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盛夏时节,万物并秀。当下正值暑期旅行高峰,为切实保障广大游客安全畅游,营造安心、舒心、放心的旅游环境,各地公安机关周密部署,全面开启“护游模式”。从强化治安巡逻防控到严打涉旅违法犯罪,从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隐患到维护交通秩序,从深化便民利民服务到及时回应游客求助,公安机关将警力投向景区景点、交通枢纽和人员密集场所,用忠诚与汗水织密安全防护网。
“警察蓝”穿梭在奇峰云海中
黄山风景区构建立体巡防网
近日,安徽省黄山风景区公安局民警辅警在景区开展巡逻。汪娜 摄
7月的安徽黄山风景区,奇松迎客,云海翻腾,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崇山峻岭间,一抹抹流动的“警察蓝”成为醒目的安全标识。
面对暑期持续攀升的客流,安徽省黄山风景区公安局深化“警务+服务”旅游警务模式,为游客提供安心放心的警务服务,全力守护游客平安。
7月9日,黄山风景区公安局北海派出所接到报警,称一名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在始信峰走失。黄山风景区公安局立即响应,操控无人机升空搜索,并同步展开地面搜寻。25分钟后,无人机在山路上发现走失老人。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将老人安全护送下山。
针对辖区地形复杂的实际情况,黄山风景区公安局构建“车巡+步巡+无人机巡”相结合的立体巡防网,实现重点部位全覆盖,动态管控与救援效率显著提升。
“线路存在隐患,必须马上整改。”7月10日晚,黄山风景区公安局黄山南大门派出所副所长郑岩荭带队对辖区酒店进行消防检查时,发现某酒店冰柜的电源线缠绕在高温排烟管支架上,存在安全风险隐患。郑岩荭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酒店立即整改。
黄山风景区公安局加大对宾馆、商铺等场所的监管力度,常态化开展拉网式检查,严格落实“检查—反馈—整改—复查”闭环工作机制,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每当夜幕降临,黄山脚下的汤口镇总是烟火升腾。执勤民警穿梭在人流之中,开展安全宣传。
“天热要扇风,更要守好‘钱袋子’!”7月11日,黄山风景区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马梦洁在汤口镇分发印有反诈标语的扇子时,突然听到游客称收到了“航班取消可获高额赔偿”的短信。马梦洁立即警觉起来:“千万不要相信,这是典型的机票退改签诈骗。”她结合典型案例剖析诈骗套路后,几名游客恍然大悟,向她连连道谢。
黄山风景区公安局组织民警辅警深入辖区村(社区)、景区等地开展日常走访,通过聊家常、发放资料等形式,开展安全宣传。同时,他们在走访中收集社情民意,并联合相关部门及时妥善解决矛盾问题。
从晨光熹微到星光闪耀,从奇峰峻岭到烟火街巷,黄山风景区公安局以“绣花功夫”织密安全防线,让流动的“警察蓝”成为游客心中最温暖的平安底色。
(记者 张振雷 王娅飞 通讯员 张 鑫)
闪烁警灯照亮古城街巷
阆中多措并举筑牢暑期旅游安全防线
7月15日,四川省阆中市公安局保宁派出所民警张贴反诈宣传海报。刘洁 摄
随着暑期的到来,作为全国“四大古城”之一的四川阆中古城迎来了客流高峰。阆中市公安局紧密结合暑期特点,多措并举筑牢暑期旅游安全防线,“以警守景”擦亮古城平安底色。
“这段时间天气热,是用电高峰期,消防安全千万不能松懈。”7月15日上午,阆中市公安局保宁派出所民警辅警检查完民宿消防设施后,对民宿负责人反复叮嘱。连日来,阆中市公安局组织民警辅警深入辖区商铺、酒店、民宿等各类经营场所,全面开展消防安全检查。针对发现的隐患问题,民警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及时督促落实整改。
为提高群众的反诈意识,阆中市公安局在热门景点和网红打卡处,张贴反诈宣传海报,将反诈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同时,他们联合餐饮场所人员,通过发放反诈宣传资料、举办反诈讲座等方式,开展反诈宣传,全力筑牢反诈防线。
“民警快速帮助解决问题,来这里游玩很温暖。”7月9日,一名外地游客自驾途中车辆突发问题抛锚。正在附近执勤的阆中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辅警接到警情后,迅速前往现场,合力将车辆推到安全区域,收获游客点赞。
针对暑期车流量骤增的实际情况,阆中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积极调整执勤模式,加大对主要路口及易拥堵路段的巡逻力度。同时,他们加强视频快处,及时发现、处置交通事故和突发警情,实现快速出警、快速处理、快速恢复交通。在中天楼、华光楼等核心景点,阆中市公安局联合景区管理部门,通过分段管控、分级控流、分时放行,全力维护交通秩序。
阆中市公安局在景区及周边设置警务站、巡逻点,全面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积极整合景区安保人员、社区志愿者等力量,共同开展景区秩序维护、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切实筑牢景区平安稳定根基。
阆中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暑假期间,他们将持续优化勤务机制,全面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隐患,让游客放心游玩。
(记者 谭广涛 通讯员 张文敏 米 奎)
湖光山色中绘就舒心风景线
宾县全方位提供涉旅安全保障
近日,黑龙江省宾县公安局民警辅警对游船进行安全检查。王宗泽 摄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郊,距市区约50公里,有一处享有“哈尔滨东花园”美誉的宾县二龙山风景区。这里一湖碧水清澈如镜,三面青山环抱相拥,山影波光相映成趣。
每年暑期,这里日均接待游客近万人次。宾县公安局创新推行“警务+旅游”融合模式,全力守护景区和谐安宁,让藏蓝身影成为景区里一道舒心、安心的风景线。
7月14日6时许,阳光洒在二龙山风景区入口。宾县公安局巡警大队副大队长梁世宇开启了一天的巡逻工作。
“警察同志,请问去湖边怎么走?”面对游客的询问,梁世宇总是笑脸相迎:“您顺着这条路直走,再右转就能看到湖啦。”梁世宇每天都要在景区内步行巡逻数公里,为游客提供帮助。
梁世宇介绍,在景区入口、游客集散点等人员密集区域,宾县公安局采取“步巡+车巡+视频巡”“定点值守+流动巡查”相结合的巡防模式,守护游客平安游玩。
依托二龙山警务站,宾县公安局民警快速响应,及时调解涉旅纠纷。7月7日晚,景区夜市一摊位前,两名游客与店主因商品价格产生争执。民警迅速介入调解。经耐心劝解,双方握手言和。6月20日以来,宾县公安局已成功调解各类涉旅纠纷30余起。
二龙山风景区湖水碧波荡漾,吸引不少游客乘船赏景。日前,民警在检查一艘游船时,发现船上的部分救生衣老化磨损,立即要求船主限期更换。“水上游玩,救生设备必须完备无损。”民警提醒船主。
为提升景区安保能力,宾县公安局吸纳商户等力量,建立“冰城红警”队伍,联合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对景区及周边开展涉旅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7月上旬,宾县公安局已督促整改隐患13处。
暑期旅游旺季,景区交通压力剧增。宾县公安局交管部门开展景区周边清障行动,对辖区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位开展“地毯式”排查。在游客必经路段,他们设置固定执勤点,采取“机动巡逻+定点值守”模式,严厉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月以来,他们已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0余起。
(记者 宋 晨 黄 庆 通讯员 陈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