运煤车辆进行分流。
——科学规划。在交通服务区等可利用场所规划停车场地,做到货车停靠有场所,解决滞留货车占用路面问题。
……
除此之外,全市交管部门持续开展“管爱大货车”行动,以“严重违法严查严处、一般违法首次警告、轻微违法教育为主” 的“温度执法”,从2021年4月份一直持续到现在。
康巴什在辖区收费站设立“管爱大货车交警服务站”,给过往的大货车驾驶员提供泡面、热水和短暂休息服务;鄂托克前旗、东胜区创新研发了“红外线声光防疲劳预警系统”,当大货车通行时,系统自动感知并向预警模块发出指令,启动光学和声音预警,警示和提醒驾驶人安全驾驶、依法行车;各交管部门建立专门微信群,实时发布车辆检验、违法处理以及路况、天气等提示信息的,同步为驾驶人答疑解惑,受到货车驾驶人普遍好评。
为过往的大货车驾驶员提供泡面、热水。
“管理变化很明显,让我们的心情也更好了,有时觉得遥远的路也没那么漫长了。”经常在荣乌高速公路行驶的大货车驾驶人陈义说。
多措并举,建立铁路运输平安辖区
在伊泰集团准格尔召发运站,一边是络绎不绝的运煤车辆将煤炭集中到这里,另一边民警对往来人员进行信息登记、体温监测、查验行程码等疫情防控工作。
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通运输治安分局作为全市唯一的地方铁路治安管理专业分局,负责鄂尔多斯市境内大准、呼准、东铜和东乌4条铁路全长1100多公里的治安管理工作,担负着全市60%的煤炭外运安保任务。
在疫情防控和煤炭外运的双重任务下,保畅通、保安全、保稳定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
煤炭保供铁路巡线。王乐摄
煤炭保供期间,交通运输治安分局精细布局,严防密控,多措并举,全力打造无刑事治安案件、无铁路交通事故、无路地纠纷矛盾、无疫情传播的“四无”安全辖区,为沿线铁路煤炭外运企业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
在强化安全防范的同时,联合各铁路企业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行动,对铁路沿线公寓、集装站、发运站、危爆物品仓储库等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消防重点部位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向企业发整改建议函6份,督促整改隐患269处。并对铁路重点区段、重要部位加大巡逻频次和守护力度,消除线路隐患230余处,确保铁路安全畅通运营。
截止目前,实现境内铁路日均外运煤炭60万吨,辖区大准线铁路连续安全运营无责任事故1万多天,实现境内铁路日均外运煤炭60万吨。
闭环监管 筑牢危爆物品安全防线
鄂尔多斯市公安局创新工作方法,坚持工作全覆盖、执法零容忍的原则,着力打造危爆物品“12345安全监管体系”,不仅实现了全市民用爆炸物品各环节安全无事故,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助力,也为全市乃至周边地区的社会安全稳定奠定了基础。
检查过往车辆驾驶员相关证件。郝彩雨摄
向科技要警力,在创新中提质效。“科技手段的运用,使我们的危爆物品安全监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鄂尔多斯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危管大队负责人说。
在全面落实公安部危爆物品储存库治安防范要求的同时,积极推动建设信息系统,强化对危爆物品、从业单位和人员的监督管理,将仓库视频、作业面视频、运输车辆GPS及视频与公安网联网并轨,实时实地同步管控,督促落实主体责任,有效防止储存、运输、使用、保管各环节“被盗、炸响”。
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煤炭保供期间,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落实煤炭保供相关要求,全面开展一系列的危爆物品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扎实抓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各项措施落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消除安全生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