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是腊月二十六,6时30分,晨光微启,云南省昆明南火车站还笼罩在黎明的晨雾中。
火车站的候车区内,暖黄的灯光映照着大红灯笼,来自辽宁大连的79岁的张英仙和儿子李少文有说有笑地从安检口向列车走去,母子二人一起出国过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站台上,开远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民警李梦奇已经提前一个小时“开工”,在D87次国际旅客列车放客前,联合列车机械师对约200米长的车体进行安全“体检”,并在每节车厢悬挂好“云南铁警110”报警标识牌。
在中国昆明开往老挝万象的D87次列车上,民警与旅客合唱歌曲。杨继业 摄
值乘民警代表中国形象
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中老友谊的标志性工程。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以来,一北一南的双向奔赴,让“坐着火车出国游”“坐着火车走亲戚”成为中老两国人民的生活日常,早上中国昆明吃米线,下午老挝万象喝咖啡也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乘警李梦奇从警13年,有12年的值乘经验。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时,从昆明南火车站到磨憨火车站首趟国内旅客列车的值乘任务就是由李梦奇担任的。2023年4月13日中老铁路开行国际旅客列车,业务过硬的他从首趟国际旅客列车开行至今,一直负责值乘工作。
一天内,在中老铁路昆明南站与磨憨站间,李梦奇需要往返值乘“复兴号”D87次列车和“澜沧号”D88次列车,守护旅客平安出行。
“作为国际旅客列车乘警,我们不仅代表了铁路公安的形象,更代表着中国形象。”李梦奇说。尽管值乘经验丰富,但在国际旅客列车上,李梦奇丝毫不敢懈怠,在车上,他是乘警长,也是警员,所有的大事小情都靠他处理。
“旅客您好,打卡拍照不要超过脚下的黄色安全线。”7时35分,旅客开始陆续检票乘车,李梦奇挨个巡视车门口、车厢连接处,提醒旅客不要拥挤、注意安全,并照顾行动不便的旅客上车。看到一位拄拐杖的老人提着行李步履艰难,李梦奇赶紧追上去接过行李,一路搀扶着将老人送上列车,安顿好后不忘叮嘱老人:“车上有事就找我。”
国际旅客列车从到达站台再到驶离国境,乘警各项工作都要严格按标准执行。到站立岗、车底检查、“三乘”会议、车厢巡视、治安维护……执法记录仪真实记录了李梦奇的每一项工作。
8时8分,随着开往老挝万象的D87次国际旅客列车从昆明南站缓缓驶出,一场跨国之旅正式开始。李梦奇也开始了第一轮巡视和安全隐患排查,他眼神敏锐地关注着车厢的每一处角落,提醒旅客保管好自己的财物,特别是放在小桌板上的手机、手表等物品。
车厢空间狭小,旅客间因为行李摆放、意外碰撞、说话声音大难免会有小摩擦、小纠纷。为了及时消除矛盾,调解纠纷,开远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在值乘的旅客列车上都设置了列车调解席,这趟“国门”列车也不例外。
民警与旅客合影留念。杨继业 摄
“经常遇到的就是旅客争抢行李位置、小孩哭闹这些很小的纠纷,但是在我们和列车工作人员的调解下,旅客都愿意配合,很快就能化解。”李梦奇说,乘警支队把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和应用到列车上,为旅客打造和谐、温馨、安全的出行环境。
李梦奇在严格执行标准勤务要求的基础上,紧扣国际旅客列车客流及运行特点,创新探索出“双动态”工作法,即根据列车客流增加巡视频率、盯控区间和立岗站点,并动态调整宣传形式和频次。8节车厢,抵达终点站之前他至少开展普法宣传16个场次。巡乘中,如发现有突发疾病而又无同行人员旅客时,李梦奇还会在车厢内发动旅客与其达成“爱心结对”,便于乘警第一时间掌握情况。
值乘时,李梦奇的身影频繁穿梭于各个车厢。“这趟列车发车时间早,有些旅客一上车就睡觉,得多提醒他们几句。”李梦奇说,“现在乘车环境和技术支持都有了很大改变,旅客的素质也提升了不少,我值乘的国际旅客列车实现了零发案、零投诉。”
国际列车不一样的工作
“今天从4号车厢起,大部分都是外籍旅客,5、6、7、8号车厢乘坐的均为外籍旅客。”李梦奇对记者说。
临近春节,国际旅客列车趟趟满员。在与中国的班组进行沟通、叮嘱注意事项后,李梦奇又来到4号车厢,和老挝班组的列车长小丽(中文名)进行交接。
外籍旅客的增多得益于“免签朋友圈”扩容,自2024年12月17日起,我国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来的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以其温馨舒适的乘车体验、便利快捷的通关流程,备受外国旅客青睐。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需要通过中国磨憨和老挝磨丁两个口岸,旅客需要分别在两个口岸办理中国出境和老挝入境的相关手续。由于通关时间有限,列车工作人员在列车开行后,提前对进入老挝的非老挝籍旅客发放老挝入境卡,需要用英文填写护照号、签证号、职业等相关信息。
为了方便旅客填写,列车工作人员发放了有中文翻译的填写说明。但还有一些旅客由于看不懂英文,担心填写入境卡时出错影响出行。
1月28日,民警为少数民族旅客解答疑问。周银 摄
玉溪站开车后,正在2号车厢巡查的李梦奇接到旅客文女士的求助,她从昆明南上车前往老挝琅勃拉邦。“这里填签证号、旁边一栏填好您的身份证号,下面填您的联系电话……”李梦奇耐心地一项一项指导文女士填写入境卡,不到10分钟填写完毕,文女士开心地对李梦奇竖起大拇指。
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旅客,让李梦奇的工作量、工作难度增加了不少。为了更好服务国际旅客,李梦奇的知识库也不断更新扩容。
李梦奇打开手机“抖音”,记者看到,里面几个视频都是语种教学。
“旅客您好,睡觉时请保管好手机。”“接的开水要记得拧好瓶盖,小心泼洒烫伤邻座旅客。”……李梦奇每走过一节车厢巡查,中、老、英三国语言自如切换,并结合最新“网络热梗”反复提醒旅客注意贵重物品和自身行李,幽默风趣的语言在给中外旅客群众带来欢笑的同时,也让旅客安全出行更有保障。
“快帮帮忙,这个老外要吃什么,我英语不太行。”巡查至4号车厢,看到李梦奇走来,乘务员赶紧上前求助。英国籍旅客Andrew想通过扫描座位上的二维码点餐,李梦奇与其沟通后接过手机,三下五除二便帮他完成了扫描。
点餐、制作、配送……不到20分钟,乘务员就为Andrew端来了热乎乎的特调老挝玫瑰咖啡和餐食。品尝了一口香气弥漫的咖啡,Andrew一脸惊讶:“咖啡是现做的,不仅味道好,而且出餐速度这么快,这也是‘中国速度’!”
12时31分,磨憨站的轮廓渐渐清晰。随着列车抵达站台,不到5分钟,所有旅客安全乘降。
送走所有乘客后,李梦奇迅速行动,联合海关、边检及铁路部门工作人员,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共同对国际旅客列车车体进行“四方联检”,从垃圾桶、座位缝隙、行李架,到餐吧、乘务值班室、动车驾驶舱,9节车体不漏一处,由内到外进行细致排查,所有的舱门柜体全部开启“一览无余”。这样的“大工程量”必须在10分钟内操作完毕,这是D87次国际旅客列车与国内列车的又一个不同之处。
为有效提升车体查验能力和服务水平,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前,开远铁路公安处就列车运行、在站停靠、旅客登乘及现场巡查等工作进行了仔细研究,并联合海关、边检、铁路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分工,在磨憨站对国际旅客列车车体创新开展“四方联检”,坚持依法高效、分工合作的原则,建立“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工作机制,确保最短时间内完成车体查验、乘务确认、安全防范等执法工作,全面排查消除风险隐患,确保旅客安全。
1月27日,民警开展列车巡视工作。周银 摄
“列车春晚”进车厢共联欢
今年,开远铁路公安处再次将“列车春晚”搬进车厢。1月25日,公安处宣传小分队的民警也登上了列车。
国际旅客列车刚驶出站台,民警们就立即动手“装扮”车厢。“姑娘,你得再往左边贴一点儿。”站在走道旁的老爷爷看见民警刚准备往车窗上贴“福”字,热情地进行指挥。
车窗贴满鲜红的窗花、车厢挂起大红灯笼,映衬着窗外绿意盎然的景致,喜庆的氛围让旅客感受到不一样的旅程。
“会唱的旅客朋友跟我们一起唱起来!金风送喜来,紫荆花已开,二月大地春雷,锣鼓敲起来,百年梦已圆。”随着民警深情演唱《欢乐中国年》歌曲,“列车春晚”精彩的演出也由此开启,车厢内顿时热闹起来。
“魔术与诈骗同样具有欺骗性,但魔术‘骗’的是大家的掌声,带来惊奇和快乐的体验,诈骗则可能令人倾家荡产。”民警余俊宇为旅客带来了一场别出心裁的“魔法”讲座,以魔术为媒介,巧妙地融入反诈宣传,将犯罪分子诈骗话术手段具象化,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收获满满。
民警苏钰舒演奏的琵琶独奏《市集》技巧高超,旋律欢快悠扬。她的手指在琴弦上轻盈跳动,如蝴蝶翩翩起舞,吸引了旅客们的目光。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记录美好瞬间。
“‘列车春晚’通过中老铁路,让更多外国旅客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是苏钰舒第二次在国际旅客“列车春晚”登台弹奏。
大学生旅客小杨全程录着视频:“没想到在车上还能看到我们维吾尔族舞蹈,真是亲切又自豪,是家乡熟悉的感觉呀!”穿着民族服饰的民警朱思洁伴着音乐舞步翩跹,长长的辫子随舞飞扬,旅客们都被她热情、甜美的笑容感染,站起身用掌声为她打着拍子。
“列车春晚”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为中老铁路增添了热闹的年味儿。
“提前给各位旅客拜年啦!今天车上热闹,各位旅客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得保管好手机和行李物品。”“现在我来考考大家,有谁知道咱们行李物品遗落在车上该怎么办呀……”表演间隙,李梦奇借“舞台”再次用中、老、英三国语言,向旅客们宣传乘车安全知识,并祝大家新春快乐,让旅客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习到动车禁烟、列车违禁品等安全乘车知识并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标准流利的英语、老挝语让旅客们对这位身材高大的乘警刮目相看。
带着欢声笑语,列车一路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