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出了人身意外,还是蓄谋已久的诈骗?2022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以下简称“青岛金融监管局”)向青岛市公安局反映,有关保险公司发现几名人员,利用互联网渠道投保人身意外伤害险,投保后立即到江苏、河南、海南等地旅游并出险,通过网络渠道向青岛多家保险公司申请理赔金。经相关保险公司核查,部分理赔案件中的诊疗记录、报告单和发票涉嫌伪造。
通过深入分析研判,青岛公安经侦部门发现了大批涉嫌利用人身意外伤害险进行保险诈骗的线索,2022年至2024年,先后研判出重点可疑涉案人员1100余名,涉嫌骗取100余家保险公司、理赔款1.6亿余元。
近日,记者赴青岛采访当地公安经侦部门办案民警、保险行业协会负责人及涉案犯罪嫌疑人,深入了解案件侦办始末。
资金流向图。
循线追踪 扩线深挖
要讲青岛市打击人身意外伤害险保险诈骗犯罪,绕不开青岛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宋喜朋,他是系列人身意外伤害险保险诈骗案的主要侦办人员。
“当时保险诈骗领域犯罪多是车险、雇主责任险等,而人身意外伤害险涉及较少,重特大案件在青岛地区没有先例。”宋喜朋告诉记者。
在分析研判相关保险公司提供的人员信息后,宋喜朋发现投保人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投保的大多是短期旅游险,买后不久就出险,且跨地域。
“在青岛市保险行业协会的支持下,经过调取资金流水相关信息后,我们发现,在同一时间段,每个人都收到五六家甚至十几家保险公司的理赔款。”宋喜朋说,通俗的理解就是,一个投保人同时在十几家保险公司投保了人身意外伤害险,每家理赔金是3千元左右,那么该投保人就会得到3万余元的理赔款。
宋喜朋联系投保人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公安部门,经核实,判定这些人存在诈骗嫌疑。随即,青岛公安经侦部门立案侦办,循线追踪、扩线深挖,对涉及的十几家公司继续研判,寻找共同可疑投保对象。
办案民警开展进一步侦查研判,寻找同一时间段在多家保险公司重复理赔的人员,涉案投保人扩展到260余名,涉案保险公司100余家,涉及山东、黑龙江、河南、内蒙古等18个省区市。
“仅仅依靠青岛公安,将所有涉案人员抓捕归案的难度极大。”宋喜朋告诉记者,他们将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信息整理成一套档案,通过公安部经侦局下发到各地,各地公安机关再具体核实、取证、落地打击。
其中,青岛公安破获的岳某文团伙人身意外伤害险保险诈骗案,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揭开了利用人身意外伤害险进行保险诈骗的犯罪手法。
涉案投保理赔资料。
团伙作案 分工明确
莱西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一中队中队长李哲告诉记者,2022年8月,青岛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转来线索,其中牵扯到莱西籍人员邹某飞、田某刚、李某政、徐某林等。
“2021年5月,邹某飞给田某刚打电话称,让田某刚投人身意外伤害险,然后出去旅游,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在旅游地假装受伤,就有钱拿。田某刚听后,就跟着他一起去了,目的地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一个小区。”李哲说。
据田某刚供述,当时在小区的出租房里,有七八个人,男女混住,一个主事的,大家都称他为“吉哥”(尹某吉)。收拾好行李后,邹某飞和“吉哥”带领大家办理新的手机卡和银行卡,办理完后都交给“吉哥”统一管理。之后,团伙中的刘某用他们刚办理的手机卡注册微信,通过网络渠道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并且购买了多家保险公司的该险种。购买保险时需要人脸识别,此时,出租屋里的人就会被逐一叫到另一个房间。
田某刚在该出租屋居住期间,被主管“吉哥”要求,多找几个朋友过来投保,并承诺给其好处费。之后,田某刚联系了徐某林、李某政、张某超三人。
在青岛莱西,记者见到了李某政,他于今年4月刚结束行政处罚,现在在一家建筑公司当司机。
“当时没工作,缺钱,一听既可以出去玩还能赚钱,我就去了。”李某政告诉记者,2021年6月,他在菜西接到田某刚的电话,称有个活能挣七八千元,就是开车故意撞一下,然后报警让保险公司出险理赔。他和另外一名涉案人员张某超乘坐火车前往连云港市。
“寻找投保人是实施保险诈骗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环。只有找到投保人,才能用他们的身份信息在网上购买保险,实施接下来的骗保行为。”李哲说。
据岳某文供述,他们先找人在网上投保人身意外伤害险,一人一次投十几家保险公司,然后通过两种方式制造人身意外事故:一种是开车撞马路边围栏等,伪造交通意外;一种是在网上给被投保人购买景区门票、订酒店房间,后由被保险人故意谎称摔倒受伤到当地医院检查,伪造病例,骗取人身意外伤害险理赔金。
“岳某文犯罪团伙的核心手法是编造或制造交通事故以及谎称在景区意外受伤,以此来骗取相关理赔金。”宋喜朋说,该类案件主要涉及意外伤害险的医疗保险金和住院津贴,医疗保险金主要是指因意外事故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费用;住院津贴是指因意外事故住院治疗给予的津贴。
“他们分工明确,已构成团伙作案的条件。外勤人员带投保人出去伪造车辆事故等,制造人身意外伤害,到医院开具病例或者伪造病例,将相关理赔材料发给内勤人员,由内勤人员统一将理赔材料上传网络平台或邮寄给保险公司,之后再给保险公司打电话催促理赔,保险公司理赔后会把理赔款打到被投保人的银行卡上。”李哲说。
经查,2021年4月至2022年2月,岳某文纠集刘某、邹某飞、田某刚等20余人,先后在江苏连云港、河南商丘、黑龙江哈尔滨、海南海口等地,采用拉拢人员向多家保险公司投保、故意制造或编造保险事故20余起,向多家保险公司重复理赔,进行保险诈骗,涉案金额70余万元。随后,公安机关果断开展收网行动,将岳某文、田某刚、刘某、尹某吉、岳某旭、邹某飞等人抓获。
今年8月12日,山东省莱西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岳某文等人五年六个月至一年二个月不等刑事处罚。同时,对不构成刑事处罚的1人予以行政处罚。
2023年7月22日,民警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抓获犯罪嫌疑人岳某文。
打破壁垒 形成合力
在宋喜朋看来,人身意外伤害险保险诈骗之所以能实施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保险公司之间不共享数据、存在信息壁垒。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了这点,采取线上向多家保险公司重复理赔、短期异地出险的方式,骗取保险理赔金。
鉴于此,青岛市公安局积极协调青岛金融监管局联合成立专门机构,共同派员驻守在青岛市保险行业协会,重点打击故意制造或编造保险事故、编造虚假事故原因等保险诈骗行为,探索打击防范保险诈骗犯罪新模式。
在青岛市保险行业协会,记者见到了常驻在这里的青岛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三大队一中队中队长黄开杰,他正忙着梳理一起新的保险诈骗线索。
“在侦办该类案件中,往往涉及数百名骗保人员,以及数十家甚至上百家保险公司,整理及固定证据非常困难。”黄开杰说,公安经侦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合作,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现在我们能以最快速度整理并分析涉嫌骗保人员的投保信息。
“公安经侦部门从打击保险诈骗犯罪的专业角度给我们指导,我们根据要求组织保险公司梳理案件侦办的线索和证据。”青岛市保险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王新娟说。
青岛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秘书处处长牛兆刚介绍,2022年以来,青岛公安经侦部门连续破获系列保险诈骗案,极大震慑犯罪分子,打击成效明显,保险诈骗犯罪明显减少,有效维护了保险行业的营商环境。
(本文图片由青岛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