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新闻中心  >  数字报  >  《人民公安》杂志  > 正文

草书《中秋帖》

2022年06月27日 17:05     来源: 人民公安2022年12期    作者: 辛闻   
人民公安2022年12期 · 辛闻  |  2022-06-27 17:05

 

内容赏析: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名官奴,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精习书法,以行书及草书闻名。在书法史上与王羲之并称“二王”,又与张芝、锺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

《中秋帖》为王献之代表作,草书3行,共22字,无款,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视为3件稀世墨宝,合称“三希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由于《中秋帖》里面的字在王献之《十二月帖》中全有,而且文意相似,但此帖字的风格与《十二月帖》相去甚远,像宋代米芾的书写风格,所以有人认为此帖是米芾临写的《十二月帖》。

《中秋帖》书法纵逸豪放,酣畅淋漓,行气贯通,一泻千里,一气呵成。整幅作品结字风格向左下倾斜。通篇22字中,“中秋”“不复不得”“即甚省如何”“人何”“庆等”“大军”共15个字上下连带成为6个字组,第二行首字“为”虽然没有直接连带,但是最后一笔有明显的牵丝,增加了行气的流动性和节奏。此帖除了以上6处自然连带之外,更精妙处在于右下角“相、还、然、胜”四个不相连带字的处理,“相”和“胜”粗壮敦厚,“还”和“然”轻灵精巧,四个字对角呼应,形成一个坚固的“面”状结构,如四块坚硬的石头挺立,增加了作品的稳定性。此处精妙安排,动静结合,参差错落,既体现了作者高超的书写技巧,也给欣赏者带来无限的遐想。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