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五一”假期期间,各地公安机关民警辅警特别是青年民警辅警坚守岗位、忠诚履职、勇于担当,持续打击违法犯罪,维护辖区交通秩序,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热情服务旅客群众,扎实做好各项安全保障工作,确保节日期间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5月3日,张健带领反诈专班成员深入辖区商户开展反诈宣传。王维 摄
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建华分局刑警大队:“刑侦先锋”站好假日“平安岗”
这个“五一”假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建华分局刑警大队教导员张健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白天,他带领民警走访案件证人、排查可疑场所;晚上,他又回到办公室研究案情、制定抓捕方案。同事们劝他早点休息,张健摆摆手,笑着说:“不累,我再琢磨一会儿。”
从警13年来,几乎每一个节假日张健都是这样度过的。他全身心投入公安工作,在刑侦一线和基层岗位上屡建战功,先后荣获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工作者、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2025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案子不破,我心里就不踏实。”这是张健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4月29日,辖区发生商铺被盗案件。张健带领民警对案发现场周边35个监控点位逐一排查,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行动轨迹。
“犯罪嫌疑人今晚很可能再次出现!”5月1日23时,张健和同事们在深夜中蹲守。凌晨2时,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出现在商铺门口。“行动!”张健与同事们冲上前,成功将正在撬门的犯罪嫌疑人控制住。
“五一”假期前夕,建华分局辖区接连发生三起“冒充公检法”电信网络诈骗案,多名群众被骗,涉案金额达20余万元。张健带领民警连续奋战,最终发现犯罪团伙的踪迹。5月2日上午,张健召集刑侦反诈专班成员再次对案件进行分析。
“假期是诈骗高发期,这些案子必须加快侦办!”张健一边说着,一边在白板上标注出案件的关键时间节点和线索。
“我们这几天尽快完善证据链,时机成熟,立即组织收网!”张健对专班民警说。为防范此类案件发生,他将案件特点整理成通俗易懂的防范提示,通过社区微信群推送给辖区居民。
张健告诉记者,建华分局2024年累计打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窝点37个,为群众追回损失1800余万元,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同比下降13.9%。
张健是案件侦破的行家里手,也是安全宣传的“普法先锋”。他深知筑牢全民反诈防线,重在提升群众反诈意识。他经常带领反诈专班民警,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反诈宣传。
5月3日上午,张健带领民警来到辖区小区广场。他举着反诈手册,向聚过来的群众讲解:“遇到陌生电话说中奖、自称‘公检法’,千万别信!”张大爷认真听了一会儿,拿出手机拉着他询问:“民警同志,我接到一个电话说医保卡被盗用,是真的吗?”张健详细了解,耐心劝阻,当场成功拦阻了一起诈骗案件的发生。
这个“五一”假期,张健坚守在岗位上。他说:“守护群众的平安,是我们刑警的职责所在,不能有丝毫懈怠。”建华分局刑警大队民警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一方平安,为这个“五一”假期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警”色。(记者 宋晨 通讯员 张冰)
5月1日,倪嘉辉在共青森林公园门口执勤,向小朋友宣讲交通安全知识。钟恒瑞 摄
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交通警察支队机动大队:“申城铁骑”当好群众“暖心人”
“爱琳,你的‘警察儿子’又来看你了”“谢谢警察叔叔,你真是一幅‘活地图’”“倪大,‘睿鹰’无人机已完成黄浦江无人机秀安保任务”……“五一”假期期间,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交通警察支队机动大队副大队长、“肖玉泉中队”领航人倪嘉辉,用“荧光绿”守护“城市动脉”,用“警察蓝”接续爱民帮扶,让英模精神在工作中闪亮。
“小倪,城市发展太快了,杨浦滨江的风景真的好美。”4月29日上午,杨浦区碧空万里、清风徐徐。倪嘉辉推着轮椅,载着“肖玉泉中队”接续帮扶20多年的残疾老人沿着马路缓缓向前欣赏沿途风景。1999年,民警肖玉泉在执勤中偶遇一对残疾母女,从那时便开始了对这对母女的爱心帮扶。2002年2月,肖玉泉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39岁。2002年4月,公安部追授肖玉泉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同时命名杨浦分局交通警察支队五中队为“肖玉泉中队”。肖玉泉生前的一句“有难处找我”的承诺,成为“肖玉泉中队”代代传承的责任。2014年,倪嘉辉从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金海波手中接过接力棒。
“五一”假期前,为了让老人出门散心,倪嘉辉趁着工休间隙,特意策划了这场“滨江漫步”。“妈,这是我在单位学着泡的‘警茶’,您尝尝?”“甜,真好喝!”暖阳下,两人温馨的背影与杨浦滨江的美景融在一起。
“‘肖玉泉中队’铁骑队出发!”5月1日上午,在倪嘉辉的带领下,“肖玉泉中队”铁骑队身穿荧光绿色的“申城铁骑”骑行服开始巡逻。
为了应对“五一”假期期间可能出现的大客流,倪嘉辉提前对上海市共青森林公园一带进行调研,对周边道路临时停车点重新规划,把直停车位调整为斜停,将停车位扩容至2000余个。
“阿婆,您要去的那家店往这里走。”5月1日10时许,在共青森林公园入园高峰勤务结束后,倪嘉辉来到了上海市大学路限时步行街。临近饭点,这里的烟火气越来越浓,往来车流不断增多。“大学路限时步行期间,车辆需停在外围,不少市民下车后会迷失方向,这时我们会主动上前引导。”除了维护交通秩序外,倪嘉辉还是市民的“活地图”。大学路限时步行街的百余家商铺、周边五角场商圈十余公里的道路,他一清二楚。
夜幕降临,一场无人机表演秀在空中上演。倪嘉辉操控“睿鹰”警用无人机升空,对人流和空中飞行物进行监测,守护表演安全进行。杨浦分局于2022年9月开始使用无人机进行简易交通事故快处,逐步构建“流程自动化、应用智能化、人才专业化”的警用无人机体系。倪嘉辉主动学习,通过了飞手考试,成为分局无人机大队的首批特聘教官。
从地面疏导到空中守护,“五一”假期期间,倪嘉辉和同事们一直在路上。(记者 吴艺 通讯员 钟恒瑞)
5月1日,于都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警犬中队民警辅警携警犬在县火车站候车室巡逻。王金龙 摄
于都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警犬中队:“红土犬队”织好出行“安全网”
江西省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对面,“长征精神永放光芒”几个大字熠熠生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于都,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长征精神。每到节假日,更是游人如织。
5月1日上午,一队着装整齐的民警辅警牵着两头警犬出现在游人中,引起人们的关注,小朋友们更是发出阵阵惊呼。民警辅警微笑示意,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并向路过的群众宣传安全知识,赢得群众点赞。“五一”假期期间,于都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警犬中队的民警辅警按照既定计划,在景区开展带犬巡逻,守护游客安全。
于都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警犬中队成立于2012年7月,目前有警犬10头。10名训导员年纪最小的23岁,最大的40岁,平均年龄28岁。这支年轻的队伍在安保维稳、侦查办案、缉枪治爆、社会面防控、护校安园、救助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至2024年,该中队连续4年被公安部刑事侦查局评为“警犬技术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每到节假日,纠纷、求助等警情数较平时会大幅增加。我们作为青年民警辅警,更应坚守一线,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游客平安出行,群众安心过节。”当天的带班民警廖方荣告诉记者,针对“五一”假期活动多、人流量大的特点,警犬中队提前制定巡逻方案和路线,分组在景区、车站、广场、公园等区域开展巡逻防控,有效震慑违法犯罪。
“我的手机不见了!这可怎么办?”5月1日上午,在于都县火车站入口处,一名群众向警方求助。训导员罗财朋一边安抚群众情绪,一边让警犬“小黑”在群众的衣服上嗅了嗅。紧接着,“小黑”立刻展开搜索,并最终在火车站旁边的公共卫生间找到了手机。
5月1日下午,在于都县罗田岩风景区,许多游客前来“打卡”。训导员胡庚发牵着警犬“小扣”刚进到景区,就接到指挥中心指令:“有群众私自去往尚未开发的峡谷地带摘野果,已失联一个多小时。这名群众患有心脏病……”
接到指令,胡庚发迅速赶到报警人吴女士所在位置。通过询问得知,当天下午吴女士一家三口从外地驾车来罗田岩风景区游玩。其间,吴女士的母亲不慎走失。因为担心母亲发生意外,吴女士遂报警求助。
胡庚发让吴女士拿来其母亲的挎包做嗅源,让“小扣”充分感受气味。随后,胡庚发牵着“小扣”沿着山谷里的羊肠小道进行搜寻。半个多小时后,“小扣”对一处密林表现得十分兴奋。果然,在转角处的一块大石头后面,一行人找到了迷路的老人。据了解,仅2024年,于都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警犬中队便成功找回18名失踪人员,协助破获刑事案件4起。
夜幕降临,警犬中队的年轻人和他们的“战友”又出现在热闹的商业街。他们步履不停,用实际行动诠释警营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记者 曾芳洲 通讯员 赖水招 王春芝)
5月2日,金碧派出所民警辅警在金马碧鸡坊开展普法宣传。柏应红 摄
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金碧派出所:“西警新锐”守好热门“打卡地”
晨曦微风中,淡紫色的蓝花楹随风摇曳。5月2日7时许,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金碧派出所案件办理中队“00后”民警惠骕,一早就跟随师兄刘晓安带齐装备,步巡至位于闹市区的铁皮巷。惠骕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师兄提醒的巡逻要点,“商铺聚集地、游客‘打卡地’、交通拥堵路段,都有可能出现情况,一定要多注意。”
金碧派出所是全国优秀公安派出所、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派出所辖区为昆明市中心区,内有历史悠久的金马碧鸡坊、东寺塔、西寺塔和热闹的商圈,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五一”假期期间,民警辅警平均年龄26岁的案件办理中队,成为派出所保障游客平安、提升旅游体验的重要力量。
穿过铁皮巷,鱼课司街的烟火气扑面而来。8时许,琳琅满目的小吃摊一溜摆开、炊烟升腾。五湖四海的方言在这里交汇。
“说好的要一斤,你怎么称了这么多?”不远处的吵闹声引来惠骕的注意,他和师兄迅速赶过去。上海游客徐先生一脸怒容。水果摊摊主老李急得直拍电子秤,不停重复:“一斤就是一公斤……”眼见双方争执不下,刘晓安和惠骕从随身携带的工具包中拿出计量单位对照卡,笑着对徐先生说:“您看,这电子秤显示的确是公斤制,昆明人讲的‘斤’实际是‘公斤’……”在民警的耐心解释下,徐先生拎着水果笑盈盈地离开。一场涉旅纠纷原地化解。
为服务好八方游客,金碧派出所为巡逻民警辅警配备了工具包,里面装有方言对照表、计量单位对照卡、还有一张标注着周边景点、交通枢纽和卫生间具体位置的地图。
“案件办理中队青年民警参加节日安保的次数并不多。我们除了发放工具包外,还以‘师徒结对’的方式,帮助他们快速融入基层工作。”金碧派出所所长柳甘泉说。
13时许,在人流如织的金马碧鸡坊附近,24岁的案件办理中队民警李奇澳和同事一边发放宣传资料,一边向过往群众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套路。
“这是什么?”游客看着设计新颖的表格,好奇地问。“这是我们自制的电诈话术‘拆解表’。”李奇澳笑着解释。在今年1月金碧派出所开展新警业务比武中,李奇澳设计的“反诈劝阻要点方法”夺得创意奖。金碧派出所开展的业务比武,是今年以来西山分局开展“西警新锐”三大行动实施计划的环节之一。“我们通过系列培训,在新警入职首年完成职业认知塑造;三年内形成专业特长方向,建立能力评估模型;三年后实现警力资源优化配置,建立人才储备梯队。”西山分局政委袁志兵介绍。
夜色已深,热闹了一天的街巷慢慢安静下来。金碧派出所案件办理中队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队员们在忙着处理各自的工作,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开展网上巡逻,有的敲击键盘整理信息……
“走,今天的最后一次巡逻。”刘晓安拍了拍惠骕的肩。两人拿上警用装备又一次出发。夜色中,红蓝色交替闪烁的警灯格外耀眼。(记者 马燕 通讯员 鹿晋芸 田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