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随着天气转暖、气温回升,各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山间新绿、田间花海,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吸引众多游客踏青赏花,乐享春日时光。连日来,湖北武汉大学樱花悄露枝头、江西婺源油菜花竞相开放、江苏扬州瘦西湖万花争艳……当地公安机关深耕旅游警务,强化巡逻值守。广大民警辅警穿梭在人流与花海间,全力守护国泰民安,为丰富旅游业态、打造文旅新品牌贡献着公安力量。
武汉 立体智能安防增添新风“警”
★武汉大学校内栽植樱花数千株,其中以鲲鹏广场、老图书馆、樱花大道、行政大楼周围的中樱最为集中。每年3月,烂漫樱花与早期建筑群相映成景,使其成为海内外热门赏樱地。
3月15日,湖北武汉大学赏樱活动如约启幕,首日预约游客就突破了4万人次。面对热情而至的大客流,武汉市公安局提前谋划、专题部署,多警种联动,安排“立体智能安防组合”上岗,全力做好秩序维护、交通疏导等工作,在守护赏樱季安全的同时增添了新风“警”。
“不薅花,不爬树,不当显眼包……”武汉大学樱花大道上,一台身着黑色马甲的白色人形机器人穿梭在赏樱人群中,俏皮的电子提示音吸引学生和游客前来围观。
身高1.8米的“智警小珞”与武昌区分局PTU小队队员组成编队,在樱花大道、万林广场等核心区域展开联合巡逻。人群上空,一架无人机正盘旋于高空,实时回传现场画面至指挥中心,及时预警反馈。这种“人机协同”护航模式能够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形成立体监控网络,快速处置突发事件。
“哇!是春晚上的机器人吗?”“警察叔叔,这个机器人可以做什么呢?”10余名小学生好奇地将“智警小珞”团团围住。其中一人打起招呼,“智警小珞”马上抬起右臂回应。
“机器人可以兼顾日常巡逻和语音宣传工作。”民警介绍道,“它不仅能够自主避障巡逻,依靠头部的摄像头进行全程录音录像,还能通过语音播报反诈知识、文明提示等,与群众进行简单的互动问答。”
据了解,“智警小珞”具备360度全景深度感知功能,可自主实现巡航、奔跑、跳跃、智能识别等功能;PTU配备特种力量与装备,具备快速反应和高风险作战能力。这是武昌公安首次运用“武装警力+机器人+无人机”的“空地一体化”巡逻模式。随着樱花节进入高峰,智慧警务模式将发挥更大作用。
据了解,当天,共有159名巡逻警力持续穿梭在武汉大学的樱花大道、梅园、万林艺术博物馆等客流密集区,全力做好人流疏导和秩序维护以及处置突发事件等工作。此外,为了方便出游群众办事,武昌区分局组织机关警力、交警、派出所警力对校园周边及赏樱核心区开展常态巡控和交通疏导。
(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记者杨槐柳,通讯员孙逊、李文茂)
婺源 “护花警务”勾勒景区新画卷
★江西最美的油菜花在婺源江岭和篁岭。走进江岭和篁岭,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与层层金黄的梯田油菜花、白墙黛瓦的民居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幅唯美的天然画卷。
“太感谢你们了!不然就要把小孩丢了。”3月17日,上海游客李先生紧紧握住江西省婺源县公安局江湾派出所教导员胡晨潇的手致谢。
当日上午,胡晨潇在景区巡逻时发现一小男孩在人群中哭泣。她立即上前询问,同时安排民警通过广播发布寻人信息。仅仅用时6分钟,他们便成功帮男孩找到父母。
近日,婺源县13万亩油菜花进入赏花期,金色花海吸引八方游客前来踏青赏花。面对游客量骤增、人流车流交织叠加的情况,婺源县公安局提前谋划、周密部署,紧扣“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创新打造“护花警务”模式。600余名民警辅警放弃节假日休息值守一线,通过动态布警、智能疏导、联防共治等措施,为游客和当地居民营造了一个平安祥和的赏花环境。
为更好地服务游客、加强景区安保,婺源县公安局进一步加大对景区的巡逻力度,根据游客和车辆情况,实时将赏花点划分为若干管控区域,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此外,他们出动22架无人机,充分发挥警用无人机的高空优势,实时监测景区客流和治安状况,并实时调度各点位警力,确保对各类警情及时响应。
为打造群防群治新格局,婺源县公安局在全县657家民宿设立“护花义警”前哨站,联合辖区义警、村居干部、商户共同构建“1分钟响应、3分钟处置、5分钟联动”快反机制,擦亮旅游警务“金名片”。
“不仅要维护秩序,还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婺源县公安局副局长方西良说,“我们确保群众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能随时随地找到我们。”据了解,沿着景区东、西、北三条热门旅游路线,婺源县公安局设立了多个临时警务站,为游客提供法律咨询、紧急救助等服务。
“赏花季以来,全局累计破获各类案件19起,景区盗窃车内物品案破案率100%、挽损率100%,帮助群众86名。”婺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陈小毛说。
(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记者曾芳洲,通讯员周雨睛、余非)
扬州 旅游警务描绘春日新图景
★瘦西湖的主要花类包括梅花、樱花、桃花、琼花、玉兰花、牡丹花、郁金香和海棠花。其中,梅花品种包括红梅、宫粉梅、白梅、绿萼梅、玉蝶梅等;桃花品种包括撒金碧桃、垂枝桃、寿星桃、绛桃、帚桃、山桃花等。
春意渐浓,江苏扬州迎来了一年中最富诗意的季节:瘦西湖景区内,梅花、玉兰花、桃花、棠梨花、樱花等数十种花卉次第绽放,勾勒出一幅斑斓的春色画卷。“美城美景美心情,旅游警察伴您行”——扬州市公安局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局坚持服务宗旨,积极为广大游客营造安全、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助力扬州“春日经济”蓬勃发展,为这场诗意的邂逅增添了一抹现代治理的亮色。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春日的瘦西湖“撒金碧桃”独领风骚,一树绽放“白、粉、绛、绯”四色,好似打翻的珐琅彩盘,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其中不乏闻花而来的各地研学团队。
3月17日上午,7辆贵州研学团大巴搭载400余人同时抵达瘦西湖景区东门。“请执勤队员立即到路口做好车辆引导和入园秩序维护工作。”从接到指令,到研学团快速入园仅用时4分钟,瘦西湖景区东门广场上又恢复了正常秩序。
“本周,我们已经保障了9个研学团、超过5000人次平安入园。”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局旅游警察大队大队长王学兵介绍,面对逐日激增的游客,他们超前设定核心景区内部及周边客流预警阈值,实时监测车流人流变化,动态切换勤务部署,做到“警力跟着客流走”,确保核心景区拥而不堵。
“110吗?我老伴儿走丢了,她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瘦西湖景区派出所民警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在确认走失人员衣帽特征后,立即启动涉旅人员走失应急处置预案。四组人员同步展开工作:广播组滚动播报寻人启事,视频组调取景区监控进行追踪,科信组通过无人机和无人巡逻艇在公园上空和水域进行搜寻,其他警力以走失点为中心进行网格式搜索。他们还在瘦西湖网格群内发布当事人照片,请景区内保安、保洁、船娘、导游共同寻找。
“找到了,在锦泉花屿!”5分钟后,对讲机里传来消息。很快,出警民警带着焦急的大爷来到现场。大爷隔着人群看见老伴儿坐在湖边的石头上,终于长舒一口气。湖边的棠梨花雪白可爱,游客无论拍照留念,还是静坐观赏,都为瘦西湖的春日增添了一抹纯净优雅的色彩。
红梅似朱砂,点染瘦西湖畔。此时,站在河边的民警孟国彬紧张忙碌着。原来,一名哈尔滨游客在湖边拍梅花时,手机不慎掉入水中。接到求助后,孟国彬携带捞网、打捞夹、耙子等工具赶到现场,不一会儿就将手机捞了上来。
为更好地服务游客,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局旅游警察大队在瘦西湖、虹桥坊等警务服务站设立“志愿者联盟驿站”和“景区爱心驿站”,提供29项便民服务,进一步发挥“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的引领作用。
此外,根据去年发布实施的旅游警务服务规范江苏省地方标准,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局旅游警察大队依托瘦西湖景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步巡+视频巡+无人机巡+艇巡”的水陆空全覆盖、立体化应急救援服务体系,全力打造核心景区“4分钟应急救援圈”,确保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开展救援。
3月以来,瘦西湖景区共迎来游客70余万人次。扬州旅游警察先后帮助找回走失老人儿童16名,找回游客遗失物品62件,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数千次。
(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记者杨青春,通讯员游玄展、丁子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