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防范电信诈骗能力,减少电信诈骗案件发生,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公安局电信网络犯罪侦查局深刻秉承“防胜于打”的理念,将反电诈宣防工作作为提升反诈打防实效的抓手,以“社区民警、社区辅警、网格员、村居干部、物业保安”等队伍为支撑,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一标三实”工作,通过民警辅警的“大数据+铁脚板”,多渠道实施沉浸式反诈宣防教育,全力筑牢全民反诈防线。
紧盯居民群体 做好面对面宣传
“注意遇到这种链接,一定不要打开......”“大爷,这是典型的刷单诈骗.....”“这是我们的联系方式,有不明白的一定要联系我们.....”为进一步做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牢牢捂紧辖区群众的“钱袋子”,让反诈宣传入脑入心,包头市公安局青山分局乌素图街道派出所对辖区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件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电诈案件受害人职业特点、工作属性、文化程度发现辖区群众大都是退休的工人、年纪大、且孩子不在身边,网购拉黑、冒充公检法等几种电信网络诈骗类型高发后,如何增强他们的防范诈骗意识就成为派出所基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他们拓宽工作思路,让社区民警结合典型诈骗案例,做好“面对面”宣传一人、影响一家。东河公安分局铁西派出所走进街巷、小区,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全覆盖要求,组织民警面对面指导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打开来电预警功能。同时,提醒广大居民群众不轻易相信“低投入高回报”“低风险高收益”等营销广告,做到“不理睬、不轻信、不转账、不汇款”,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防止上当受骗;一旦发现被骗,应保存好相关证据,第一时间报警求助。通过入户走访,以坐在一起唠家常“碎嘴婆婆式”的方式宣传讲解反诈知识,百姓不但乐意接受,同时还增进了警民关系。
推行“扫楼建群” 做实“片连片”宣传
“电信网络诈骗尽管无孔不入且真假难辨,但只要群众及商户时刻保持警惕,养成良好的支付习惯,把控住对外转账汇款的最后一道关口,加强账户安全管理,提高金融安全防范意识,培养良好的支付习惯,仍可有效避免资金损失。”铁西派出所警务队队长宋健及豪德社区民警孙雄伟、辅警李瑞林对商户如是说道。
近期,通过反诈警情研判分析发现闲散资金较多、投资意向较强、防诈骗意识相对较弱的企业管理人员商铺经营者易在投资理财类诈骗中上当,包头市公安局电信网络犯罪侦查局精选真实案例现身说法,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拍摄反诈宣传视频,适时生成在包头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紧急预警”等“信息产品”,依托全市6353个“警格+网格”,“一键点击、全网发送、全员接受”,与全市各旗县区公安(分)局、直属侦查分局、治安分局、市局直属各部门一一对应进行分配捆绑定制化精准宣传。东河区公安分局接到警情指令后,结合“人人都是反诈宣传员”活动,通过“上门宣传、入企宣讲、以点带面”等方式,引导现场人员从自身做起,将防诈骗知识传递给身边的朋友、亲人,从源头筑起第一道防线。昆区分局河西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动员发动、招募涉诈案件受害人现身说法,在同类案件发案数量大的人流量大、居住密集区开展“咨询式”反诈宣讲,提升群众反诈意识。
做强“点对点”宣传 打造“大宣传”格局
包头市公安局科学详细制定了《关于全警动员进一步加强全市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宣传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星级“无诈”社区活动的实施方案》,以“无诈社区”“无诈单位”等创建活动为契机,强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财会人员、大中小学师生反诈教育,开展反诈宣传专题讲座,并将防范电诈纳入财会人员继续教育课程和校园安全防范课程;同时,通过“小手牵大手”活动等,辐射受教育人家庭,提升家长防范诈骗意识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