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民警下沉社区,发挥“小板凳、大旗帜”作用,零距离倾听群众声音,心贴心解决实际问题
●依托警民板凳会开展防范宣传32场,排查整治安全隐患200余处,调解各类纠纷50余起
一方空地、几条长板凳,把警力沉入村落,以板凳会的形式让警民同坐一张凳、齐议一村事、共解百家难,将政策宣讲、民主议事、矛盾调解、答疑解惑、志愿服务“全量打包”送到群众身边。
“大家都是邻居,也是坐在一张板凳上的兄弟,这些小事就别争个不停了。”家住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镇新南社区的丁先生和王先生因为空调外机漏水问题发生纠纷。10月20日傍晚,在张家港市公安局大新派出所民警吴强组织的警民板凳会上,两人握手言和。
为畅通民意反映渠道,解决群众身边事,2023年6月以来,大新派出所探索推行警民板凳会,组织民警下沉社区,发挥“小板凳、大旗帜”作用,零距离倾听群众声音,心贴心解决实际问题。
2023年夏天,辖区不少村民搬入拆迁安置小区,“回到家就关着门”成为不少人的日常状态,原本“同村同舍”的认同感逐渐降低。民警“进不了门、见不到人、说不上话”成为常有的事。
如何快速与群众建立沟通渠道?吴强在走访中发现,部分村民保留了晚饭后聚集在楼道外聊天的习惯,便主动加入进去,靠着一个挎包、一张板凳,一步步与群众打成一片。
很快,吴强的经验被其他民警借鉴,这一模式在辖区各村遍地开花。大新派出所还将普法宣传、纠纷调处、警民恳谈等工作与警民板凳会相融合,动态调整社区民警进村入户时间,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流动警务。
“俗话说,亲戚常走常亲,做群众工作也同样如此。”大新派出所教导员郑君成认为,村民围在一起聊家常的习惯由来已久,民警加入其中,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家里人,可以将警务触角延伸至村组院落。
今年以来,大新派出所依托警民板凳会开展防范宣传32场,排查整治安全隐患200余处,调解各类纠纷50余起。
“这事就这么定了,我们就以‘老桩’为基准,重新划定地基线。”3月25日下午,在大新镇新凯村召开的警民板凳会上,孙家、王家终于就多年的宅基地纠纷达成一致意见。
此前,只要说起这两家的矛盾,同村人都会叹气摇头说:“没法提。”今年,社区民警余兵借助一次又一次的警民板凳会,一点点将复杂的矛盾纠纷梳理出头绪,并邀请德高望重的乡贤朱耀祥作为见证者一同参与调解。
现在,不只是朱耀祥,还有30余名乡贤与民警一起行走在田间地头,由“自家人”解决“自家事”,在板凳上化解纠纷。
有事敞开说、说好马上办。警民板凳会无需会议室,一方空地,几条长板凳围在一起。
“我们将持续打造警民板凳会这一品牌,不仅在线下解决群众的矛盾、难题,还将开发线上平台,为群众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沟通议事渠道。”大新派出所所长臧祝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