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越来越高。如何确保民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公安机关一直思考的问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按照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督察模式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建立执法风险灵敏感知体系,实现对公安执法领域风险隐患的提前介入、预警干预,实现了“事前督察、预防督察”,为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提供了警务督察新思路。
搭建灵敏感知模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督察审计总队、乌鲁木齐市公安局以执法风险为方向,开展了数字督察灵敏感知体系试点建设。
2024年3月,由乌鲁木齐市公安局警务督察支队(简称督察支队)牵头,组织法制及专业警种业务骨干成立了课题研发团队。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了建立“事前感知、事中监督、事后预警”的执法风险灵敏感知体系建设思路,针对不同情况执法环节的潜在风险建模,力求精准对标问题,提前主动介入、积极预警干预,将民警的执法风险化解在最前端。
在督察审计总队的支持下,研发团队依托“新疆公安监督一体化平台”,建立部门警种业务数据实时共享汇聚机制,为灵敏感知体系建设提供数据支撑。这些数据来源包括110接处警信息、案件库文书信息、各类平台的举报投诉信息等共19项。针对执法环节不同阶段的要求和特点,分别对执法过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环节进行建模、赋分,根据分值的高低实现灵敏感知。分值越高,风险越大。
警务监督工作要适应新时代、新变化、新要求,转变以往“事后监督”为主的工作思路,秉持“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工作理念。通过分析民警执法能力和执法干扰因素,事前感知可能影响民警规范公正执法的潜在因素;通过强化队伍管理、提升执法水平等多种方式,筑牢规范执法第一道屏障。
案件进入执法办案程序后,各项侦查措施的采取、各类法律文书的制作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通过在各执法环节法定期限前设置预警点,提醒办案民警及时、规范开展执法活动,做好事中监督,实现对执法风险隐患的主动介入、提醒提示,筑牢规范执法第二道屏障。
部分执法问题无法做到事前介入,通过细化执法环节监测指标,事后预警执法不规范行为,做到精准发现并及时推送核查处置,督促责任单位进行整改,最大限度降低执法不规范带来的次生影响,守住执法监督最后关卡,筑牢规范执法第三道屏障。
三重卡点精准“排雷”
风险感知模型在执法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分别设置了评价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赋分。
在事前感知层面,模型对民警执法能力评价、执法干扰因素排查、执法单位综合执法评价予以赋分。比如,将取得执法资格、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从事执法办案年限、民警办案数量等作为评价参考依据;同时对执法单位的风险隐患也设置了相关的评价指标予以赋分和画像。
2024年7月,督察民警通过模型发现某分局事前感知层面的积分在全局排名较高,属于中风险。模型还显示该分局某派出所民警李某近期遭遇了重大家庭变故。对此,督察支队向该单位提出强化执法监督、对相关民警提高关注关心的督察建议,为可能产生的执法风险排除了第一道“雷”。
在事中感知层面,模型从案均(即某民警在某单位办案数量的平均值)比例过高、案件办理人状态异常、执法环节提前预警三个方面评价,前移监督关卡,实现对执法活动事中风险的监督预警。如果民警某一时期办案数量明显高于同期案均水平,模型会根据高于同期案均水平的程度赋予不同的分数。按照公安机关接处警、办理案件程序规定,在执法各环节设置提前预警点,超出模型设定的时限,发出提醒,实现对违规问题的提前介入和预警。
通过对执法环节事中风险监督,截至2024年10月,模型共产生预警数据达千余条。如,督察民警通过模型发现某派出所一名民警在办理的案件中立案状态的占比92%,调查取证、破案、结案状态的仅为8%,随即向所在单位发出重点关注提醒,合理调配警力,加快已立案件办理,为可能产生的执法风险排除了第二道“雷”。
在事后感知层面,模型从110接处警、立案审查、案件侦查、涉案财物管理、强制措施执行、趋利执法六个重点环节设置执法预警监测点,进一步提升对不规范执法隐性问题的发现能力,确定执法薄弱环节,为专项执法问题治理提供方向和重点。模型上线后,这个阶段产生的问题线索达2000余条,经推送责任单位整改,查实率达95%,为可能产生的执法风险排除了第三道“雷”。
追踪到底形成闭环
通过10个月的实战运行和基层反馈,模型涉及各风险感知项、赋分值、权重占比等持续迭代优化,形成了75个风险感知指标,所产生的预警数据全部汇聚到预警资源库,依托“新疆公安监督一体化平台”,实现了预警线索从平台发起、核查、处置、反馈,确保每一条线索落地。
目前,模型已向24家高风险单位、132名高风险民警推送了各类预警信息,按照全流程核查处置机制工作要求,督促相关单位整改,实现了“预警-推送-整改-反馈”闭环。
此外,督察支队定期形成相关工作情况报告,通报灵敏感知体系预警及整改情况,分析执法突出问题并提出具体督察建议。各部门警种依据报告采取相关措施,提升基层民警执法办案水平,进一步扎牢规范执法的篱笆。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执法办案各环节违规问题数持续下降,因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引发的投诉案件数较往年同期下降31%。
“我们在民警可能触碰违规红线前就能预知、提醒和督促整改,这是对战友最大的保护。”感知模型研发团队成员、督察支队民警黄岳说。
(编辑:高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