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江苏省昆山市公安局优选35名复合型警务人才组建苏州首个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科创中心,一支充满活力和创新的“鲲鹏战队”(AI战队)亮相。在苏州市公安局“15533”发展战略和“数智公安”建设的总体框架下,他们通过大力实施“鲲鹏计划”和大数据“蓝海战略”,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各类模型算法,围绕打击犯罪、治安防控、民生服务搭建的220多个“主战主防”智慧模型,为各警种提供实战支撑,牵引警务全面向数据化、智慧化转型,进一步推进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
9月10日,江苏省昆山市公安局在周庄镇摧毁一个在野外开设流动赌场的团伙,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名;在相关重点路段24小时识别、实时预警发现途经的非法改装摩托车;提供“7×24小时”全年不打烊的智慧咨询服务……与以往不同,开展这一系列“主战主防”工作的不是公安民警,而是“AI警察”。
昆山,长三角核心区县级市,土地不足全国万分之一,GDP占全国千分之四,2023年达5140.6亿元,实有人口300余万人,全年110呼入量超200万。“超县域体量”带来社会治理“超县域难题”,小身板如何挑起“千斤担”,是昆山公安一直以来面临的难题。
破局之钥,唯有创新!今年5月,昆山市公安局优选35名复合型警务人才组建苏州公安机关首个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科创中心,一支充满活力和创新的“鲲鹏战队”(AI战队)亮相。在苏州市公安局“15533”发展战略和“数智公安”建设的总体框架下,他们通过大力实施“鲲鹏计划”和大数据“蓝海战略”,特别是依靠“十年磨一剑”积累的“带标签、会说话、能增值、有战力”的海量数据,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各类模型算法,围绕打击犯罪、治安防控、民生服务搭建的220多个“主战主防”智慧模型,犹如一个个“AI警察”,为各警种提供实战支撑,牵引警务工作全面向数据化、智慧化转型,进一步推进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
“鲲鹏战队”成员研究各类模型算法。
破案——能够对电诈警情全量研判,通过“机器换人”24小时不间断作业,相当于增加30名数字侦查员“并行”分析,效率提升5倍以上
过去,野外流动赌场活动隐蔽,发现难、取证难。现在,如果有人组织野外赌博,“AI警察”通过大数据特征分析,就能及时发现、识别,还能帮助快速查清赌资往来、组织架构。
“周庄镇的抓赌行动,就是‘AI警察’的一次成功尝试。”昆山市公安局“AI战队”民警徐辰波说,“行动前,我们与治安大队一起梳理野外赌博固有特征,搭建野外流动赌场全息感知应用,内置机器人自动查证,组织架构‘一键解’,有效预警,从而实现精准打击。”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呈现高发态势,严重危害群众财产安全。破案难、挽损难是其突出特点。昆山公安“天枢”大模型这个“AI警察”一出现,就在电诈案件侦破挽损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今年早些时候,陆家派出所接报一起电诈案,受害人被骗98万元。民警迅速为受害人制作笔录并传至“AI战队解析中心”。在系统内驻守的“AI警察”立即读取笔录,同步开始查询、追踪……
仅用10分钟,“AI警察”就追踪到三级卡资金流向,并成功止付50万元;2小时完成笔录解析并展开自动研判;8小时后自动追踪到87个涉案资金账户,锁定涉“两卡”嫌疑人57名,研判出藏匿在境外的窝点位置,全链条深挖涉案犯罪嫌疑人;24小时后对涉案犯罪嫌疑人发出网上追逃令;3天后,抓获其中9人,又为被害人追回20万元。
如果在以前,完成上述工作量,至少需要五六个民警组成的精干班组连续工作两周,顺利的话才能抓到第一波犯罪嫌疑人。昆山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何永亮说,如今,在苏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大力支撑下,依靠“AI警察”能够实现对电诈警情的全量研判,通过“机器换人”24小时不间断作业,改变了以往警力“串行”工作的模式,相当于增加30名数字侦查员“并行”分析,效率提升5倍以上。“AI警察”进驻半年来,协助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00余起,挽回损失3200余万元,追赃挽损率提升62个百分点。
得益于10年来坚持打破部门、单位、行业等壁垒所积累的海量数据,昆山公安通过“AI警察”实现对人员、车辆、轨迹等要素的挖掘、刻画,不仅在电信网络诈骗这类新型案件上表现亮眼,即便在打击传统犯罪方面,同样表现不俗。“AI警察”的加入加快了破案速度。
今年6月,千灯镇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昆山公安随即通过相关平台对被害女子关系网进行智能分析,20分钟就快速锁定犯罪嫌疑人身份并通过“AI警察”研判出嫌疑人的活动轨迹,高效支撑路面警力启动快速响应机制,4小时即抓获犯罪嫌疑人。
“早上8时许接到报警,上午11时20分就抓到犯罪嫌疑人。”何永亮说,“‘AI警察’最大好处在于集成了刑侦民警各种办案经验,在此助力下,警队涌现了一批‘六边形战士’,大幅提升了队伍办案效能,激发了队伍潜能。”
社会治理——运用大数据融合建模,通过“AI警察”精准指引来昆人员登记工作;“AI声纹识别系统”精准识别非法改装车;“黑(煤)气运输识别应用”“防溺水感知应用”24小时识别、捕捉对应情形并预警
汽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电动自行车超200万辆;38万余间出租屋……
体量大,风险高,是昆山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
“昆山公安实施了‘鲲鹏计划’和‘蓝海战略’,全面夯实基础数据,特别是做好各类数据标签化治理的基础上组建‘AI战队’,以大数据赋能各项公安业务,实现‘警力无增长改善、战斗力裂变式提升’。”昆山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施伟华表示,“AI警察”的应用为加强社会治理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以城市人口管理为例,昆山出租屋有38万余间,超过周边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和苏州市吴江区的总和;昆山实有人口305万,但加上往来昆山人员,每天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达360万人以上,仅沪昆往来就近40万人次。
香悦花园位于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毗邻上海,每天很多人早出晚归,奔波于昆山与上海之间。“我们优化传统上门登记模式,运用大数据融合建模,通过‘AI警察’精准指引来昆登记工作。”昆山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服务大队民警胡炜说,今年上半年,依托“AI警察模型和互联网数据”叠加赋能,全市新增登记人口18.6万。
除了指导赋能“铁脚板”搞好人口日常管理,面对夜间飙车“炸街”和遛狗不牵绳等社会管理顽疾,拥有“智”眼的昆山公安“AI警察”同样做得可圈可点。
改装摩托车深夜“炸街”,是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不但滋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也存在重大交通安全隐患。过去,公安机关对此采取人海战术,进行攻坚式治理,短时间内有震慑效果,长期效果不明显。如今在昆山,公安机关搭建了“AI声纹识别系统”,可以在一些重点路段24小时识别、抓取途经的改装摩托车。
“我最近没飙车,咋就知道我改装了?”一名摩托车车主很疑惑。昆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秩序科副科长那成慧介绍,不久前,在昆山一重点路段,一辆改装摩托车通过时被“AI声纹识别系统”识别出来,并锁定车牌号,民警上门核查清楚后对改装车车主进行了处罚,并责令恢复原状。
“‘AI声纹识别系统’通过全量‘学习’各种型号非法改装摩托车的声音,相关车辆只要在识别系统附近经过,就能立即识别。”那成慧介绍。截至记者采访时,该系统已查处20余起摩托车非法改装行为,还牵出了一个非法改装团伙。
昆山主城区建有快速环线,是昆山车流量最大的道路,每天约有30万辆车途经这一环线,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处理不及时就容易造成拥堵。
“‘AI警察’介入解决了交通事故的预警难题。”那成慧介绍,交警大队与“AI战队”合作,构建了中环态势感知平台,通过反复“学习”和改进,这一系统已能快速识别、预警车辆异常停留、非机动车上高架、异常拥堵等情形,为交警及时到场处置争取了时间,有效缓解了中环交通拥堵问题。
遛狗不牵绳是社会治理中的“老大难”,公安机关处理时需抓现行,一旦错过时机就很难掌握证据。怎么办?“AI警察”介入为化解这一难题提供了路径。昆山市公安局“AI战队”通过全面分析遛狗行为特征,搭建了一个遛狗不牵绳的感知识别场景,在一些小区周边、公园内自动识别、抓取遛狗不牵绳行为,准确率高达85%。此外,通过短信提醒、上门宣教等劝导方式提升群众文明养犬意识,对屡教不改者依照相关条例进行处罚。
“遛狗不牵绳系统还在进一步‘训练’中,未来准确识别率还有望进一步提高。另外,我们还搭建了‘黑(煤)气运输识别应用’‘防溺水感知应用’等,均能24小时识别、捕捉对应情形并预警。”昆山市公安局“AI战队”民警周鸣晨说,“‘AI警察’的介入将原来运动式治理变为常态化管控,既节省警力,又提升了执法的震慑效用。”
共同研究搭建“主战主防”智慧模型。
护企便民——推出企业单位“优企”、中介机构“优职”、出租房“优租”等自主管理模块;“AI战队”与当地品牌加工企业合作,构建大数据分析模型,快速识别网上假货
“今天走访了3家企业、开展反诈宣传、化解了1起矛盾纠纷……”昆山市公安局吴淞江派出所民警吴张磊在民警工作台数据看板上记录着今天的工作。
自民警工作台推广以来,社区民警对自己的职责更加明晰。每天要做什么工作,进度如何、质态如何,都心中有数。而民警工作台的手机App客户端,不仅是民警对辖区情况一目了然的“掌中宝”,还是民警搜索法律法规、相关业务技能的“百宝箱”。
昆山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企业云集,安全监管责任重于泰山。在充分发挥公安职责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压实企业自主监管责任,昆山市公安局一直在寻求“最优解”。
“安全巡查还未填报,请尽快检查填报。”这是“优企”服务栏自主管理模块弹跳出的消息提醒。收到提醒后,昆山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安全生产负责人立刻组织员工根据线上表单进行巡查,而在社区民警陆曦的警务通终端,能实时监测该企业自查情况,通过检查频次、检查结果在线评估该企业安全质态,在每次入企走访时便能有针对性地就存在的问题隐患进行“回头看”。
昆山市公安局探索推出了企业单位“优企”、中介机构“优职”、出租房“优租”等自主管理模块。市民在App自主申报,网格员进行核查,社区民警进一步检查评估,有效压实基层社会治理参与主体的责任。以“优企”为例,各单位通过自主管理模块下发的指令自查自纠,属地派出所在线评估质态能力并实时督促反馈整改情况,同时结合常态化入企管理“标准动作”进行倾向性指导检查,实现精准核查。
截至目前,“优企”已实现全市三级消防单位、中小旅馆、治安娱乐场所、餐饮场所、小区物业等场所行业全覆盖,累计有5390余家单位进驻自主管理模块,在消防培训、消防演练、防火巡查检查等方面进行45.7万余次自主检查和隐患排查。
昆山高新技术企业多,打击侵害企业知识产权犯罪、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是昆山公安的重要职责。今年早些时候,昆山市公安局“AI战队”与当地品牌加工企业合作,构建大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快速识别网上假货。
“对一家售假的店铺侦查取证,用传统办法效率低下、费时费力。”“AI战队”民警张丹阳介绍,“AI警察”就不一样了,它能在多个电商平台检索关键字,获取相关产品型号、价格及店铺销售量,批量筛选出明显低于市场底价且销售总量达到立案标准的店铺。就在近期,“AI警察”就自动比对预警出一家制假售假店铺,民警通过各类信息综合研判,挖出一个盘踞在浙江金华的生产、销售假冒品牌保温杯的犯罪团伙,62名犯罪嫌疑人归案,24个生产、销售窝点被捣毁,涉案金额6000余万元、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的制假售假犯罪团伙被一网打尽。
昆山市公安局新质战斗力科创中心负责人曾诚说:“以前,一个案件一个案件侦查、取证,费时费力,打假效果有限;现在,一打一串,取证与研判一体进行,还能深挖源头、节省警力,效果更好,有效保护了企业品牌、维护了良好营商环境。”
在政务服务方面,昆山公安推行智慧化服务模式较早。几年前,昆山公安就打造“昆小境”“昆小车”等多个智能语音咨询系统。但早期语音咨询局限于特定字眼,否则系统无法明白群众用意。如今,“AI战队”利用语义分析功能,让机器人能够更加智慧地读懂群众来意和需求,提供“7×24小时”智慧咨询服务,不断擦亮“昆如意”服务品牌。
“以昆山市公安局为代表,苏州公安机关通过‘数智公安’建设,将数字化、智能化作战方式融入各项警务工作,向‘算力’要‘战力’,有效化解了警力不足的难题,也勾画出一个智慧化的‘现代警局’雏形。”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周达清说,“苏州公安将始终坚持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在公安各领域的建设应用,全面助推公安工作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加快形成和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本文图片由昆山市公安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