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拨打110,就是希望马上有警察来处理,不管是四川警察还是重庆警察。”居住在川渝毗邻地区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高滩镇的居民程大爷说。
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毗邻地区公安机关快速出警处置的需求,近年来,四川省公安厅和重庆市公安局以川渝两地公安机关“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改革为契机,健全完善跨省市一体化应急联动体系,持续深化川渝毗邻地区110可达性服务,盘活共享资源,进一步加强交界区域警务合作,巩固完善“群众一次报警、两地一体处置”机制,有力提高了毗邻地区警情处置质效,切实让群众体会到“行政管辖有界、公安服务无界”。
全局谋划推动 护航经济圈建设
近年来,川渝两地公安机关树牢“巴蜀一家亲”理念和“川渝一盘棋”思维,深化川渝警务合作,护航川渝经济圈建设。在川渝警务合作框架协议的牵引下,两省市公安机关全面深化常态合作,共同推进川渝毗邻地区报警处置一体化工作走深走实。
今年2月,川渝两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文件,将川渝毗邻地区报警处置一体化工作纳入推进川渝公共服务一体化深化便捷生活行动事项。6月6日,四川省公安厅、重庆市公安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川渝毗邻地区报警处置一体化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重庆渝北和四川广安、重庆永川和四川泸州开展试点工作,以110接处警为核心,建立完善川渝毗邻地区“群众一次报警、两地一体处置”机制,努力实现资源一图展示、通讯一频呼叫、指令一键下达、警情一体处置“四个一”功能。
截至今年11月,川渝毗邻地区公安机关累计协同处置相关警情3万余起,联合巡逻490余次,会商研判120余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80余次。
报警处置一体化 构建区域警务共同体
9月13日下午,四川省邻水县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接到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方家沟村居民报警。邻水县公安局接警员将出警指令一键推送至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和茨竹派出所,派出所值班民警立即与报警人取得联系并及时赶赴现场处置,避免了层报四川省公安厅后转警重庆市公安局再逐级下发的5级转警流程,节约处警时长约20分钟。
出警快一秒,平安多一分。如何让应急响应“再快一秒”?提升毗邻地区跨省市警情处置效能是关键。四川广安和重庆渝北公安打通平台系统、健全工作机制、规范业务流程,深入推进毗邻地区报警处置一体化,使两地警务指令直接下达基层作战单元。今年以来,四川广安和重庆渝北两地公安已联合处置各类警情2608起,响应时间大幅缩短,流程管控更加规范,处置效能显著提升。
川渝两省市公安机关以此为突破口,聚焦川渝高竹新区,构建区域警务共同体,推进“共建新区”警务运行实体化,做到“进一个门、办两地事”。今年1月至11月,川渝高竹新区警务中心联动化解跨省域矛盾纠纷78件、接处警838件、破案64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7名,承接川渝两地公安政务服务事项清单100余项,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5160余次。
功能迭代升级 深化拓展警务合作
泸州市公安局与重庆毗邻地区警方深度融合,两地110接警处置“一体化”不断创新升级,跨区域接警同频支撑、跨区域处置同步快反、跨区域治理同力打防,“三新三同”新模式不断健全落地。
如果群众拨打110时手机信号出现跨省漂移,将极大延误警情处置。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出警时间问题,泸州市合江县、泸县公安局与重庆市永川区、江津区、荣昌区公安局采取“一个号、一张图、一部台”方式,实现群众报警求助“一键可达、一次到位”。电话不断线,转警一个键。群众只需拨打一次110,就近警方就能迅速出警,确保突发警情高效处置。
2020年7月,川渝地区首个联合接警室——荣昌区古佛山景区、泸县道林沟景区联合警务室在重庆市荣昌区揭牌成立。2020年5月,首个治安联调室在合江县成立,为两地警方联调联控搭建崭新平台,有效破解了接处警异地信号漂移和跨区域治安防范协作难题,推动接处联动、治安联防、案件联办、平安联创、矛盾联调、问题联治等机制落地生根。截至今年11月,四川泸州和重庆永川、江津、荣昌公安机关共建联调警务室4个、联勤检查站1个,协同处置警情1380余起、化解边界纠纷250余起、救助群众83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