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海已建成17家“蓝鲸”护企工作站。依托“蓝鲸”护企工作站,警方积极主动对接头部企业、电商平台、行业协会,不断压降涉企犯罪滋生空间。
上海警方服务近20家互联网头部企业及“独角兽”公司,通过“线上巡查+线下核查”、入驻式检查等方式常态化开展网络系统隐患排查、政策法律咨询等工作,筑牢企业网络安全防火墙。
近日,某牛奶贸易公司将一面印有“守护良好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字样的锦旗送至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三泉路派出所,公司冯经理激动地握住民警的手说:“当时若非民警迅速破案,我们公司将难以顺利参展进博会。”
参展进博会期间,该公司连续收到客户关于奶粉中存在异物的虚假投诉,要求高额索赔,给公司声誉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迅速成立专案组深入侦查,成功抓获6名涉嫌敲诈勒索的犯罪嫌疑人。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之基、活力之源。上海公安机关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全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城市核心功能提升贡献公安力量。
打防“深入一步”
参加免费线下招商会,缴纳3至8万元加盟费成为网络平台地区代理商,不仅能够在短期内返还加盟费,还能够通过抽取地区同类商户经营流水获得巨大利润。这看似一本万利的“新赛道”其实是犯罪团伙精心包装的骗局。
近日,宝山警方在多地展开扩线侦查和集中收网,成功捣毁3个假冒某官方运营商非法骗取加盟费的诈骗团伙,非法所得逾5000万元,被骗商户达1000余家。
安全是营商环境的第一道屏障。上海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从严打击涉企犯罪,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让更多企业安心在上海创业发展。
目前,全市17家“蓝鲸”护企工作站陆续建成。依托“蓝鲸”护企工作站,上海警方积极主动对接头部企业、电商平台、行业协会,会同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等行政监管部门,通过日常走访,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巡查,以及建立健全线索通报、信息共享等机制,动态掌握和发现各类线索,追根溯源、循线深挖,形成强大合力。在打击过程中,警方注重源头治理、领域整治、集群打击,形成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模式,不断压降涉企犯罪滋生空间。
2024年以来,“蓝鲸”护企工作站功能不断迭代升级,惠企服务持续优化,特色不断凸显,助力警方发现并破获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贿赂、合同诈骗、串通投标、侵犯知识产权等经济犯罪案件1900余起,保护了200余个品牌的合法权益。
日前,青浦某电商企业通过“蓝鲸”护企工作站向警方报案称,公司员工王某存在诈骗公司资金的重大嫌疑,且王某已失联。警方立即开展立案侦查。经过缜密工作,警方迅速破获该起涉案金额超8000万元的合同诈骗案件。
在营造良好外部经营环境的同时,上海警方持续帮助企业锻造良好的内部机能。警方充分发挥“蓝鲸”护企工作站警企沟通“零距离”优势,以及“沪企管家 护企有我”线上助企专窗功能,开辟“警企互动”绿色通道,及时回应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给企业“提个醒”,也及时帮助企业甄别苗头性、倾向性经济犯罪隐患,发现犯罪线索。
在强化打击破案的基础上,对案件中暴露出的企业管理制度漏洞,上海警方及时向企业开展风险提示,填补内控漏洞,助力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提升识别、防范、抵御经济犯罪风险的意识和能力。2024年以来,上海警方共侦破职务侵占、商业贿赂、挪用资金等职务类犯罪案件700余起,有力保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服务“跨前一步”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浪潮中,上海警方主动延伸服务,既坚守安全底线,又放眼未来发展趋势,为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服务保障,推进发展“新天地”。
安全变道、等待红灯、平稳转弯、靠边停车……在浦东金桥的开放测试道路上,一辆辆“自动驾驶车辆”成为靓丽的风景。目前,上海累计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总里程突破2000公里,无人驾驶正加速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为助力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上海公安机关细化出台了多项惠企政策。
会同市商务委推出“机动车报废注销一件事”,为群众提供机动车报废在线申请、上门收车、报废信息流转、《注销证明》在线开具等“一站式”服务;为7家企业30辆车核发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识别标牌;为推动洋山港智能重卡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运营提供安全保障,设置了自动驾驶专用测试车道和测试时段……
这些鲜活的数据和“硬核”举措,不仅体现了经营主体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的勇于探索,也彰显了上海警方对新技术发展的坚定支持。
对未来之城的勾勒中,低空经济被视为带动实体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杨浦区黄兴公园,一架架无人机来回穿梭,最快约10分钟即可将2公里外五角场商圈内的餐饮外卖送达游园市民手中,配送速度提升显著。
无人机配送项目的提前落地,离不开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为支持低空经济发展,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会同杨浦分局多次实地踏勘,开展风险评估,优化飞行路线。智能无人机管理服务系统提供的实时安全监测和便利报备流程,也为无人机配送的安全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近年来,杨浦区的高科技企业数量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既有一批体量大、知名度高的大型高科技企业,也有大量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小型创新企业。
“这类系统安全隐患要及时排查清理,尽量避免安全风险。”日前,杨浦分局网安支队民警一早便来到辖区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内部网络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并针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进行整改。
“在民警的专业指导下,公司网络运行环境更加稳定可靠,用户数据安全也得到了更好保障。”该公司安全部门负责人王蛟说,“自从有了网安警务室入驻,我们就像多了一位专属‘安全顾问’,随时能够答疑解惑,不仅解决了网络安全疑难杂症,还密切了警企关系。”
“我们始终秉持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理念,依托‘网桥行动’,同近20家互联网头部企业和‘独角兽’公司建立网安警务室,通过‘线上巡查+线下核查’、入驻式检查等方式常态化开展网络系统隐患排查、政策法律咨询等工作,筑牢企业网络安全防火墙。”杨浦分局网安支队副支队长陈德铸说。
2024年以来,上海警方共侦破涉网案件8000余起。同时,上海警方强化网络安全监管防护,压实涉网主体和网络信息系统运行单位网络安全主体责任,不断提升涉网主体和网络设施安全监管水平。
保障“贴近一步”
近日,在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上班的陈先生一早来到长宁区临空经济园区治安派出所户政受理窗口,申请补办身份证。仅用15分钟,受理民警在办理补证业务的同时,还将制作完成的临时身份证交到陈先生手中。“现在治安派出所也增设了户政类服务,上班前顺道来办证,省时省力,真是太方便了!”陈先生由衷感叹。
在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外来人员就业比例超70%,在身份证换领、补领方面有较大需求。长宁分局前置服务,在临空经济园区治安派出所开设身份证受理窗口,实现了户政类业务到所即办,同时该所还提供临时身份证签发制证业务,做到当场签发,为园区员工提供了便利服务。
建设“五个中心”,人才是强大支撑。上海公安机关始终全面把握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地位作用,持续优化完善服务保障人才体制机制,为海内外人才在上海工作提供更优服务。
聚焦首创性改革,上海公安出入境部门获批实施“电子口岸签证”等5项政策,2024年7月在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签发首张电子口岸签证,并扩大试点范围。持续优化海外人才服务,搭建实体化直联平台,2024年共办理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五星卡”超6000人,居全国首位。
针对国内人才,上海公安通过优化平台建设,实现了落户材料“电子化流转”,大大提高了办理效率。在闵行区,科技领域的高端人才更是享受到了“一站式”户籍服务的便捷,他们无需提交繁琐的纸质材料,就能轻松完成落户手续。
对于很多在异地工作和生活的“长三角人”来说,跟户口簿相关的事务以前都是“麻烦事”,“户口在哪里,就回哪里办”,牵扯不少时间和精力。目前,在长三角三省一市,新生儿入户、跨省户口迁移、临时身份证申领等公安户籍事务相继实现跨省通办,为办事群众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
“以信息跨省跑路”帮助“群众跨省跑腿”,在长三角区域政务服务一体化的总体框架下,上海公安机关积极谋划部署便利企业的改革举措,通过搭建协作平台,实现了四地公安业务系统对接,支撑了办事材料、办事结果等信息跨区域流转。
从解决“一个问题”到优化“一类服务”。上海公安机关始终以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为导向,畅通警企沟通交流渠道,创新推出一系列便捷高效的公安政务服务,以改革“小切口”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依托“一网通办”平台,推动56个事项实现“智慧好办”;推动一批政务服务事项入驻区级政务服务中心,300余家派出所实现户籍、出入境、交管业务综合受办理;实现居住证办理、文明养犬等“一件事”一次办……上海公安机关持续优化整合线上线下渠道,以精细化服务激发社会创新发展活力。2024年,公安事项网办率超90%,政务服务好评率达99.9%。
上海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业务办理申请入口由线下搬到线上,将紧密联系的审批项目构建成并联的、一站式、无缝隙的政府工作流程,实现了不同政府部门事项的融合推进,构建了“制度+科技”的管理新模式。这一新模式将以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赋能全市政务服务,助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优化上海营商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