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风华正茂,却不爱红装爱武装,在人生的舞台上书写着别样年华;她们忠诚履职,顽强拼搏,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边境线上;她们耐得住平淡枯燥,受得住惊心动魄,在打击违法犯罪中尽显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
她们就是云南出入境边检总站德宏边境管理支队芒市边境管理大队女子侦查组。
侦查需要耐心和毅力
冼莎莎是女子侦查组的组长,自2015年女子侦查组成立时便来到了这里,和她一起来的还有两位女警,她们和之后来的几名女警一起,共同肩负起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维护边境辖区安全稳定的责任。
“太开心了,终于如愿了!”10年后,说起这段往事,冼莎莎依然难掩兴奋。当兵就在边境检查站的她,一直想要像电视剧里那样对犯罪分子开展循线追踪、设伏抓捕,加入女子侦查组令她十分开心。
直到现在,冼莎莎还清晰记得第一次侦查时的场景。一个夏天的下午,她和同事潜伏在一片丛林中蹲守犯罪嫌疑人。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到了晚上,大家脖子上被蚊虫叮咬的包已经连成了一片,奇痒变成了刺痛。
第二天凌晨,犯罪嫌疑人的身影出现了,正当他们交易时,潜伏民警从草丛中冲了出去。经过围追堵截,冼莎莎将其中一名女性犯罪嫌疑人抓获。
一起案件中,女子侦查组民警路瑶需要扮演收货人的老婆。虽然听过很多前辈的经验,但真正实战还是担心会暴露。为了更加熟练,路瑶将相关动作练了一晚上。好在一切顺利,路瑶第二天成功完成了任务。
“许多贩毒人员警惕性很强,给破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路瑶说。在她看来,与贩毒人员较量,拼的是心理素质。谁心理更强大,谁就能赢。
抓捕需要勇气和智慧
一天,侦查员冯妍的家庭聚会刚开始,一家人围着一桌子菜还没动筷子,电话响了:毒贩运输的毒品随时会过境。
冯妍放下碗筷,迅速和同事赶到目标地点。经过研判,确定目标车为毒贩的探路车。冯妍和同事立即驾驶汽车和摩托车跟了上去。雨越下越大,骑摩托车的侦查员已全身湿透。目标车终于在一处山路停了下来。骑摩托车的侦查员跟了进去。
晚上11点,目标车附近没有任何动静。尾随过去的侦查员已经8个小时没有音讯。冯妍心里七上八下。
第二天凌晨1点多,侦查员终于用电话传回信息,目标车出来了,可以实施抓捕。电话还没挂,目标车就从冯妍的面前飞速驶过。公路追击在雨中展开,目标车被逼停在路边。但犯罪嫌疑人就是不下车,如果不迅速制伏犯罪嫌疑人,后面拿货的人肯定会有所警觉。
冯妍见车上有一根钢管,拾起钢管指着车上的犯罪嫌疑人一声厉喝:“下车!”受到震慑的犯罪嫌疑人只好下车。随后,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核查毒品。
此时,有所察觉的犯罪嫌疑人把毒品分往四处掩埋。侦查员冲进茫茫林海,冒雨追击。凌晨5点,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被成功抓获。之后,侦查员从各处挖出7千克毒品。4名犯罪嫌疑人最终被绳之以法。
瞬息万变的抓捕现场,不仅考验侦查员的勇气,还有智慧。
有一年稻子金黄时,侦查员潘雅丽接到通知,到一个乡镇抓捕一名女性犯罪嫌疑人。到地方后,她们刚准备抓人,却突然传来消息,几十公里外的另一个乡镇上,还有一名女子和抓捕目标相似。她们立即停止抓捕,前往另一个乡镇确认,发现两名女子不仅面容像、声音像,就连牙齿都很像,比对两人的名字和照片后,居然是双胞胎姐妹。
先抓谁?潘雅丽她们犯了难,如果先抓的不是犯罪嫌疑人,可能会打草惊蛇。最后她们想出一个办法,先让侦查员靠近该名女子,看她是否会警惕、紧张。
第一个女子在村口和人聊天,看到陌生人靠近没有一点反应。而另外一名女子在小卖部打麻将,看到陌生人靠近时,摸牌的手都在抖,眼睛还四处张望,犯罪嫌疑人就是她。
审讯需要细心和技巧
自从来到女子侦查组,大家都养成了一些习惯,比如抽屉里永远放着巧克力、饼干等食物,因为有时候审讯不知道什么时间才能结束。
沈花是去年7月才到的女子侦查组,来后没多久,她就办理了一起44人偷越国(边)境的案件。
偷越国(边)境案件一般到案都是多人,审讯工作量大,如果只有两个人办理案件肯定会超时,因此这类案件,女子侦查组都是全员上岗,分工合作。
早上8点到晚上10点,除了出来吃了一顿饭,大家都在审讯。“嘴皮都是麻的,还疼,完全不想再讲话。”审讯结束后沈花说,“水都不敢多喝,就润一下嘴皮,怕上厕所耽误时间。”
案件移送检察院时,打印纸用了3箱,打印出来的卷宗齐腰高,都用最大号的收纳箱装。通过这起案件的办理,沈花提高了自己的审讯效率,也能根据不同犯罪嫌疑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审讯方式。
在审讯时,侦查组大多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抵死不认,另一种是问什么答什么。
孙丽丽就办理过一起印象深刻的案件。当时只抓获了一名犯罪嫌疑人,面对审讯,犯罪嫌疑人刚开始拒不说话,后面突然说了很多。“因为到案的只有他一人,不能确定他说的是真还是假。”孙丽丽前前后后审讯犯罪嫌疑人了七八次。
“在没有找到证据之前,连睡觉都在想,有时候突然想到什么疑点,立马就去证实。”孙丽丽说。
为了把证据固定好,孙丽丽打电话请几个本地证人来做笔录。第一次说明来由后被挂掉,第二次再打过去说她是诈骗,第三次再打过去就是破口大骂。既然证人不来,那就想办法找过去。
女子侦查组每名成员桌子上都放了一个日历,标注了每个案子的接收时间和超期提醒。
成功需要坚守和奉献
如果问女子侦查组最害怕的是什么,她们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害怕过节。”每到过节必有案子。
钟丽是“女子侦查组”的第一个侦查员,也是侦查组的“大姐”。翻看她的朋友圈,2023年除夕值班,初一到木康边境检查站接案子、办案子;2024年初二、初三接案子、办案子;2025年初二、初三接案子、办案子。这是女子侦查组过节时的常态。
2023年1月15日是个周日,彭秋霞正在家休息,领导打来电话:“有个差,你要不要出,顺利的话可以回来过年。”
说走就走,当天下午4点左右彭秋霞和同事就出发了。先到武汉,经过一系列布控,他们在除夕当天顺利抓获犯罪嫌疑人。大家正准备吃完年夜饭赶回芒市时,组长接到电话,木康边境检查站在木炭里查获93千克毒品,需要延伸打击,武汉到湖南近,需要他们先赶过去了解情况。组长当即将人分成两组,一组开车将犯罪嫌疑人押送回去,另一组第二天一大早开车赶往湖南。
彭秋霞被分到赶往湖南的那一组,初一便马不停蹄地赶往目的地,直到2月3日抓获所有犯罪嫌疑人。虽然平时出差也很多,但是一般都在一个星期左右,那次是出差最长的一次,整整20天。
由于工作忙,钟丽只能把5岁的女儿送回老家。说起女儿,钟丽的眼泪夺眶而出,她亏欠女儿太多了。
女儿总是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妈妈,你要累了能躺下睡吗?”……女儿的话让钟丽泪流满面。
女儿在幼儿园里说:“我妈妈可厉害了,专门抓坏人。她很忙,所有的时间都去抓坏人。”“有一次侦查好几天没睡觉,女儿打电话说,你好好躺下睡吧。”女儿的声音,是钟丽最好的安慰和力量源泉。
缉毒一线,危机四伏,她们从未退却,她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守卫着祖国的西南边陲,用爱和勇敢拯救着一个个误入歧途的生命。最美的英雄花,在缉毒一线如火绽放。
(编辑:陈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