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边界警务内涵,创新实施“五联兴孟”工作法,促进省际边界的平安稳定与和谐发展
●发动一批熟悉政策法规、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平安支客”参与社会治安防控、隐患排查化解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坚持数字赋能,研发“孟楼数字乡村”平台,为群众提供便利
湖北省老河口市孟楼镇地处鄂西北、豫西南交界处。近年来,老河口市公安局孟楼派出所紧扣“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实践“五联兴孟”“平安支客”“数字乡村平台”等边界警务,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绘就鄂豫交界“新枫景”。
“五联兴孟”,构建治安防控新格局
老河口市孟楼镇与河南省邓州市孟楼镇相邻,点多线长、治安状况复杂,如何解决社会面打防管控服等难点堵点问题,是公安机关的必答题。
在上级公安机关的统筹支持下,老河口市公安局孟楼派出所与邓州市公安局孟楼派出所积极沟通、务实合作,不断拓展边界警务内涵,创新实施“五联兴孟”工作法,即:治安联防,建立社会治安问题联判联防机制;纠纷联调,两地警方联合开展边界纠纷调解;信息联通,建立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机制;打击联手,建立跨区域流窜犯罪互查共破机制;维稳联控,建立重大突发事件互援共处机制。两个孟楼派出所深层次、多维度开展共建共治共享,有力促进省际边界的平安稳定与和谐发展。
“两家要打起来了!”日前,老河口市公安局孟楼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两家人因为婚俗不同引发矛盾,双方剑拔弩张。两个孟楼派出所同时介入、互通信息,同步开展调解工作,经过3个多小时的共同努力,双方终于和解。
“矛盾纠纷少了,警情、案件、事故量也降了下来,基层治理实现良性循环。”老河口市公安局孟楼派出所所长刘衡介绍,今年以来,两地警方为群众化解跨省矛盾纠纷38起,联手破获跨省案件12起,联合为群众办实事78件。
“平安支客”,创新矛盾化解新机制
“你这个‘支客’当得好,我们心服口服!”近日,在老河口市孟楼镇李河村的“村湾夜话”活动现场,村民李某向“平安支客”李春元竖起了大拇指。原来,李某与邻居因农机道路通行问题引发矛盾,李春元了解情况后,一边及时上门沟通、稳定双方情绪,一边联系社区民警和村干部,在“村湾夜话”活动中集体议事说理,为两家人解开心结。
在襄阳农村地区,“支客”是指人缘好、懂民俗、有口才的长者,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老河口市公安局孟楼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联合各社区、村组发动一批熟悉政策法规、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平安支客”参与社会治安防控、隐患排查化解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成立“平安支客理事会”,并报镇政法办、民政办、司法所备案,明确“平安支客”与辖区派出所民警沟通汇报、集体议事等机制。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平安支客”充分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承担起信息收集员、政策法律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文明新风倡导员等职责,让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在村子里得到化解整改。
“数字乡村”,赋能基层治理新模式
为进一步便民利民,老河口市公安局孟楼派出所坚持数字赋能,积极探索边界警务、乡村警务的智慧外延,研发“孟楼数字乡村”平台,设置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平安乡村、美好生活四个板块。群众通过一段文字、一张图片、一条语音就能向派出所反映遇到的各类问题,还可以通过平台预约办理公安业务、学习法律知识等。
针对辖区农村留守老人、儿童较多的情况,孟楼派出所将全镇20个村(社区)划分为4个责任区,在责任区中心警务室增设法治宣传触摸屏、VR模拟体验机等设备,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老人、儿童开展安全宣传,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