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降温,让整个城市瞬间都处在寒冷的包裹之中,好像空气都被冻结了。
大清早,我和同事小陈提前来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南门的十字路口进行交通疏导,因为医院周围一向都会堵车,我们每天都要提前来疏导交通。我俩像往常一样,他站在路北的停车场路口,我站在路南的停车场路口,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将我呼出的气全部“就地”结冰,挂在了我的帽子和围脖上,还有睫毛上。
突然,透过结冰的睫毛,我看到一辆出租车停在了马路中间,看停车的状态不像是车子抛锚,我忙向马路中间跑过去,第一怕出租车影响交通,阻碍了其他车辆前行,甚至出现事故,第二看看出租车上的具体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出租车司机将车子停在了马路中间。
还没等我靠近出租车,车辆的右后门就被打开了,一阵哭泣声也随着从车上传了出来,一位中年妇女从车门上踉踉跄跄地挤了出来,手里还横抱着一个孩子。我用交通手势将出租车后面的几辆车拦了下来,赶紧跑到那位妇女的旁边查看情况。
大概是交警身上特有的荧光绿执勤服刺激到了这位女子,她看到我瞬间放声大哭起来,并着急地向我走过来,一个趔趄险些跌倒,我赶紧伸手扶助女子并护住她手里的孩子,那名女子说:“孩子高烧到39℃,抽搐了。”孩子大约三岁左右,横躺在女子的怀里,紧闭着双眼。我忙从女子手里接过孩子,说了句:“你跟着我,小心车!”撒腿就往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跑去。
我边跑边招呼了小陈一声,示意他照顾并陪同后面那名女子,也不知道她能不能跟得上,当我跑到急诊科里面的时候,挂号窗口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儿科有专门的儿科急诊,我又赶紧抱着孩子顺着走廊左拐右转地跑到儿科急诊。直到医生将孩子带进急救室,我才感觉到自己满身是汗,因为在外面站岗执勤穿得多,一路狂奔竟然里面都湿透了。
不一会儿,小陈也陪同那名女子进来了,女子说自己是孩子的姥姥,医护人员告诉那名女子孩子没什么大碍并帮她去办理一些手续。孩子有医生在照顾,女子也有医护人员在安抚,我和小陈就离开了。远远地,听到女子问医护人员是不是交警同志帮忙交了挂号费的事儿,我和小陈还惦记着马路上的拥堵,急忙从急诊科往外走,撩门帘的时候,从身后传来女子大声地“谢谢!”。
衣服里面出了汗,被外面的冷风一吹,似乎更冷了。此时,已经到了上班点的高峰期,我和小陈忙投入到马路上的交通疏导中。无论是目睹我们刚才行动后夸赞我们的声音,还是不知情者说交警嫌冷躲到医院里暖和刚出来的声音,都淹没在了来来往往的马达声里了。
事主人公:樊凯,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回民大队二中队辅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