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展现了中国警察优良的作风、精湛的技战术和顽强拼搏的意志,是中国警察的骄傲!”“这份荣誉,是你们用汗水浇筑的勋章,更是安徽公安交出的又一份优异答卷!”近日,浙江省、安徽省公安厅分别为回国的参赛特警队员举行仪式,勉励队员们把赛场上的“硬功夫”转化为守护平安的“真本领”。
北京时间2月6日晚,五星红旗在迪拜郊区阿尔罗瓦耶赛场冉冉升起。参加第六届阿联酋特警挑战赛的中国公安代表队队员眼含热泪高唱国歌,胸前的奖牌熠熠生辉。
2月1日至5日,第六届阿联酋特警挑战赛在迪拜举行。此次挑战赛,由浙江公安特警组成的中国警察B队以总分480分、领先第二名10分的优势,荣获团体总冠军。由安徽公安特警组成的中国警察C队荣获团体总季军。由公安特勤单位组成的中国警察A队获得团体总分第11名。中国三支参赛队共获得1个单项冠军,3个单项亚军,3个单项季军。
强队云集,挑战极限摘桂冠
阿联酋特警挑战赛由迪拜警察总局主办,自2019年起每年举办一次,被誉为全球特警界的“世界杯”。赛事设有火力突击、闪电冲房、警官营救、塔楼行动、极限越障5项科目,全面考验战斗小组在极端环境、极限体能下的突击、狙击、协同、过障能力。
浙江公安代表队此次夺冠的含金量有多高?
提速摘桂冠——浙江公安代表队以5项科目全优的战绩,代表中国特警首次问鼎全球特警挑战赛总冠军。领队、浙江省公安厅巡特警总队总队长王一军分享了一组数据:“第五届冠军的5项科目总用时是13分44秒,今年我们用时11分12秒,提高了近20%。”
科目破纪录——今年共有46个国家103支队伍参赛,规模创历届之最。强队云集,赛事纪录屡被刷新。在塔楼行动科目中,浙江公安代表队灵活穿梭,精准击中目标,以2分33秒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
收官拉差距——在收官之战极限越障科目中,浙江公安代表队默契配合,最终总成绩从领先1分扩大至10分。得知夺冠,队员黄鸿在终点嘶吼“中国第一”,整个赛场热血澎湃,五星红旗和中国警徽闪耀夺目。
回想刚抵达迪拜时,中国公安代表队顾不上调整时差,一下飞机就赶去适应赛场。万全准备,只为场上尽情拼搏,2月1日,比赛首日,安徽公安代表队作为第一支亮相的中国队伍,在射击赛中百发百中,在突击破门中势如破竹,斩获第三名,为中国队赢得开门红。
41岁的宋艳磊是安徽公安代表队的主力队员,参加了此次比赛的全部5项科目。射击风车靶,他行云流水;警官营救,他一人背着队友奔袭超80米……出色的发挥惊艳全场。
“站在领奖台上,看着五星红旗,听着场下华人华侨们齐声唱响《歌唱祖国》,感到所有的一切都值得了。”宋艳磊说,那一刻,大家心潮澎湃,脸上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
灵活应变,赛场上创新战术
高水平对决,想要提升效率,既要熟能生巧,也要在赛场新的环境中灵活应变。
火力突击和闪电冲房两项科目,要求参赛者在比赛中途佩戴防毒面具。中途佩戴,那就要求有地方存放。放在哪里,比赛并未明确规定。
有些队伍将防毒面具放在裤兜里;有些为了防止掉落,存放在有拉链的口袋中。
安徽公安代表队有妙招。他们将装有防毒面具的口袋及封口设计成粘贴式,粘在胸口处,这不仅可以第一时间快速获取,还能防止在运动比赛时掉落。
闪电冲房科目要求参赛狙击手背着重达8公斤的狙击步枪。如何让第一棒做到起跑即领跑?
安徽公安代表队队员杨士健提出了金点子:“运动员起跑时,需要助力器。第一棒江伟起跑时我推一把,也能借上力。”到达迪拜后,一次适应训练中的无意之举,让江伟感受到了被“推”出去的“加速度”。
云梯攀爬、索降下滑、钻过地桩网、射击风车靶……浙江公安代表队队员傅铁成如此总结:“塔楼行动科目既要求速度,也要求精度。”
迪拜赛场使用的索降下滑绳比备赛训练时粗一些,面对新绳,浙江公安代表队并不慌乱。“用皮筋把多余的绳子收到一起,绑完后的长度刚好够大伙到达窗沿边准备下滑。”该队集训队技术分析组组长、塔楼行动科目主教练孔晨卿说,这个方法能节省两三秒钟。
索降下滑要戴手套,戴手套又会影响射击风车靶的状态。因此,浙江公安代表队习惯摘掉手套,徒手射击。孔晨卿观察发现,进入地桩网弯腰时,胸口衣领下垂,空间变大,是摘取和存放手套的合适时机。
踏入赛场,中国公安代表队应对新环境的举措,既是对科目炉火纯青的掌握,更是对现场细节持之以恒的探索。
勇往直前,知难偏向虎山行
备赛的日子历历在目:冬天的早晨,天还没亮就出早操,训练将每天都占得满满当当。从晨曦微露到夜幕低垂,他们始终在与时间赛跑。
从装备的佩戴设置、射击的拔枪收枪,到跑动的步幅步点、越障速降的动作要领,他们一遍遍将细节抠到位,练成“肌肉记忆”。
浙江公安代表队每晚会复盘训练情况,教官们通过视频画面、心率监测分析队员们的动作规范和身体状况。
“我们每一天的训练都是以前一天的数据为基础。抓好每一个细节,争取让各个科目的水平达到顶峰。”浙江公安代表队主教练、浙江警察学院警务指挥战术学院院长盛大力说。
训练场地的钢铁器材,让安徽公安代表队每位队员的手掌都长了厚厚的茧。冬天集训时,气温低,手碰到冰冷的铁又疼又麻。戴手套会打滑而影响动作,所以队员们徒手训练,皮破血流照练不误。
1月4日,距离出发仅剩20天。杨士健在塔楼行动训练攀爬楼梯时撞到门框,额头和上嘴唇处瞬间撞得血肉模糊,他却说:“特警嘛,这点小伤不算什么。”从医院回来,他直接就上了训练场。
备赛的困难远不止这些,模拟比赛场地才是最大的困难。
在杭州,40摄氏度高温下的负重越障,零下10摄氏度模拟雪地的战术攻坚,即使汗水浸透衣衫、手指冻得僵硬,他们从未停歇。在舟山,队员们趴在地上数小时,等待大风到来,只为模拟迪拜赛场的大风环境,锤炼狙击射击的稳定性。
为国出征,不辱使命,这是他们一生中的自豪时刻。
载誉归来,赛场角逐历历在目;征程未止,热血拼搏精神永驻。
“通过比赛积累经验,服务公安工作,为社会安定保驾护航。”谈及赛后感悟,安徽公安代表队队员异口同声表示。
“特警出任务,只有零分和满分的区别。稍有差池,就会发生难以想象的重大后果。”浙江公安代表队队员表示,将把此次挑战赛激发的战斗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时刻做好国家和人民的安全盾牌。
(采写:记者邵磊、谢佳、张振雷,实习记者张志颖,通讯员李斐、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