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时30分,江苏省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大伦派出所民警邓如义和辅警陈继来习惯性地早早到岗了。
“小王,晚上值班辛苦了,赶紧眯会儿吧。”邓如义走进值班室,和同事们打着招呼。这时,陈继来打来一瓶开水,帮同事续上茶水。
8时,两人整理好着装。邓如义拿起反诈宣传单,“走啊,老伙计,去集市走一圈。”说着,两人走向了社区。
邓如义和陈继来今年都已经59岁,明年即将退休。邓如义从警36年,干过社区民警、办案民警,有着丰富的公安工作经验;陈继来曾在大伦镇政府多个部门以及村委会工作,群众工作经验丰富,2011年转岗至公安机关。
同样的年龄,让邓如义和陈继来越走越近,成为一对“好搭档”。
化解纠纷的“好搭档”
侦查办案、远程押解、追赃挽损,年轻时的邓如义是派出所的一把“尖刀”,有着过硬的警务技能和破案经验。如今,邓如义把主要精力放在社区。邓如义渐渐摸索出了门道:要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首先得和他们建立起感情。
陈继来则是群众的“老熟人”,在调解矛盾纠纷中充当“中间人”的角色,和邓如义配合默契。
在农村,界址纠纷、邻里纠纷等各类矛盾交织,有些矛盾甚至沉积多年,很棘手。两人把“调解室”搬到田间地头,深入摸排小矛盾、小纠纷,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他在田里养鸡,味道很臭,你们管不管?”“有时鸡跑出来,把我们家种的菜都吃了。”……2023年6月,村民陈某在未取得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在农耕地上搭建鸡棚,导致周围环境脏乱不堪,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活。
邓如义和陈继来出面调解,劝说陈某接受相关部门的拆迁协议。但是,到了拆迁日期时,陈某却突然反悔,多次阻拦施工、纠缠闹事。
“我来和陈某沟通,做好劝解工作。你和村干部了解下,他不肯拆的根源在哪里。”邓如义和陈继来商量对策后,决定分头行动。
“老邓,养鸡场是我的命根子,现在拆了,以后怎么办?”看到老熟人来了,陈某敞开心扉,把意见、诉求全说了出来。陈继来也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村里没地方给陈某再建养鸡棚。
“既然签了协议,就要守信用。你要是信得过我们,我们来组织协商。”之后,两人多次组织双方到派出所协商,寻找双方诉求的平衡点。经过协调,村里同意将一处远离居民点的闲散空地给陈某使用,最终妥善化解了矛盾。
“做群众工作,要和颜悦色,让群众觉得亲近。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嘛!”邓如义说,有时候换种姿态,事情的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
“安抚情绪、耐心倾听、找准矛盾是做好调解的关键。只要让群众知道我们是真心帮忙解决问题的,那就没有解不开的结。”陈继来说。
青年民警的“好榜样”
“所里来了不少新人,缓解了警力不足的压力,这是好事啊。”邓如义多年来带了不少新人,大多都成了业务骨干。陈继来也不例外,悉心指导年轻人的成长。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干法,老同志有老同志的样子。不管年龄如何,岗位怎么变,干就要干出成绩。”从风华正茂到双鬓染霜,这对“好搭档”依然与年轻人一道奋战在一线,并且开辟了一番“新天地”。
2023年底,辖区接连发生多起诈骗案件,派出所组织警力深度研判,很快锁定了在外省活动的犯罪嫌疑人。当时,所里警力紧张,两人也一起向所长请缨参战。
数九寒天,两名老同志和青年民警协同作战,经过多日蹲点布控,最终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圆满完成任务。
“老邓、老陈这么大年纪还保持着激情,还能外出办案,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00后民警李进辉说,这次出差,给自己也上了一堂宝贵的实战课。
派出所的工作繁杂琐碎,对于初入警队的李进辉来说很有挑战性。“面对一些复杂的情况常感力不从心,无从下手,有时甚至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李进辉说,邓如义是大家公认的“好师傅”,从破案思路到讯问技巧,总能让大家豁然开朗;陈继来则是温暖贴心的“老大哥”,从生活点滴、日常细节帮助年轻同志成长进步。
“老邓和老陈工作中勇挑重担,总是冲在前、干在前,同时又善于、乐于为年轻同志成长提供指引,是我们大家的榜样,也是我们警队的宝藏。”所长陈俊峰说。
群众信得过的“贴心人”
穿梭在村组,不时有村民向邓如义、陈继来招手问好。在群众眼里,他们是出了名的“热心肠”,也是值得交心的朋友。
“明年就要退休了,心里有太多不舍。”十多年来,两人默契搭档,把这里的弯弯小路绘入“民情地图”:曾因领晒谷物红过脸的邻居已成“睦邻”;曾为宅基地闹过的两户村民,两家中间空出了“七尺巷”;因琐事时常争吵的妯娌如今亲如姐妹……两人边走边回忆:“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凡事多为他们想一想、多替他们跑一跑、多和他们聊一聊,他们就会把我们放在心中,遇事才能信得过咱们!”
“老邓、老陈,你们来啦。”村民王大妈拉着两人进屋喝茶,“上次的事情让你们费心了,放心吧,我肯定不会再上当了!”
原来,今年2月,王大妈坚持要办理一笔转账,银行工作人员怀疑其可能遭遇电信诈骗,于是报了警。当天值班的新警李香建等人火速赶往现场劝阻,但王大妈不相信出警的年轻人。李香建等人只好使出“缓兵之计”,先把王大妈带回了派出所。让民警无奈的是,王大妈的态度始终十分消极,认为民警“断了她的财路”。
邓如义、陈继来听闻所里来了位“固执”的老人,立刻赶了过来。刚进门,他们就一眼认出了王大妈。
“你如果信得过我,就听我讲!”“之前我不是跟你讲过嘛,现在网上骗子很多,你怎么能相信呢!”陈继来和王大妈开启“唠家常”模式,慢慢引导王大妈识破骗局。邓如义则义正词严,告诫王大妈要看清事实。最终,架不住“老熟人”苦口婆心地劝说,王大妈彻底放弃了转账念头。
“一年苦到头存点儿钱不容易,千万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以免让骗子钻了空子。”两人顺手向闻讯赶来的村民讲起了反诈知识。“明年我们将退休了,要相信年轻民警,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为老百姓服务的。”
(编辑:高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