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牡丹倾城。山东菏泽、河南洛阳,相距400余公里的两座城市,同时绽放国色天香,也共同见证公安民警的忠诚守护。从菏泽公安的智能机器人疏导,到洛阳警方的无人机巡航,从民警跪地打捞相机的暖心瞬间到“一码游洛阳”的满满诚意——两地民警以同样的匠心和温情,为这场春天的聚会写下平安的注脚。本版聚焦菏泽、洛阳公安护航牡丹花开,服务花事盛会的创新举措和感人故事。
菏泽公安全力保障2025菏泽牡丹节会
4月16日,菏泽市公安局民警为赏花游客指路。刘心中 摄
四月的山东菏泽,香飘满城。4月8日,2025世界牡丹大会暨第3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简称“2025菏泽牡丹节会”)在菏泽开幕。据了解,今年菏泽牡丹节会以“让世界爱上菏泽牡丹”为主题,会期为一个月,精心筹备了4个分论坛、29项节会活动,涵盖赏花旅游、产业发展、文艺展览、学术交流等领域,无缝衔接牡丹、芍药花期,为游客带来“一花落去一花开、赏完牡丹看芍药”的赏花盛宴。
自4月8日2025菏泽牡丹节会开幕以来,万千游客涌入曹州城(曹州为菏泽古称),共赴花事盛宴。菏泽市公安局以“万无一失”的决心和“枝叶关情”的温度,为牡丹节会筑起一道坚实而温暖的平安防线,让“国色天香”与“平安底色”交相辉映。
开幕式是菏泽牡丹节会系列活动的重中之重。为确保安全有序,菏泽市公安局成立现场安保指挥部,先后3次组织警力实地调研,构建起高效的指挥体系。在此基础上,他们细化分解各项具体任务,明确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做到定岗、定责、定人,确保安保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任务。
开幕式前,菏泽市公安局组织开展治安清查行动,对辖区行业场所开展全方位的清查,严查火灾、治安隐患;配合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全面检查和抽查,落实安全隐患整改责任;深入推进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依法严打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违法犯罪,会同有关部门对园区及周边的食品加工、销售等场所进行排查,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群众和游客“舌尖上的安全”。
牡丹节会开幕以来,菏泽市公安局积极构建协作配合、无缝对接、快速反应的一体化、常态化警种联动模式,将各牡丹园及其周边全部纳入重点开展常态巡逻防控的范围,集合全市各级巡防力量,通过“车巡+步巡+视巡”相结合的方式,分类分时段开展精准巡逻防控,确保牡丹园区及周边重点部位“见警车、见警察、见警灯”;建设全覆盖的监控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统一技术标准,完善园区出入口车牌识别、客流统计系统,指导园区和热门点位成立安全保卫机构,帮助建立内部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切实保障游客安全。
“园区车流缓行,请保持车距、勿抢道。”4月8日以来,不少游客发现,在曹州牡丹园大门口有一个大眼睛的机器人在疏导客流——这是菏泽交警智能劝导机器人“小安”。它依托人工智能系统,全天候对园区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预警人流聚集风险,通过智能语音系统引导游客有序流动。
为做好赏花高峰车辆交通疏导,菏泽交警根据工作实际科学调整安排勤务,将警力最大限度地向辖区交通流量大的易堵路段倾斜,严查严处各类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切实形成高压严管态势,全面净化道路交通环境。
“民警同志,我的相机掉到水里了!”4月10日,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牡丹派出所民警韩相臣接到游客求助后,和同事跪在曹州牡丹园的栈道上,用半小时时间为游客打捞出摄影器材,那场景让当事人感动得湿了眼眶。
这样的温情片段每天都在上演:交警刘佳为乘坐轮椅的老人开辟“绿色观花通道”;反诈民警举着牡丹形状的提示牌穿梭于人群中,把防骗知识编成顺口溜;游客车窗上贴着一张只纠违不处罚的“温情提示单”……菏泽公安用执法温度,最大限度为游客提供热情周到、人性化的优质服务。
为进一步给游客营造安全、畅通、舒适的赏花环境,菏泽市公安局细化园区安全检查、容量控制、现场管理等工作,联合园区、城管、消防等部门,协调安装各类安全提醒警示牌,在各园区布设多处执勤点,组织特巡警、民警、保安等3支专业巡逻队穿插巡逻,在曹州牡丹园等各大园区内设置10余处报警服务点,及时接受游客报警求助,确保紧急情况下快速反应、及时处置突发事件,让群众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平安就在身边、温暖就在身边。
(记者 林珊 通讯员 何化广 苗坤)
洛阳公安倾力护航第4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4月5日,洛阳市公安局民警向赏花游客宣讲安防知识。郭子菲 摄
春和景明,花团锦簇,4月1日至15日,第4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成功举行。本届文化节以“花YOUNG洛阳城”为主题,聚焦城市旅游,策划安排了线上开幕式、“Z世代”牡丹花城周游记、文旅推介官汉服巡游等活动,推出沉浸式赏花、博物馆奇妙游、国风耀隋唐、神都艺术嘉年华等活动,打造“河洛飞花”2025牡丹文化市集、天街乐学奇妙游、“青春洛YOUNG”乐享消费季等活动。
面对大人流、大车流,河南省洛阳市公安局构建包括空中、地面、地下的“三维防控”体系,切实做好景区景点安全管理,维护良好游览秩序。
“洛阳公安正在巡逻,请有序排队,保管好随身财物,照看好老人小孩。”4月5日,白马寺景区入口出现瞬时大客流,洛阳市公安局瀍河分局警用无人机自动起飞悬停于景区入口,通过机载扩音设备喊话提醒游客,并实时回传现场画面。同时,洛阳市公安局局机关支援警力、分局机动巡逻组同步到位,人群在民警引导下快速分流。
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市公安局利用警用无人机视角高、角度大、覆盖广的优势,对热点区域不间断巡航,及时发现、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并为警力决策部署提供依据。同时,督促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制度建设,完善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进出通道、线路优化、安保力量部署、人流监测等关键措施;充分运用洛阳轨道交通各站点相关安检设备,精准排查各类安全隐患。
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公安深入开展“护栏行动”,加强社会面治安管理和巡逻防控,进一步提升治安管理防范工作质效;开展娱乐场所隐患清查和消防检查,加强危爆物品管理,整治重点区域治安秩序,加强住宿业和流动人口管理,全面排查整改安全隐患;推行“时空警务”,深入开展警种部门勤务融合,切实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
洛阳市公安局在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的同时,落实落细各项防范措施,切实压降发案;在重点区域布设反扒力量,确保来洛游客人身财产安全;联合文旅等部门依法整治景区周边旅游乱象,严厉打击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等涉旅违法犯罪,净化旅游市场环境。针对盗窃、电诈、寻衅滋事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他们精准防范、重拳打击,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洛阳市公安局交管部门提前预判交通态势,完善方案预案,热情服务来洛游客,护航游客舒心畅玩,打出一套破解“赏花堵”的组合拳:在景区周边设立便民服务站,提供问询、救助服务;协调相关部门,增设临时停车位和指示标志,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通过网络新媒体、交通广播实时播报交通路况,引导群众合理规划行程;推行“一码游洛阳”,将各类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展现,助力洛阳智慧旅游,提升洛阳交通出行服务水平。
(记者 孙雅琼 通讯员 魏伟)
■特写:“牡丹美,民警小哥更美!”
每年洛阳牡丹文化节举办期间,到河南省洛阳市王城公园赏花的游客熙来攘往,热闹非凡。为保证赏花游客安全,洛阳市公安局西工分局都会组织精干警力在公园内执勤,处置突发情况,为游客提供帮助。
4月8日一早,西工分局王城路派出所民警常泽昊像往常一样,来到王城公园,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警察同志,我的包落在出租车上了!”9时许,游客侯女士向正在执勤的常泽昊求助。常泽昊一边安抚侯女士情绪,一边立即着手寻找。
“游客8时40分乘坐出租车在中州路与王城大道交叉口附近下车……”常泽昊一边用对讲机和合成作战中心沟通,一边详细记录侯女士提供的乘车信息。经仔细排查,常泽昊很快联系上出租车司机李师傅,找到了侯女士的包。11时许,拿到完好无损的包后,侯女士感激地说:“牡丹美,民警小哥更美!”
15时的沉香楼前,名品牡丹“金丝贯顶”观赏区排起了百米长队。接到通知后,常泽昊和同事立即到场支援,引导游客有序排队,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大爷,我来帮您拍照吧!”见一位大爷准备和牡丹合影,但总是调整不好角度,常泽昊立刻上前帮忙。“还有谁想拍照,我来给大家拍!”为了减少游客等待时间,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常泽昊一边维持现场秩序,一边充当起了摄影师。
“小朋友,比个爱心”“大姐,丝巾再飘起来一些”……民警温馨的提示与游客由衷的笑声交织,警民和谐场景构成了比牡丹更动人的画面。
每年四月,在王城公园内外,都可以看到常泽昊忙碌的身影。公园附近30多家商户的电话号码,药店、卫生间的位置,他都牢记于心。日常巡逻时,他总是随身带着棉签、创可贴等物品。“游客的求助总是突发的,我们多想一些、多做一些,就能让游客玩得更安心更快乐些。”常泽昊笑着说。
(记者 孙雅琼 通讯员 任双波 张斐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