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公安局常信派出所成功调解一起标的额近70万元的工程纠纷,实现矛盾化解“零反弹”、“双维护”,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作出生动实践。
2月27日,常信派出所接到辖区某企业负责人李某章报警,称其承包的渠道砌护工程遭施工方阻工。接警后,常信派出所立即启动涉企纠纷快速响应机制,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处置。经了解,施工方负责人贾某因未足额收到工程款,便采取阻碍施工方式主张权益,导致矛盾升级。随后,民警将双方当事人带回派出所内,展开调解工作。
调解过程中,民警采取“三步工作法”:第一步固定证据链条,详细审阅施工合同、工程验收单等关键书证;第二步厘清责任归属,确认企业方存在逾期付款违约事实;第三步实施分层调解策略,在严肃指出贾某阻工行为违法性质的同时,引导企业方充分认识合同违约的法律后果。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释法说理,最终促使双方达成阶梯式清偿方案。
经友好调解协商,双方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1. 李某章、李某江于2月28日12时前一次性支付贾某工程款50万元人民币;
2. 剩余尾款18.571774万元待贾某提供工程款发票、工程验收资料及恢复施工现场原貌后7日内一次性支付完毕。
调解成功后,当事人双方对处理结果均表示高度认可。贾某对民警的专业调解表示衷心感谢:“这次调解不仅保障了我的合法权益,更让我认识到依法维权的重要性。”企业方负责人李某章特别指出:“派出所的调解工作兼顾法治原则与企业实际,既化解了矛盾冲突,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真切体现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执法担当。”
3月5日,民警主动对涉事企业及施工方进行实地回访,经核查,李某章、李某江已于2月28日按时支付贾某工程款50万元,贾某也在收到款项后立即组织人员恢复施工现场原貌,并继续开展下一步施工流程。回访中,民警进一步了解到,双方已重新建立合作信任,并就后续工程结算流程达成补充协议,避免类似矛盾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