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簸的牧道会教育每一位嘴硬的游客。”坐上警用皮卡车,民警西里扎提·地明拜和记者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招架不住的,很多游客都招架不住。”
新疆伊犁,西天山脚下,美丽的托乎拉苏草原深处,吸引了众多自驾游客。这里距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直线距离只有40公里,所以托乎拉苏草原被亲切地称为“城市草原”。
作为水草丰茂的夏季牧场,每年5月开始,牧民们就陆续转场到这里放牧,加上旅游季到来,车流与牛羊交织,寂静的草原一下子就繁忙起来。2022年1月,伊犁州伊宁县公安局喀拉亚尕奇派出所成立草原流动警务室,承担起守护这片草原平安的职责。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带火了新疆的草原旅游,我们的‘城市草原’也成了网红打卡点。”6月27日,记者来到托乎拉苏草原流动警务室,听警务室负责人西里扎提·地明拜介绍他们探索的草原“枫桥经验”,但当记者提出想要去牧民家里看看时,西里扎提·地明拜却犯了难。
流动警务室的辖区包括托乎拉苏草原上的11个牧场,有广袤的1.5万公顷草原、水域还有山地。“牧民住得分散,牧道也不好走,你们招架不住的。”拗不过执意要去看看的记者,西里扎提·地明拜答应去最近的牧场“卡依其苏小巴扎”看看。
这一走,记者才知道了什么是“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
沿途草场绵延、山花遍布,从执勤点开出仅仅十几公里,柏油马路就走到了尽头,警车驶入一条牧道。说是牧道,其实就是一条仅有一车宽的土路,石子遍布、坑坑洼洼,车里的人随着车辆的颠簸被甩来甩去。
“体验到了吧,这就是‘蹦蹦车’。”喀拉亚尕奇派出所所长王兆刚笑着对记者说,在这里,汽车能到的地方就是最近的地方,最远的牧民家要骑马去,民警们巡逻检查和入户走访常常要整整一天。
“不少在外上学的牧民家孩子每次回来都来问我们,他们的父母在哪个山头。”西里扎提·地明拜说,因为放牧流动性大,山里很多地方没有手机信号,常年在草场巡逻的民警就成了孩子们寻找家人的“定位器”,西里扎提·地明拜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西哥”。
为了更好地掌握牧民的需求,除了日常的入户走访,草原“小巴扎”也是流动警务室民警辅警最常去的地方。每逢周六日,牧民们就会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采购物资。
在草原上颠簸了近40分钟后,记者来到了一条水流较为充沛的小溪旁。几座分散的白色毡房里,是一家摩托车修理店铺,还有两家售卖日用品的小店,简朴环境完美还原了记者对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草原小卖铺的想象。
“最近牧民来了多少户?”“摩托车哪里坏了?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西里扎提·地明拜热情地和牧民打着招呼。
“现在草原上摩托车使用普遍,很多人会来我这修车,西哥也常来走访。”摩托车修理店店主、牧民吐尔逊说,“大家心里有不痛快都会和民警讲,比如家庭矛盾、草场纠纷,大家都信服西哥。”
“‘小巴扎’是牧场上难得有无线网络信号的地方,群众有求助都愿意来这里,民警也会来这里给聚集的牧民们进行安全宣传。”王兆刚介绍,6月底已经是夏季转场的尾声,越来越多的牧民进驻,警务室加强了辖区巡逻和安全宣传工作,在走访入户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流动警务室创新开展“马背警务”“毡房警务”,车到不了就骑马,马到不了就步行,牧民的毡房流动到哪里民警就守护到哪里,承担起牲畜转场护航、草场纠纷调解、融雪性洪涝救援等职责。
“流动警务室让我们心里踏实得很。”牧民阿力木江说,警务室不仅是草原群众的“保护神”,还救助了不少游客。
进入旅游旺季,草原上常有意外发生,游客自驾车辆陷入沼泽地更是常有的事,流动警务室总会第一时间接警救援。此外,针对夏季草原露营增多等特点,警务室还创新开展“帐篷警务”,民警辅警携带宣传资料,深入各露营点为游客讲解防火等知识。今年以来,警务室已累计救助群众40余人次,开展各类专项宣传20余次。
“草原就是家,牧民是家人,游客是客人,保障好草原平安、旅客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西里扎提·地明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