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义乌警方连续破获3起外贸合同诈骗案,涉案价值达1700万元。经侦部门依托跨境追货止损机制,联合海关、物流等部门,最短时间锁定17个集装箱货物的位置并成功截停运回,挽回重大经济损失。
“警方的快速响应让我们在复杂外贸环境中倍感安心。”义乌跨境物流协会会长李雪源表示,“和全世界做生意,我们有底气!”
据统计,2024年,义乌进出口总值达6689.3亿元,在册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15.5万户,义乌国际商贸城日均客流量超过22万人次。围绕“建设最具安全感、最有温度的世界小商品之都”这一目标,义乌公安加快完善合同诈骗跨境追货止损机制,对接海关、商务、港务等9家单位和组织,针对跨境追货涉及的接警、核查、追踪、截货、退货5个环节,围绕货物体量、承运公司、货物位置3大追查要素,塑造跨境追货止损工作体系化流程,实现跨境追货工作精准、高效。
跨境追货止损机制,是义乌公安升级安商护企体系建设的其中一项举措。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主动对接市场监管局,对今年新注册的200余家涉外经营主体进行专门梳理分析,对筛查出的190余家新开外贸公司,逐一上门排查,并对其中高风险公司实时监测、及时处置,有效遏制境外人员利用外贸公司实施合同诈骗等犯罪。义乌公安还通过义乌国际贸易风险预警处置平台持续分析评估、预警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据了解,该平台自成立以来,已成功预防、处置重特大合同诈骗案件240起,累计为商户挽回损失6亿余元。
日前,在国际商贸城二区,商城派出所民警吴阳琦步履匆匆。最近,他和同事们持续走访市场经营户,积极了解企业需求,主动靠前提供相应服务。走访中,几家有涉外贸易的商户纷纷表示将积极调整市场结构,进行品牌升级或将重心转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们是和全世界做生意的。”义乌元是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褚如强信心十足。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义新欧”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义乌企业“出海”的步伐更加稳健。
“义乌公安将继续优化服务流程,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风险提示和安全保障,促进公平合法的贸易,打造安全可靠的营商环境,给企业更足的发展底气和信心。”义乌市公安局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扩大警务协作,加强国际警务交流,发挥在义外商、境外商会、海外华侨等作用,为企业出海提供相关便利和安全保障,让每件“义乌制造”都带着安全感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