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今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依托110接处警系统,持续优化完善迷失人员查找工作机制,让寻人从原有的“随机寻”转化为“精准找”。截至目前,武汉公安共帮助5400余名迷失老人平安归家。
“我母亲走失了,老人有高血压,能不能帮忙快点找到?”9月4日,武汉市公安局新洲区分局李集街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任先生报警求助。副所长郭鑫龙迅速上报老人信息至110指挥中心,不到两小时便接到邾城街派出所反馈,并在新洲大街一小路路口找到老人。这得益于市局统筹、分局协调,多警种应用大数据实现全方位跨区域搜寻的机制。
针对辖区留守老人多、小孩多的情况,新洲公安充分发挥社区、村湾共建共治力量,根据走失风险划分关注等级,成立“监护人+网格+警格”防走失机制。他们排摸辖区年迈失智人员和有走失纪录的老年群体,建立台账,并为特殊老人申领发放带防走失定位功能的“回家的钥匙”。就在不久前,一名七旬老人在李集街李寨村迷路,幸得网格员及时发现并联系派出所。民警通过查阅台账,迅速确认老人身份和住址,将其安全送回家。
“以往接到老人走失警情时,民警要围绕老年人走失地点调取周边监控开展实地查找,或发动网格员、社会力量一起寻找,大家都很辛苦,耗时费力。”新洲区分局110指挥中心民警彭佳介绍,“如今公安机关依托扁平化指挥调度体系,及时整合寻人线索,通过点对点指挥调度、派警处警,实现了寻找精度和效率的双重提升。”
10月8日,国庆假期后首个工作日,武汉市公安局东新分局茅店派出所民警张文昌接到了周婆婆的求助电话。原来,就在周婆婆上楼顶晒衣服的功夫,老伴刘爹爹就不见了。张文昌熟练打开微信小程序,通过“回家的钥匙”钥匙扣定位功能,发现刘爹爹已步行至3公里外。他立即带领辅警将老人安全接回。
刘爹爹患有阿尔茨海默症,今年6月已走失过一次。在茅店派出所辖区,这样的老人有24名。于是,张文昌一一统计之后,向市局统一申请了一批“回家的钥匙”,在中秋节前逐一送至老人们手中,并教会家属如何使用。
“这个钥匙扣挺轻便的,小巧玲珑。张警官教我扫一扫,绑定微信就能用了。”周婆婆对这把神奇的钥匙扣赞不绝口。
随着一串串智能钥匙扣免费发放到有需要的老人手中,“回家的钥匙”不仅能定位老人位置,方便家人和民警快速找回,在路人发现迷失老人时,还能通过扫描钥匙扣上的二维码联系上社区民警,这既提高了民警工作效率,又保护了老人的隐私。
9月6日,武汉市公安局轨道交通管理分局接到求助,阳逻站内有一名迷失老人需要帮助。接到求助后,民警王垒在沟通中发现老人年龄偏大且思维混乱,无法提供任何有效身份信息。民警一边耐心安抚老人,一边利用多种方式查找其身份信息,同时利用“抖音寻人”平台发布了老人的特征信息,寻找老人的家属。
不久,群众王先生联系上了派出所。王先生说家里的亲戚在刷抖音时看到了父亲走失的推送信息,马上联系了他。原来,走失老人原本在附近福利院居住,当天上午老人私自离开,福利院和家人正在焦急地寻找他。当天下午,王先生和福利院工作人员一同赶到了阳逻站与老人团聚。
“请向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某小区三期扩散信息:七旬老人王某走失,穿白色上衣、黑色裤子。如果有任何线索,请下方评论或私信我们!”一条条经过警方核实的寻人信息,按照地理定位通过手机弹窗和App内优先推荐的方式推送给附近的人,发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公益寻人队伍中来,形成覆盖全市的线下寻人网格,大大提高了找寻概率。
2016年开始,武汉公安就整合多方力量,集成社会资源,依托“头条寻人”“抖音寻人”等平台,助力团圆,传递温暖。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已通过与寻人平台合作,帮助281名老人回到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