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皮鞋、油箱、电瓶、玉石、螺丝、地毯、饮料、图书、手机、核桃、水烟筒、木架雕塑……5月26日下午,记者在木康边境检查站荣誉室藏毒实物展区,看到了各式各样的藏毒器具。
记者了解到,随着境外毒品渗透入境的传统渠道基本被斩断,大宗毒品过境骤减,为逃避打击,贩毒分子目前更多地采取货物夹带、车体藏匿等更为隐蔽的方式贩运毒品,藏毒方式可谓花样百出,这也给禁毒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运毒形式,移民管理警察织密织牢抵边查缉、二线拦截、面上布防“三道防线”,最大限度阻止境外毒品渗透内流和国内易制毒化学品走私出境。
抵边查缉·瑞丽口岸
瑞丽口岸是中缅边境最大的陆路口岸,其东、南、北三面与缅甸木姐接壤,已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
5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瑞丽口岸中缅街通道,只见人流车流来来往往,一派忙碌景象。
“瑞丽口岸中缅街通道,日均出入境人流量在7000人左右,车流量在2000辆左右。”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瑞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副队长马维江告诉记者,检查站对所有出入境的车辆及人员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摩托车是你自己的吗?”
“车上的货物是什么?
“是你自己的物品吗?”
……
17时40分,执勤民警一边用改锥检查电动车底盘,一边询问驾驶员。脚踏板下、后备箱里、车轮缝隙……民警甚至用手电筒认真检查着小小的螺丝钉。
据瑞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副队长李将来介绍,就在今年3月,瑞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成功查获一起利用电动车夹层藏毒案,缴获海洛因62块,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查扣电动车2辆。
小小螺丝钉可以让一次犯罪计划露出马脚。
3月20日18时许,执勤民警在中缅街通道车辆入境查缉现场检查时发现,一辆几乎全新的电动车脚踏板处的螺丝有拧动痕迹,这个微小细节引起了民警的关注,遂对电动车驾驶人岩某进行询问,岩某神情紧张,答非所问。执勤民警随即拧开脚踏板螺丝,发现30块用锡箔纸包裹的块状海洛因可疑物塞在夹层处。
执勤民警对驾驶员和车辆进行控制后,又一辆一模一样的电动车驶入通道,执勤民警当即拦下检查,在同一位置发现拆装痕迹,打开脚踏板后,再次查获块状海洛因可疑物32块。
后经鉴定,可疑物确为毒品海洛因,净重21.64公斤。
“电动车、摩托车车体空间比较大,我们通过‘看、撬’,对摩托车脚踏板等部位进行重点检查;针对可疑的螺丝,进行拆解。我们对每一辆电动车、机动车查缉,都是百分之百开包开箱。”李将来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瑞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在中缅街通道查获3起携带毒品案件,除了电动车脚踏板藏匿,还有小客车车门缝隙藏匿、面包车车顶藏匿,总共缴获毒品30多公斤。
二线拦截·木康边境检查站
“你好,边境检查!车辆请熄火!请出示身份证、驾驶证……”
伸手示意停车、敬礼、弯腰,同样的动作、语言,一次执勤要重复上千次,这是云南德宏边境管理支队木康边境检查站民警的工作日常。5月26日15时,记者看到检查站两个通道来往车辆较多。
“木康边境检查站日均进出车流量8000余辆、人流量2万余人。在实际工作中,民警辅警分为8个执勤队,24小时执勤,平均每4天就要上一个夜班。”木康边境检查站站长陈禹汀说。
木康边境检查站驻守在320国道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至保山市龙陵县交界处的双坡垭口,距瑞丽口岸约100公里,是封堵毒品进入内地的一道重要屏障。
“拉的是什么货呀?”
“要去哪里呀?”
“副驾驶这位大哥是你什么人?”
……
检查站执勤民警对每辆进出站的司乘人员都会多问几句。别小瞧这样的聊天式查问,查缉一辆车大概需要45秒,在这个过程中,老练的民警就可以从中“嗅”到线索。
2021年3月26日,一辆满载货物的汽车驶入木康边境检查站杭瑞高速芒市服务区检查点。驾驶员赵某看见执勤的民警时,自称车上的货物手续齐全,但民警问话时,他的眼神四处躲闪,接连催促执勤民警不要耽误时间,尽快让他过关通行。而与赵某同行的男子张某则掏出手机,频繁和他人联系。这些反常的举动引起了民警的怀疑,遂对该货车进行重点查缉,当场从该车车体连接处查获捆绑的冰毒10.86公斤。
类似“藏”与“抓”的博弈,随时都在这里上演。
在重点车辆检查区域,执勤民警用手电照亮黑暗隐藏部位,仔细检查着车辆的边边角角:座椅皮套里、脚踏垫下、门窗缝隙、后备箱挡板夹缝、车底、发动机边、前倾盖缝隙……
“只要有空间,就有藏匿毒品的可能性。”执勤民警杜云泉告诉记者,对初次来德宏边境地区、讲不清楚情况的人员,发现有疑点的车辆,我们会将车辆及人员带到重点查验区域进行全方位盘查。
今年以来,木康边境检查站查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00名,查破妨害国(边)境刑事案件37起。
16时21分,天气突变,狂风大作,雨水瞬间倾泻,云雾随风掩盖了检查站。
5月至10月,在木康,不是雨就是雾,可谓“半年雨水半年霜”。此时,木康边境检查站就是“云端的检查站”。
19时20分,杭瑞高速芒市服务区检查点,一辆大型物流货车在执勤民警指挥下,停在了预定位置。一组4名民警迅速拿起胶带登车检查。
10分钟后,检查点执勤民警查获一批假烟。
“正规的烟是有编码的,像这种两侧干干净净的,都是假烟。‘一看二捏三戳四嗅’,再掂,凭手感、经验,查多了心中自会有数。”执勤民警徐武杰告诉记者,我们绝不放过任何可疑点,如果漏查一个,将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受到毒品的危害。
货车车厢内温度达40摄氏度,翻货的民警时不时擦着汗水。
陈禹汀介绍,除了极热还有极冷,为了检查冷链运输中是否夹带毒品,大家在冷冻车上不能穿棉袄、戴手套,经常冻得手指不能弯曲。
“木康很累很苦,缉毒很危险,是什么支撑你们一直坚持到现在?”记者问。
大家都说是“木康精神”,即缉毒战场当先锋、执法为民当模范、基层建设当标兵。“在每一名‘木康人’心里,‘木康精神’是我们践行职责使命的信念支撑、是先锋旗帜始终飘扬的动力源泉。”木康边境检查站副站长郑兆瑞说,很多人认为木康站是一个苦地方,但只要在木康站工作过,就能感受到木康站的特别,它让人成长、奋进。
自建站以来,木康边境检查站累计查获各类毒品案件1.3万余起,抓获各类贩毒嫌疑人1.2万余名,缴获各类毒品13吨,易制毒化学配剂400余吨,被誉为难以逾越的“云岭雄关”。
面上布防·构建边境智慧警务
5月27日下午,在芒市边境管理大队遮放派出所指挥室内,记者看到,遮放辖区地理信息化平台正清晰地展现着边境村寨——彭家寨、边境警务室——邦达警务室的实时情况。
德宏边境管理支队深入推进科技强警工作,针对边境地区山多林密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面防控形势,依托边境无人机飞行基地,探索构建“空地一体、人机联动、协同作战”的“无人机+”警务实战新模式,创新“空中侦查、视频监控、电子预警、警犬协同”合成战法,使巡防模式从传统的人力管控手段向自动化、机动化、可视化模式转变。
而地理信息化平台就是德宏边境管理支队科技强警的有力展现,禁毒“千里眼”和“顺风耳”在边境前沿逐步建立起来。
2022年10月17日17时55分,陇川边境管理大队情报研判室内,民警杨安涛通过预警系统发现一异常情况:两名男子在我国与缅甸之间的界河——南畹河里蹚行,并将背篓里的黄色编织袋藏到了靠近我国边境的河岸一侧。之后,两人又穿过界河,回到了对岸。
其中一个背着背篓的男子连人带背篓摔到水中。他的行动相对迟缓,捞背篓的动作十分吃力。背篓里面装着沉甸甸的东西。这不像正常的捕鱼状态,当时就引起了执勤民警的高度警觉。据杨安涛回忆,“当时我们就分析,这个东西既然摆在了那里,要么就是有人过来接应,要么他就是临时摆放,可能待会儿还会过来取。然后,我们重点对这个东西进行了实时监控。”
很快,锁定并抓捕了犯罪嫌疑人冯某。
办案民警通过冯某微信聊天记录,循线追踪,延伸精准打击5次,至2023年2月,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查获高纯度海洛因26.44549公斤,打掉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贩毒团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不断变化的毒情形势,德宏边境管理支队不断提高视频监控、人脸抓拍、电子信息采集系统、无人机实战应用体系、大型车辆检测仪器等科技查缉手段和信息化战法,建立起“信息支撑、科技主导”的精准打击网络,在德宏503.8公里的边境线上织起一张“禁毒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