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时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现代中心城商业街,霓虹渐次熄灭,“东风义警”老陈打着手电筒,仔细检查沿街商铺的门窗;同一时间,北京桥便民警务站的值班电话突然响起,社区民警李强安抚着电话那头因邻里纠纷导致情绪激动的居民。晨光初现时,各社区微信群弹出最新反诈提醒,配图是民警自制的趣味漫画……这些细碎却温暖的日常,编织成博乐市公安局东风派出所守护辖区的安全网。
2025年以来,博乐市公安局东风派出所创新推出“三融两化”工作法——组织融合、机制融通、科技融智,队伍专业化、服务精细化,让社区警务团队成为基层治理的敏锐“神经末梢”,编织成守护辖区的立体安全网络。
编织多元共治网络
走进东风派出所辖区,总能看见“东风义警”红马甲的身影。退休职工罗新华阿姨加入“东风义警”队伍后,协助民警摸清了小区流动人口情况,还凭借熟络的邻里关系,提前发现并化解了两起家庭矛盾纠纷。东风派出所构建“1+N”协同架构,以1名社区民警或辅警为核心,将网格员、物业保安、公益律师等N类社会力量紧密串联,打造一体化治理矩阵。目前派出所已组建9支“东风义警”队伍,210名志愿者成为社区里的“移动探头”;联合街道、律所成立2支“义务纠纷调解队”,律师驻所轮班值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
东风派出所社区民警全部进入社区党支部班子,就像把“哨所”建在了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在某老旧小区改造中,社区民警任军民作为党支部副书记,提前收集居民意见,协调施工方调整方案,成功避免了因施工噪音引发的矛盾纠纷。民警们化身“线上哨兵”,通过在120个微信群开展精准反诈宣传,为老年群体、网店店主等易受骗高危人群“一对一”推送反诈指南,成功拦截诈骗案件92起。
创新精准治理模式
东风派出所指挥室依托智慧警务平台,构建“三步预警”防控体系,就像给基层治理装上了智能“大脑”: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由所领导牵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统筹处置;较为复杂纠纷由经验丰富的民警跟进调解,像老中医问诊般抽丝剥茧;一般矛盾纠纷由警务团队快速处理,如秋风扫落叶般高效处理。“排查—分流—处置—回访”全流程闭环管理下,所长张帅每周抽查落实情况,确保每起矛盾纠纷都在治理闭环中销号清零,实现矛盾纠纷“零升级”的治理目标。
社区警务团队践行脑勤、手勤、腿勤、嘴勤“四勤”工作法,构成了开展社区工作的“四条腿”。社区民警每周至少3天下沉社区走访,穿梭在街巷楼院收集社情民意;社区民警与“东风义警”开展夜间防盗巡查,如同给辖区穿上“铁布衫”;社区民警联合多部门成立联调小组,化身矛盾纠纷的“粉碎机”。今年以来,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86起,辖区纠纷类警情数同比下降22.9%,刑事类案件数同比下降29.2%。
打造暖心警务服务
在东风派出所的调解室,一场模拟商铺纠纷调解正在进行。社区辅警努尔兰·哈山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冷静地运用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进行调解,这是派出所“每月一训”的日常场景。派出所联合市公安局法制部门、律师团队开展培训,给民警的能力充了电;每季度组织重点单位开展防暴消防演练,则给辖区安全加上了保险栓。
社区民警在网上是“云端守护者”,在网下是“贴心人”。他们每天在微信群推送的反诈知识,有的是改编的顺口溜,有的是真实案例,让安全提示成为居民手机里的“护身符”;创新推出的“反诈文艺演出”“安全知识快闪”等活动,把严肃的知识变成了有趣的节目。
2025年3月,一面绣着“真心为民办实事,热情真诚解民忧”的锦旗送到东风派出所民警刘刚手中。原来,辖区内一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与父母因学习规划矛盾爆发多次激烈争吵。刘刚得知后,连续一周利用下班时间走访,既以法律知识剖析家庭教育边界,又化身“心理疏导师”,用同龄人的成长故事引导孩子打开心扉,还为家长提供科学陪伴成长建议。在他耐心细致的调解下,这个家庭的紧张气氛逐渐缓和。锦旗上的烫金大字,不仅是群众的真挚谢意,更是对东风派出所“专业+温度”警务服务最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