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载体。各地公安机关大力助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整合各方资源,便捷、高效服务群众,多途径、多手段定分止争,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中国警察网-人民公安报自今日起推出“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栏目,刊发各地公安机关的经验做法。
近年来,浙江省温岭市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最多跑一地”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通过“移动调解+智慧治理”等举措,整合调解资源、优化服务流程,扎实推进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从“没法办”到“依法办”“高效办”转变,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移动调解”便民化
“遇事别吵架,车上好说话;琐事莫上头,千万别动手;风里雨里,车里等你……”一个人,一张桌,一辆车,温岭市公安局城东派出所专职调解员吴海波和同事们每天开着这辆“招手即停”的移动调解车,穿梭于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回访工作。
不久前,温岭市城东街道村民金某与邻居因土地归属问题发生争执。接警后,民警梁浩迅速呼叫移动调解车一同赶赴现场处置。到达现场后,梁浩联合村干部和双方一起坐进调解车进行调解。在调解员的耐心劝解下,双方很快达成了和解。
这辆2019年启用的调解车,已成为城东派出所的“金字招牌”。为防止已调处的矛盾纠纷复发,城东派出所还建立回访机制,确保“调解车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达到“案结事了人不忘”的目标。
“不仅要事后回访,更要事前预警、事中化解。”城东派出所所长谢勇介绍,派出所依托综治中心,整合风险排查、矛盾调处、治安管控等功能,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一体化调度,推动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作战。
“两室联动”高效化
在温岭市新河镇社会治理中心综合指挥室,一块巨大的电子屏上,“基层智治”平台数据实时跳动,三色预警提示让各类问题排查清单一目了然。
4月7日10时许,“基层智治”平台收到新河镇南鉴村发生一起废品回收引起的纠纷信息,触发了黄色预警。新河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值班民警收到平台发出的联动派单,迅速出警,纠纷得到妥善处置。
这是镇社会治理中心综合指挥室和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两室联动”的生动实践,也是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展示。新河派出所所长徐学明介绍,依托“基层智治”平台,矛盾纠纷被迅速发现,并实时派发至派出所联勤组或权责部门,值班领导全程盯办,确保处置到位。
同时,新河镇社会治理中心整合警情受理、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6个窗口,实现纠纷化解在一地、诉调无缝衔接。通过镇政务热线和5个联勤工作站,全域受理,无差别响应群众诉求,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矛盾纠纷化解“多头跑”“没法办”问题。
“体系升级”标准化
在温岭,有个常态化的市、镇、村三级“铁三角”综治工作会商机制。各级政法、综治、公安部门相关负责人每周进行会商,开展疑难复杂矛盾纠纷风险评估,集体研究制定化解方案并加强督办落实。
温岭市公安局副局长林正才介绍,温岭市积极协助推进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300余名义警参与治安巡防、纠纷调解;4名专职调解员24小时值守,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轮驻服务;16名群众基础好、公信力强的离退休干部、商会会长、律师等组成“亲警解纷团”,助力化解疑难矛盾。
同时,推出民警入驻镇街指挥室担任主任助理制度,推动基础排查、网格管理、矛盾化解、隐患整治、风险管控、平安宣传六大业务有机融合。2024年,中心共调处矛盾纠纷320余起,化解成功率达98%,实现了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