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报纸,一段情缘。翻开保存在书柜里的一叠厚厚的《人民公安报》,我不禁心潮起伏。
时光倒流到2018年元旦,我接到了一个特别的电话,是人民公安报江苏记者站的记者老师打来的。电话里,这位老师详细询问了“奔跑哥”侍东亮稿件的一些细节。只隔两天,这篇《“奔跑哥”:校门前,他的故事很暖心》人物通讯稿就在《人民公安报》刊发了。看见自己采写的稿子第一次在《人民公安报》上刊发,我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这份2018年1月3日的《人民公安报》至今珍藏在我的书柜里,成为鼓舞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这次稿件刊发经历给了我极大的信心。从此,我将《人民公安报》作为新闻写作的导师,从上面找选题、寻灵感、学业务。如果非要概括一下《人民公安报》对我的影响,我想有一个词是避不开的,那就是“指引”。怎么拟标题、如何写导语、怎么改稿等在新闻采写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我都可以在《人民公安报》上找到答案。经过几年历练,我的采写能力进一步提升,稿件的命中率逐渐提高,先后在《人民公安报》发表了15篇稿件。
5年来,《人民公安报》一直指引着我。每当写作没有方向时,我都能从报纸上找到创作的灵感,而每当我想放下笔歇歇时,报纸上的优秀基层民警辅警事迹和形象就闪现在我的眼前。他们头顶警徽,心怀人民;他们坚守岗位,奔跑护学;他们风雨无阻,护航安全。他们能做到,我有什么理由退缩?我必须通过手中的笔,把身边榜样的事迹写下来,通过《人民公安报》传播给更多的人,照亮更多人前行。
感谢《人民公安报》!谢谢你给我的指引!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