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92岁的邱益英在武汉走完了她的一生。这位新中国第一代女交警,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当作毕生的信仰,一身警服,穿在心上;一生奉献,精神永恒。
3月14日上午10时,大雨。记者来到武汉市江汉区中山大道江汉路步行街路口,恰逢巡逻到此的交警廖慧看到车流量较大,停下来在雨中指挥交通。廖慧雨中挺拔的身影,仿佛与当年邱老的勃勃英姿交汇……
67年前,就在中山大道上,新中国第一代女交警邱益英和她的战友开始了第一天的执勤。她所属的中队,就是今天廖慧所在的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区交通大队(原江汉区交通中队)。
是怎样的力量,让这个出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初的纤弱女性,勇敢地走上熙熙攘攘的马路,成为新中国最早的女交警?
是怎样的信仰,让她一生践行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诺言,即使在退休后37年的岁月中依然毫不褪色?
是怎样的感动,让她身边所有人发自内心地感慨,她真正“把警服穿在了心上”?
(上)
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去
1951年1月,18岁的邱益英个子不大,胆子却不小。她抗争包办婚姻,从新洲农村(现在为武汉市的新洲区)跑到武汉。在武汉市妇联的帮助下,成为被服厂的一名女工,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邱益英被派往应城防汛。面对滔滔江水,她冲在最前面,站在齐腰深的汉江中抢险救灾,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抗洪胜利后,邱益英被评为省直一等功臣和省直劳动模范。此后,她被推荐到妇女干校、湖北省革命大学学习。?
毕业后,湖北省公安厅到学校招警察,邱益英没有犹豫,第一个报了名。到公安机关工作的邱益英,始终怀有一颗报恩的心,就是要报答共产党。她在日记中写道:党将我从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培养成一个国家工作人员,所以无论干什么事情,我都要不怕苦、不怕累,拼命地干。
1956年,邱益英调入武汉市公安局。1957年,市局准备在江汉交通中队成立交通民警女子班。那时的交警岗位被视为“苦差事”,还有不少人觉得“女子不应在外抛头露面行事”。邱益英听到这个消息,却心生向往,特别想去这个最贴近群众的岗位工作。25岁的她向市公安局党委写了一封申请信,信中说,毛主席提倡男女平等,她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当一名拿喇叭筒的交通民警。局党委认真研究,批准了她的申请,决定开全国先河——组建女子交警班、设立女子交通岗。
以苦为乐以苦为荣
把未满周岁的大女儿送到新洲老家后,邱益英来到江汉交通中队报到。当时,女子班一共13人,集中住宿,通过交通指挥的训练后,于1958年3月8日正式上岗,主要在江汉路、民生路、六渡桥站岗。
她们就是新中国的第一批女交警。
当时,交通队规定一天站6小时岗,3小时一班。上世纪50年代,汽车不多,拖货的主要工具是板车。在江汉路路口站岗时,从武汉关码头拖货的板车许多都要经过江汉路口,每过来一辆,邱益英她们就在后面帮他们推过路口。邱益英记得,那时一天要推20多辆,有时她上前推,过路的群众看到了,也主动帮忙推。警爱民、民拥警的画面,深深印在她心上。
现在能看到的资料图片上,邱益英都是眼睛亮亮的,开心地笑着。但那时的路面交通指挥工作其实十分辛苦,风吹雨打日晒。13名年轻的女交警从不叫苦叫累,以苦为乐,以苦为荣。警用皮鞋5年才会发放一次,有一次下暴雨,路面积水达40公分,邱益英怕把皮鞋泡坏了,就把皮鞋脱下,扎在腰上,打着赤脚,在江汉路中央指挥交通。她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工作从不计报酬,不问条件,更不讲什么级别问题,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镌刻心间的忠诚誓言
1958年9月14日,邱益英终生难忘。
这一天,毛泽东主席在视察湖北武汉期间,来到洪山礼堂。当毛主席不停地挥动着手臂,面带微笑,神采奕奕地步入会场时,全场观众立即起身,礼堂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邱益英使劲儿拍着手掌,掌心通红。上演的是精彩剧目《刘海砍樵》,可邱益英哪里有心思看戏,因为毛主席就坐在她正前方六排的位置。
晚会后,毛主席在礼堂小会议室接见了包括邱益英在内的11名妇女代表。与主席握手时,邱益英激动得热泪盈眶,连敬三个礼。主席亲切地询问她何时参加工作、工作中是否遇到困难。邱益英声音洪亮地回答:“有党的领导,有群众的支持,即便有困难也能克服。”主席握着她的手高兴地说:“你不简单喽,干得好,以后在工作上好好克服困难。”
当晚回到家后,邱益英仍心潮澎湃,她以“难忘的时刻”为题,在日记本上写下了千余字。她写道:在党的培育教育下,(我才能)由一个不懂事的人,今天能懂得要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成为一名女交通民警。
2019年,武汉警察博物馆成立,邱益英把珍藏61年的日记本,以及10多件纪念品捐赠给了博物馆。展柜中的日记本,恰好翻开在这一篇日记的对开页。博物馆馆长王国栋说,日记共三页,其中邱老对她自己的勉励让人难忘:党叫干啥就干啥……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海枯石烂不变心。
廖慧所在的江汉区交通大队陈列室的文化墙上,毛主席接见邱益英的照片醒目地排在第一张。新警入警学习邱老的事迹,不知不觉中成为固定的仪式。70后的钱丽芳、80后的廖慧,都是在邱益英的事迹熏陶和鼓舞中成长起来的,成为了队伍中的佼佼者。
为民的真心永不变
1962年,邱益英转调其他岗位。此后,无论岗位如何变动,她都干一行,爱一行,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始终干劲十足。
1970年,邱益英调至市公安局劳教农场工作。10多年的岁月里,她用真情感化学员,一直坚持与她们同生活、同劳动。当时有的学员不会插秧,她二话不说挽起裤腿,下到田里手把手教,一干就是几天。天气炎热,几名女学员身上长了疥疮,情绪很不稳定。邱益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带着学员到山上采摘苦练、桑叶、槐树条、野菊花回来煮水,一个一个为她们擦洗。疥疮消失,学员们也开心起来。
1972年初,邱益英奉命押送19名学员。风雪交加,当时没有交通车,只有卡车,为帮大家抵御严寒,她细心地为每人准备了一斤油饼和保暖物品,把御寒稻草全让给了学员。她让学员坐在车厢里,自己坐在驾驶室顶棚上。7个多小时后,学员安全抵达目的地,坐在车顶的邱益英几乎冻成了“冰雕”,被三人合力抬下车。学员们哭了,说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从此开始叫她“邱妈妈”。1975年,邱益英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工作期间,她连续9年被评为武汉市公安局先进工作者。她说,毛主席跟我说要好好地克服困难,我就牢牢记住这句话,不管工作中遇到再大的困难,我都要想方设法克服。
(下)
1988年,邱益英退休。退休后的她,成了激励新一代交警成长的引路人。她的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新时代交警的前行之路。他们从邱老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在各自的岗位上续写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新篇章。
特殊的缘分
1970年出生的刘五桥,跟邱老有着特殊的缘分。
“邱老跟我母亲同年出生,2021年见到她时,她跟我说起当年毛主席的教导,叮嘱我一定要为群众服务好。”刘五桥是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武昌区交通大队交警。他执勤的区域附近有7所中小学,每天都面临较大的交通疏导压力。
牢记邱老的叮咛,刘五桥在他的“马路课堂”上,对跟班学习的年轻民警说,指挥交通,要靠脑勤+腿勤+嘴勤,观察群众实际需求再细致一些,调研走访再多一些。对老年人,少讲法规,多谈给后代树立榜样;对年轻人直接讲真实案例,注重警示教育;对小朋友,要让他们印象深刻,牢记过马路的规则……年轻的交警们说,今后也要像刘五桥这样,把群众的需求时刻放心上。
暖心的鼓舞
年轻交警们的成长,邱益英时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经常为她们送去最暖心的鼓励。
江岸区交通大队女警张倩芳对2010年“三八”节那天的经历记忆犹新。那天上午10时许,她如往常一样在解放大道三阳路口执勤,忽然看到邱老身着老式军绿色警服,手捧亲手编制的网花,来到她身边,向她问候。交谈中,张倩芳发现邱老手上贴着创可贴,原来是为了给她编制网花,铁丝磨破了手指。那一刻,张倩芳既感动又心疼。邱老握着张倩芳的手说:“我从报纸上看到你指挥交通的飒爽英姿,特别高兴,希望你为武汉女交警多争光。”
随后,两人一同站上岗台指挥交通。尽管邱老已阔别岗台几十年,但她的指挥手势依旧刚劲有力,眼神中满是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与自豪。张倩芳扶邱老下岗台时,坚定地承诺:“您老放心,我们一定继承老一辈女交警的优良传统,做好交通管理工作,为城市增光,为市民服好务。”
“第一次见到邱老,是在我入警的第2年,我们一起去建乐村小学给孩子们上交通安全课,当时邱老给我们展示第一代交警的指挥手势,她身姿挺拔,目光坚定,完全看不出来已经是一位8旬老人。随后几年我一直在小学门口站岗,有一次我站在马路中间,邱老正好过马路,我才知道她就住在小学对面的公安小区。她说经常看见我,夸赞我站出了女交警的精气神,而且能保护孩子们过马路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让我一直坚持下去。我特别感动,这些话多年来一直激励着我。”硚口区交通大队女警方园说。她所在的利济路岗,成为第三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平凡的英雄
1995年出生的江雅莉跟邱老的曾孙同年,是土生土长的武汉姑娘。5年前她通过选拔,成为武汉市江岸区交通大队汉警快骑队女队员中的一员。这个武汉姑娘看上去文弱美丽,骨子里却有着不服输的勇气。400多斤的摩托车不好驾驭,第一天训练,江雅莉就被砸到了,几天下来,左右小腿都受了伤,队里让她休息几天再来,结果第二天她又来了。
现在的江雅莉已经成为汉警快骑队的优秀队员。她执勤时细心温和,深受群众喜爱,网友称她为说武汉话最温柔的女交警。温柔的另一面,是果敢。去年9月30日,国庆节前的晚高峰,江雅莉正在小学门口疏导交通,突然听到人群中有人喊道:车子烧起来了!只见一辆燃油轿车在路口冒着黑烟,车主自己也在灭火,但火势不减。江雅莉一把摘下头盔,拎起灭火器就跑过去,在几位群众的协助下,终于将火扑灭了。
“第二天就是我的婚礼,当听到车子燃烧的声音,也曾有过一个闪念,我的脸千万不要受伤啊。但情势危急,灭火时就啥也顾不上了。冲上去的那个瞬间,我想起邱奶奶当年看到小偷,不顾自己矮小体弱,一把搂住对方脖子的情景,忽然明白了,我们说的英雄时刻,就是平凡的人在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在那个瞬间,我跟邱老深深地共情。”江雅莉说。
退休后热心公益事业
3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邱益英老人退休后一直居住的武汉市硚口区长堤街公安小区。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如今已显得破旧而局促。走进室内,映入眼帘的是斑驳的墙面和几件明显“上了年纪”的家具。“妈妈一直自己住在这里,不肯搬走,她惦记这里的街坊邻居。她极其俭朴,书桌和衣柜还都是结婚时买的。”小儿子江帆说。
对自己苛刻的邱益英,退休后热心公益事业,加入了关心下一代成长委员会。街坊中一名小女孩因学费问题面临辍学,当时80多岁的邱益英多方协调,帮她免除学费,还悄悄塞给她生活费。前些年,得知一名孤儿因无户口生活困难,邱益英帮她协调办理落户,并帮她介绍工作。如今,这名孤儿已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并结婚生子。
在小区里,大家都知道邱益英是“热心肠”。邻居万阿姨说:“好人啊,她真是个好人,心里装的全是别人。”一次买菜途中,邱益英看到一辆轿车撞倒人后企图逃逸,立即冲上前拦住车辆:“我以前就是交警,你不准走!”直至交警赶到现场并做处理后她才离开。楼上楼下左邻右舍,哪家有纠纷矛盾,她都过去调解,想方设法解开双方心里的疙瘩。
受邱老的影响,她的家人都向党组织靠拢,几个儿女都是党员。曾孙江东大学读的法律专业,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交警,目前在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工作。
近年来,湖北省公安机关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着力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在国家更加安全、社会更加有序、治理更加有效、人民更加满意上持续用力,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保驾护航。
“邱老把对党忠诚熔铸进血脉,把‘一切为了人民’镌刻进警魂,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把警服穿在心上’,她为新时代公安交警树立起一面旗帜,成为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我们要以邱老为榜样,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湖北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朱祥正说。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武汉市公安局提供)
(编辑:付静 高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