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记者张振雷、王娅飞报道:近日,安徽省举行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会议公布,去年以来,安徽公安机关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就是保护新质生产力发展生命线”的理念,坚持打击破案和严格规范执法、惩治违法犯罪和保障合法权益并重,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工作中,安徽公安机关坚持主动靠前、优化服务,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针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新形势新特点,安徽公安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全省公安系统服务企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基础上,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今年4月出台的《安徽公安机关服务保障经济持续回升向好16条举措》,对知识产权保护明确“优先一步”要求和刑事案件受理、侦办“两个一律”原则,建立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快速响应机制和易受知识产权犯罪侵害企业名录,受到企业广泛好评。
同时,安徽省公安厅会同法院、检察院及市场监管等部门制订《安徽省消防产品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安徽省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等指导意见;会同市场监管、烟草专卖等部门建立打击涉烟违法犯罪联合工作机制等协同联动机制,联合开展专项整治,集中侦破一批重大案件、斩断一批犯罪链条;与长三角等地公安机关建立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区域协作机制,搭建知识产权保护警务合作平台,不断强化跨区域保护能力,合作成效显著。
聚焦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要产业,安徽公安机关以“昆仑”等专项行动为牵引,依托警企协作数据平台,针对民生安全、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等重点领域,先后在全省组织开展打击院线电影盗录传播行动、打击假劣农资“护农”专项行动、打击危害青少年著作权犯罪“护苗”专项行动、打击涉烟犯罪“皖剑”专项行动,对伪劣消防器材、燃气产品、电动自行车产品以及侵犯院线电影著作权等犯罪进行集中攻坚,坚决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安徽公安省、市、县、派出所四级建立落实联系服务企业“绿色通道”,通过组建警企议事群、定期召开“警企恳谈会”等,听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诉求建议;依托“一警一企”包保、驻企(区)警务联络室(联络员)等制度,对辖区企业开展服务走访,在重点企业试点推行商业秘密犯罪风险“体检”制度,实现市县公安机关知识产权联络员全覆盖;同2000余家权利人、1万余个品牌建立警企对接联系机制,畅通线索举报、鉴定渠道,对企业各类涉及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保护诉求严格闭环处置,努力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