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山川林木葱郁、天空湛蓝清新……大美呼伦贝尔,吸引着八方来客。
为更好地服务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呼伦贝尔市公安局超前部署、统筹谋划,开启全天候守护、全旅途服务、全路面管理的全域旅游警务模式,强化警务服务能力,保障旅游市场安全有序。
“警”色在街头
为安全旅游打牢基础
6月18日,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东山夜市正式开放。为做好夜市治安管理工作,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海拉尔分局派出所民警早早来到夜市执勤岗。
“大街上经常看到警车巡逻,在这里旅游心里挺踏实的。”来自江苏的尹先生说。
为进一步加强旅游季节治安治理,呼伦贝尔市公安局先后出台了公安机关整顿旅游市场治安秩序专项行动方案、公安机关旅游治安管理部门工作应急预案以及公安机关办理涉旅违法犯罪案件执法参考指南等一系列制度机制,对公安民警执勤执法、服务群众、矛盾调处进行规范。
同时,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的工作思路,呼伦贝尔各级公安机关主动与文旅、交通、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勤联动,针对旅游季节高发的非法“一日游”、黄牛倒票以及各类诈骗等违法犯罪开展重点打击,特别是对涉旅黑车、黑导游、私拉揽客等旅游乱象开展动态打击。
“警”色在身边
为安全旅游防患未然
“一定让游客玩得开心、住得安心!”海拉尔分局旅游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边军介绍,大队为辖区内68家旅行社及14家与旅行社签约酒店建档立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广大游客合法权益。
为做好旅游季节重点区域管理工作,呼伦贝尔各级公安机关按照“屯警街面、动中备勤、迅速处突”的总体思路,组织特巡警大队、治安大队、交警大队、派出所民警成立联勤小组,分工协作,开展社会面巡逻防控和安全检查工作,加强繁华商业区域、群众聚集区域、旅游景点以及重点部位的安全保卫,严厉查处酒驾、醉驾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切实提高街面见警率,最大限度将警力、警车投放到街面。
此外,呼伦贝尔市公安局积极整合公安业务和景区社会面监控资源,通过数据共享实现景区及周边区域全覆盖,景区旅游可视、可知、可控,切实提升治安管理水平和警务工作效能。
“警”色在心里
为安全旅游排除隐患
6月22日,在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景区,两名游客因琐事产生摩擦,吵得面红耳赤。执勤民警潘庆巍经过半个小时的调解,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为有效应对景区纠纷,额尔古纳市公安局在辖区四个景区均设立警务室,并联合法院、司法部门在警务室设立旅游巡回法庭,建立联席调解机制,实现将各类矛盾化解在景区。根河市公安局还组建景区“义警队”,警民携手做好景区巡逻、隐患排查、矛盾排解、紧急救助等工作。
“太感谢了,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6月7日,到呼伦贝尔自驾游的一对外地夫妇专程到陈巴尔虎旗公安局海东青骑警队向民警表达感谢之情。原来,夫妻二人驾车从满洲里行驶至陈巴尔虎旗辖区内时车辆发生故障,幸好被正在巡逻的海东青骑警队队员发现,得到了及时救助。
据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呼伦贝尔各级公安机关通过采用“步巡+车巡+无人机巡查”相结合的巡逻模式,确保辖区内各路段、各区域巡逻全覆盖、治安无盲区、防控无死角。此外还通过呼伦贝尔市公安局的多个新媒体账号公布公安机关服务点、联系电话以及路况天气、停车加油、住宿购物等信息,确保游客在境内安全、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