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傍晚,洛阳市洛龙区一停车场发生一起拉车门盗窃案件,韩作君在现场勘验。陆明放 摄
人物简介:韩作君,中共党员,1975年11月出生,现为河南省洛阳市公安局洛龙分局刑侦大队警务技术一级主管,曾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022年河南省最美基层民警、2022感动中原年度人物等称号。
1990年,洛阳市郊区发生一起命案,犯罪嫌疑人潜逃。案发现场提取的一枚残缺指纹和一本本泛黄的卷宗,见证着一代代洛阳公安民警的不懈努力。2011年,韩作君开始追查命案积案,这起案件慢慢进入韩作君的视线。
“没有完美的犯罪,只有尚未发现的线索。”韩作君笃信。不知熬过多少白天黑夜,终于迎来“柳暗花明”。今年年初,通过分析研判,韩作君与同事锁定了犯罪嫌疑人;4月,洛阳警方成功抓捕犯罪嫌疑人。
34年,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因热爱而专注
自2008年从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以来,韩作君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把全部精力投入刑事技术工作。
“他对技术的热爱,是刻到骨子里的。”洛龙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吕晓瑜说,韩作君每次来找她,不是借书就是咨询法医相关知识。就这样,韩作君通过自学,渐渐成长为现场勘查、足迹、指纹、视频人像等方面的专家。
一天出16个现场,这是韩作君出现场最高的纪录。“现场对技术民警来说,就是生命。”韩作君说,每次勘查完现场,他会第一时间将现场提取到的检材录入系统进行比对。
作为业内人,身边的同事更清楚韩作君为这份热爱付出了多少。
“我容易走神,骑电动车不安全。”韩作君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他家距单位10多公里,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他脑子里一直在想案子,走在路上,眼睛总是不停地搜索,辖区摄像头的位置摸得门儿清。”熟悉韩作君的同事说。
曾和韩作君一起共事14年的洛龙分局民警杨晓刚说:“因为他细致的现场勘查,连续破获了多起重大案件,大家打心眼里佩服他,并主动向他学习。”
“敲击一万下键盘,比对出一个线索。”韩作君深有感触地说,一张薄薄的物证研判报告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为破获一起盗窃案,韩作君曾盯着一平方厘米的指纹连续研究10多个小时。
内心笃定,着眼细节。每天查看几千份物证信息,每隔四天重新编辑比对全市录入的现场指纹是韩作君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
在一个笔记本中,夹着一张被圈画得密密麻麻的地图,地图上方,有一个轮胎印,共有12个地方呈散射状与之关联。韩作君介绍,这是证据关联,将各类信息关联起来能更直观地反映案件特点,从中找出规律。
2020年,洛阳多处工地发生电缆被盗案件。韩作君在出现场的途中,发现路边散落的电缆皮,便立刻对其进行检验分析,通过多种侦查手段,成功比中犯罪嫌疑人,侦破全市10余起电缆被盗案。
16年来,韩作君勘查各类现场2200余次,协助侦破系列案件270余串,涉及2300余起案件。
行走的数据库
“我不相信有人能把指纹信息背下来。”同事马秀伟最初对韩作君持怀疑态度。直到有一次,韩作君看到他从犯罪现场拍回的一枚指纹后,当场就判断出指纹的主人。马秀伟惊呆了。
洛龙分局关林派出所民警孔令坤因一起盗窃案向韩作君求助,令他没想到的是,中午12点多还在沟通,下午2点多,韩作君就给出一份完整的研判报告。
一次次的出人意料,同事称韩作君是“行走的数据库”。
面对同事的高度赞赏,韩作君说,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民警,只不过比别人更努力一些。
案件侦破后,韩作君喜欢“回头看”。2009年以来,韩作君将经手的每一起案件、每一条线索都记录了下来。同事出现场回来,韩作君总是习惯性地问一下现场建档情况,翻看现场照片及视频资料,熟悉现场指纹及作案人相关特征,找寻案件间的关联线索。久而久之,相关数据便深深地镌刻在了他的脑海中。
16年来,办公桌上的17本工作日记,见证着韩作君走过的路。只要进行物证比对工作,韩作君就会完全沉浸其中,直到物证开口“说话”。
一份信仰,一生担当;一个承诺,终生践行。
“勘必细,比必快,串必准,打必狠”。16年的专注,韩作君把刑事技术做到了极致,他探索出的工作法,已在全市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他愿意下苦功夫,把钻研技术当作自己的事业。”洛龙分局政治处主任易红峡动情地说,“他是一个把事业做到极致的平凡人。”
洛阳警营的一面旗帜
“我破不了所有的案件,但我会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韩作君说。
然而,前两年,韩作君的身体发出了异常信号。
“2019年8月14日,多云。上午老城分局盗窃摩托车案视频查看,近期现场指纹编辑入库比对。下午涧西区三院缴费,并等待结果。晚7时许,结果出,膀胱癌。后步行回家……”
这是17本日记中,唯一一次出现有关他病情的记录。
“不为喜爱的工作放弃治疗,也不能因为疾病而放弃自己喜欢的工作。”韩作君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刚患病那段日子,我也失望,甚至绝望过。但后来我想明白了,生命不只有长度,还有厚度。今生,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相守,能比中更多的嫌疑人,让社会更加安全。”韩作君说。
如今,韩作君除了定期复查,已经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他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案件分析研判上,对很多大案、要案、悬案、疑案的破获起到了关键作用。面对诸多荣誉,韩作君说:“荣誉是组织给的,很多工作都是大家一起干的,功劳绝不是我一个人的。”
韩作君已成为洛阳警营的一面鲜红旗帜。
“在警校就听说过他,如今,能成为他的徒弟,我倍感自豪。”洛龙分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民警刘文豪开心地说。在一起挖掘机电瓶被盗案现场,刘文豪在韩作君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勘查现场,不急不躁、细致入微。一个多小时后,中心现场勘查完毕,韩作君又提出测量工地大门和地面中间的空隙。他半跪在地面上,拿出尺子开始测量。天色已晚,刘文豪一手帮韩作君打着手电,一手认真记录。
这条路不好走,但总要有人走。对于年轻人,只要他们愿意学,韩作君一直都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
“他给我们一线办案民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我们很信任他。”2023年入警的洛龙分局古城派出所民警王伟说,韩作君对工作的认真和对人民的负责,深深地影响着他。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在洛阳警营,越来越多的年轻民警正沉下身,扑在一线,深耕在各自的工作岗位。
(编辑:高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