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坐上“雪国列车”K7041次列车,最终到达祖国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市。为缓解春运高峰期客流压力,漠河站铁警积极采取多种举措,为服务“冰雪经济”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个冬天,“冰天雪地”持续迸发经济效应。春节期间,漠河市是许多游客青睐的地方。不少游客选择在出站前与“雪国列车”合影留念。为了避免出现掉落站台、拥挤踩踏等突发情况,哈尔滨铁路公安局齐齐哈尔公安处漠河站派出所及时增加警力,在车站候车室、进出站口设置流动驿站,为旅客提供咨询引导、进出站帮扶等服务。同时,与地方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遇到客流高峰或是极端恶劣天气时,迅速启动联合应急预案,及时调配运力、警力,全面保障旅客出行不受阻。
游客与漠河站派出所民警在祖国最北端合影。
漠河站派出所所长杨海波介绍,为缓解春运高峰期旅客候车压力,漠河站派出所积极协调车站、客运等部门,开启提前检票上车模式,与政府部门协调在站前广场搭建“主题候车室”,避免旅客在候车室里挨冻受寒。
“警察同志,我们想去北极村看极光,请问怎么走?”“可以坐大巴去,往返都很方便,票价也便宜。如果你们人多也可以包车,但要选择正规公司……”被同事们称为“漠河百事通”的派出所教导员张新明热心解答旅客问询。
漠河站派出所民警大多不是本地人。起初,遇到游客咨询乘车线路等问题,民警们也“摸不着头脑”。后来,张新明专门组织民警学习漠河当地的风土人情、景点分布等,与当地文旅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以便民警更好地服务游客。
1月27日凌晨5时40分左右,由古莲开往加格达奇的列车停靠漠河站时,有一节硬座车厢的门打不开,车门连接处被冻成了“冰箱”。
见此情况,经验丰富的张世海赶紧上前,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冰锤,砍掉门把手上的冰,再配合车厢内的列车工作人员,一个撞、另一个拽,“里应外合”迅速把车门打开了。
进入冬季,由于车厢内外有将近50摄氏度的温差,时常会遇到车门被冻住的紧急情况。“用蛮力压根就不起作用,这时就需要借用工具,才能保证在最短时间内顺利打开车门。”张世海说的“工具”就是那把小冰锤,这也是漠河站派出所比其他地方多出的一个“警用装备”。
漠河站派出所辖区200余公里均为开放式线路,其中嫩林线上有20公里线路靠近村屯,安全隐患较多,蜿蜒的铁道线隐匿于松林与雪原之间,有一段长约5公里的线路,汽车开不进去,民警每隔两天就要步巡一次。
“以前巡线没经验,我穿着低帮鞋,在过膝的‘雪壳子’里走,每一步都像光脚踩在冰面上。”民警张志宇说。有了那次刻骨铭心的巡线经历后,每次出门前,他都会仔细检查背包里的“御寒四件套”是否齐全:暖宝宝、冻伤膏、备用袜子,外加充电宝,因为室外温度低,警灯、执法记录仪随时会被冻没电。
“大爷,平时经过林子时,千万不能随手丢烟头,放牧也不要使用明火在外面烧水做饭。”每次巡线返程途中,民警都会进入沿线村屯,叮嘱村民们注意安全。
为缓解民警们的思乡之情,春节前,张新明特地带领休班民警来到中国“最北邮局”,用写信和附带一张最北明信片的方式,向远方家人送去新春祝福。
“亲爱的女儿,今年是你出生后的第一个新年,爸爸在祖国最北方祝你健康快乐,愿你像生长在这里的樟子松一样,坚韧勇敢,蓬勃向上。”这是副所长邓会龙给小女儿写的信。女儿出生10个月了,邓会龙还只是她“手机”里的爸爸……
(本文图片由哈尔滨铁路公安局齐齐哈尔公安处漠河站派出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