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不断变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凸显。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当未成年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并由此引发相关警情时,公安机关该如何应对?
在110报警服务台设置危机干预专席
“告诉报警人积极寻求帮助,同时在电话里给予报警人信心,让报警人放弃消极想法,重新拾起面对生活的勇气。”谈起110接警员如何在电话里处理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危机时,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110报警服务台接警员周桔飞对记者说。
2016年8月,拥有心理学硕士学位的周桔飞来到110报警服务台工作,如今已成长为报警服务台处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警情的指导老师。而这一切还要从2017年2月的一个警情开始。
“当时领导推送过来一个消息,一名女子留下遗书离家出走,随后不知去向。”接到消息后,周桔飞立即给女子打去电话,但她始终不接。没有办法,周桔飞给女子发了一条短信,“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你愿意和我聊一聊吗?”
就是这一条短信,最终挽救了女子的生命。在短信沟通中,女子向周桔飞诉说着内心的痛苦。周桔飞抓住机会,迅速对女子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逐步打开了她的心扉,并获得了她在前往老家火车上的关键信息。最终,民警在女子奶奶的坟前找到了她。
“这次警情的成功处置,让我认识到,原来心理学在接警中也有应用空间。”周桔飞对记者说。
周桔飞在接听报警电话。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随着类似警情增多,周桔飞无法全部应对。为了解决难题,情报指挥中心开始对110报警服务台的接警员进行大规模培训,教大家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危机干预,周桔飞被任命为培训老师。
“最初的培训以‘110大讲堂’的方式开展。”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周桔飞对记者说。“110大讲堂”上,周桔飞围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等相关内容进行讲授。经过培训,接警员逐渐明白,心理危机干预不是简简单单地聊天,它是一门很专业的技术。
很多接警员理论学起来很快,一旦拿起电话,都面临着一个同样问题——该如何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巧运用到实际接警过程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又进行了科室内培训。这一步主要是通过案例,一步步讲解分析,教大家在具体环节上的具体应用。”周桔飞说。为了让大家进一步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巧,110报警服务台的每个班组充分利用上班前的班会时间,对相应警情进行分析讨论,大家相互交流警情处理心得,处置此类警情的能力不断提升。
接警员罗浩通就成功处理了一起警情,帮助一名五年级的小女孩解开心结,让其放弃了极端想法。
那天晚上,小女孩打来报警电话,但电话接通后,小女孩一直哭,不愿意讲话。“我当时心一下就揪了起来,我的第一反应是要稳住她,赶紧把她从极端的情绪中引导出来。”罗浩通对记者说。
接下来,罗浩通把小女孩当成自己的朋友,聊了很多话题,努力分散小女孩的注意力。慢慢地,小女孩开始和罗浩通有了沟通。罗浩通了解到,小女孩今年读五年级,因为学习成绩下滑,父母给了很大压力,自己扛不住了。聊到这里,罗浩通终于找到了问题根源,也找到了打开小女孩心结的“破冰点”,最终成功化解了危机。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是平视的,没把她当成一个孩子,没因为她小就‘忽悠’她。这也是周桔飞老师在‘110大讲堂’上所讲的。”谈起成功的原因,罗浩通对记者说。
为了让心理危机干预更加及时和专业,110报警服务台专门设置了青少年生命安全危机干预专席。“我们从110接警员中挑选7名经验丰富的同志,组成危机干预团队。团队5名成员跟随班组轮转,2名成员作为补充力量支援,确保专席24小时运转。”情报指挥中心一大队大队长徐维佳对记者说。
110报警服务台制定了相关警情处置流程图,进行“菜单式”接警处置。按照处置流程,110报警服务台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转接干预专席,进行心理疏导劝说,并同步推送中心指挥长和情报岗,按照“情指行”一体化工作机制,实行线上疏导和线下处置同步、前台处置与后台支撑同步,努力确保青少年生命安全。
“警教联盟”打造心理疏导绿色通道
打开徐维佳的微信,“110—96111工作联动群”内不时有消息弹出。“这是我们和常州市教育局下属的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合作建立的工作群。他们有心理老师,对于需要双方合作处理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警情,我们会在群里进行沟通。”徐维佳说。
随着社会大众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96111”未成年人公益心理热线在常州的社会知晓率也在不断提升。这条热线面向常州全市中小学生、家长及学校提供免费公益心理咨询服务,每天24小时不间断接听。
工作中,一些特殊的电话让心理咨询老师处理起来也很困难。“有些孩子情况很危急,需要马上通知民警找到孩子。这个时候我们一边接着孩子的电话,一边再报警,很不方便,也很容易刺激到孩子。”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专职心理咨询老师岳春红告诉记者。
经多次对接协商,2022年8月11日,常州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与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签订“警教联盟”合作协议,双方一起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危机预警、干预、转办一体化工作机制,打造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绿色通道。
“现在,心理咨询老师接到电话,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我们内部会作出研判,如果需要警方出警,我们的联络员负责通知民警。”岳春红告诉记者。接到通知后,民警负责背景研判和现场处置。心理咨询老师负责同步电话疏导,必要时随警方出警疏导。
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反复性。如何对经历过心理疏导的未成年人进行后续关爱?“警教联盟”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今年4月21日,110报警服务台接到一名保安打来的报警电话,称有一名十几岁的女孩坐在窗边。110报警服务台迅速通知事发地派出所。民警紧急赶往现场进行处置,化解了危机。
随后,110报警服务台接警员钱丽洁在“110—96111工作联动群”内将这一信息进行了推送,请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的心理咨询老师继续跟进,实时进行心理疏导。
收到信息后,岳春红联系了孩子家长。第二天,家长带着女孩来到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接受心理疏导。4月27日,心理咨询老师再次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经过两次疏导,孩子情绪得到缓解。
“我们在现场进行危机干预后,依照危机处理不过夜原则,会及时把信息通报给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以便他们配合学校、家庭进行后续关注,提供公益心理咨询服务。”徐维佳介绍道。
为了进一步缩短各方联络时间差,他们还建立三方通话机制,以提高心理危机干预效率。依托三方通话机制,针对无需出警但需要心理疏导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警情,110报警服务台接警员直接转给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由中心的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心理疏导。
联手心理协会守护“心灵家园”
3月7日晚,常州市公安局钟楼分局北港派出所接到报警,一对父子在家中发生争执,要求民警到场处理。接到报警后,民警高望欢迅速出警。
“当时父子二人情绪都很激动。”到达现场后,高望欢赶紧将二人分开,分别进行劝说。经过劝说,父子二人情绪逐渐平稳,高望欢也逐渐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原来,小龚从小在常州读书,成绩很好,后被父母送至重庆就读于一所重点高中。但是,因为性格孤僻,再加上环境陌生,小龚在重庆难以适应。前段时间小龚与同学发生口角,还动手打了同学,被学校要求转学。
无奈之下,父母只能让小龚回到常州,在一所高中借读。小龚觉得自己被别人欺负,也不喜欢现在的高中,心理落差很大,情绪低落,长时间不吃不喝,关在房间里不出门,晚上也睡不着觉。这次冲突就是因为父母管教他引起的。
“这次冲突应该不是第一次,如果不解开小龚的‘心结’,这种冲突还会再次出现,有可能会出现家庭悲剧。”谈起当时的情况,高望欢对记者说。
第二天,高望欢在晨会上将这个警情进行了汇报。北港派出所教导员沈民科让高望欢赶紧再次上门走访。经过再次走访,高望欢了解到小龚经常在家对父母大喊大叫,印证了自己的担忧。
“需要心理咨询老师及时介入,解开小龚的‘心结’。”沈民科对高望欢说。随后,沈民科在“钟楼分局常安联盟‘心灵家园’”微信群内发了一条信息,请常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的心理咨询老师对小龚进行疏导。
沈民科所在的“钟楼分局常安联盟‘心灵家园’”微信群,是常州市公安局联合常州市心理卫生协会开展常安联盟“心灵家园”心理公益援助活动而建立的。这项心理公益援助活动起源于2022年7月15日。当日,常州市公安局与常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签订了《常州公安“常安联盟”心理咨询公益志愿服务协议书》。
110报警服务台民警和96111未成年人公益心理咨询老师联合开展线下心理疏导。
按照协议,民警在开展警务活动中,遇有需要心理干预的案例,可以在分局常安联盟“心灵家园”微信群内联系常州市心理卫生协会负责老师,说明情况,约定时间、地点,由协会安排对应的各区组长带领心理咨询志愿者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情况紧急,沈民科把时间定在了当日下午2点半,地点就在北港派出所的人民调解室。
常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确定,由负责钟楼分局的组长杨鑫和心理咨询师周立平负责进行心理疏导。
经过初步沟通,杨鑫找到了问题根源,“这个孩子比较内向,经历转学和打架事件后,也没有什么朋友,再加上父母的一味指责,使得他内心的苦闷无处倾诉。”
大家共同努力,经过3个小时疏导,小龚逐渐打开“心结”,一扫自己低落的情绪,对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又充满了信心。随后,杨鑫还对小龚的父亲进行了劝解,让他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心理咨询虽然结束了,但对小龚的关心关爱还在继续。为了让小龚进一步打开自己的心扉,高望欢在和小龚父母商量后,决定让小龚来警务站参与一些公益事务。
“现在主要是让他跟着我们在小区进行巡逻和反诈宣传。”谈起小龚在警务站的工作,高望欢对记者介绍说。高望欢还为小龚安排了一个任务,“我让他自己独立开展一场反诈宣传,我跟社区居民都说好了,到时候都来听,希望通过这些让他重拾自信。”
为了观察效果,高望欢每天都和小龚的父亲通电话,了解小龚回家后的状况。“据他父亲讲,小龚现在不大喊大叫了,开始和父母有了深入沟通。”高望欢对记者说。
5月10日下午,高望欢带着小龚来到了辖区某幼儿园。14时30分,一场防暴演练开始了,按照提前设定好的角色,小龚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高望欢时不时在边上和小龚进行交流。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祖国和民族未来,也是每个家庭最大的期盼。常州市公安局立足职能,聚爱成光,积极处置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引发的相关警情,努力让每一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