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引领 润物无声绘同心
同心石、筑心亭、石榴石雕……走进磨头派出所,民族团结进步游园格外醒目,这也是磨头派出所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品牌的见证。
为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根骨血脉,磨头派出所构建公安“大宣传”工作格局,讲好民族团结故事,让正能量更加强劲、主旋律更加响亮,“民族一家亲、警民鱼水情”的氛围更加浓厚。
近年来,磨头派出所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民族政策作为民警“必修课”和新人入警、入户走访、调解纠纷的第一讲,通过集体学、传帮带、创新讲,派出所民警人人都是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讲的“行家里手”。此外,磨头派出所还创新“石榴籽”宣传载体,借助辖区群众爱种石榴的传统,打造“石榴小道”、警营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园、“石榴籽警务室”。同时,磨头派出所开展各民族群众联欢、联谊、联赛活动,举办警营开放日主题活动。
为了宣传入心,文化铸魂,磨头派出所专门配备一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车。工作中,民警驾驶宣传车深入各村、学校、企业,面对面宣讲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现场回答群众提问,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沟通,让各族群众知法懂法守法,让民族团结进步“石榴籽”意识深入人心。
有特色、有亮点、有效果的宣传阵地,立体、具体、形象的宣传方法,让各民族群众亲如一家、守望相助,迸发出强大合力。
2021年7月,博爱县遭遇两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二仙庙、闪拐村等少数民族聚居村险情较重。磨头派出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服务队,来自不同民族的200余名队员巡河守堤,严防死守18个昼夜,排除隐患68处,转移老弱病残群众100余人,从洪水中抢救出牛羊300余头,避免经济损失近600万元。在抗洪一线,各族群众同吃同住,共战洪魔,齐心协力保卫家园。
巡逻防控 消除隐患筑安心
磨头派出所紧盯主责主业,聚焦“人、地、事、物”等治安要素源头管控,打防结合,建立巡逻防控机制,与三个少数民族村庄共建社会面巡逻防控体系,组建由派出所民警辅警、村干部、村民、退休职工组成的巡逻队,最大限度提高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形成动态巡防、警民联防的防控工作格局,真正实现对人、物、事的全面掌控,提升社会治安管控水平。
同时,磨头派出所以“依规、谨慎、和谐、适度”为原则,规范执法,公正、妥善处理各类案事件,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切实维护辖区和谐稳定。此前,村民樊某某私自占据村委会一处宅基地并拒绝归还,民警经过全面调查取证,耐心细致对樊某某讲明利害关系,最终樊某某主动赔礼道歉、交纳占地款。
磨头派出所还建立风险隐患化解“三哨”工作法——“人防+云防”,148个平安“哨点”遍布村庄、商户、企业,警情第一时间掌握;“专防+群防”,534名村干部、网格员组成平安“哨兵”,织牢治安防护“一张网”,隐患第一时间排除;18个驻村警务工作站构建平安“哨所”,统筹调度,协调保障,难题第一时间处置。
“三哨”工作法发挥出重要作用。2021年1月,闪某以不用考试就能办理驾驶证为由骗取钱财,“哨点”获取相关信息后及时报告,“哨兵”经过摸排,已有群众被骗,“哨所”展开调查,查明闪某诈骗情况后,将闪某依法处理。
多元调处 平安和谐赢真心
磨头派出所立足“主防”职责,协调建设“两所一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矛盾纠纷调解中心),配强调解队伍,选配镇村两级调解员163名,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
矛盾纠纷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有效化解,极易形成民转刑及重大恶性刑事案件。如何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磨头派出所制定《辖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工作规范,深入辖区村庄走访,及时发现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分类施策,及时化解。同时,磨头派出所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建立镇党委副书记牵头,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镇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民族团结进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席会议机制,每周对收集到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分类处置,对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矛盾纠纷,及时流转到相关单位进行处置。
此前,辖区群众拜某某在村内创办了服装厂,在经营过程中与职工发生争吵。民警在调解纠纷时,并非简单处理,而是以心换心,讲法律、讲民族团结政策,最终,纠纷双方心服口服,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近5年来,磨头派出所已化解各类风险隐患620个,辖区内没有发生因矛盾纠纷未化解而引发的重大恶性案事件,切实维护了辖区稳定,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
护航发展 服务群众暖民心
磨头派出所深化“互联网+”服务,全力为群众提供“人性化、常态化、亲情化”服务,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
辖区少数民族群众经营货运生意较多,平时跑车多在外地,不能及时办理证件成为“堵心事”。2022年,磨头派出所将这项业务下沉到“石榴籽警务室”。以前办证由乡到县,最少两天,来回跑两次,如今在家门口即可办理,立等可取。
2023年,结合焦作市把户籍室转变为综合服务窗口的机遇,磨头派出所扩容“小窗口”,将涉及户籍、车驾管、出入境的114项业务进行“一站式”办理,实现“小窗口大服务”。
用心用情,服务至上。磨头派出所充分发挥“一村一警”作用,做到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辖区群众马大娘1965年从青海迁来,1985年又迁回青海,辗转中将户口迁移手续丢失,成为“黑户”。2022年初,78岁的马大娘返回磨头派出所辖区居住。因为没户口,马大娘生病住院不能报销,回家访亲无法乘坐火车。了解情况后,磨头派出所迅速与青海当地派出所联系,利用互联网开启“云上寻户”之旅,微信交流、“指尖”互动,最终为老人家补办了户口。
石榴花开别样红,硕果累累满庭芳。多年来,磨头派出所民警辅警始终带着深厚感情,在各族群众间架起民族团结“彩虹桥”,当好和谐发展守护者。
(本文图片由博爱县公安局提供)
(编辑:陈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