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温警官,上次警务室办的反诈主题演唱会很精彩,我们学到了很多反诈知识,‘心沐计划’最近还有活动吗?”2024年11月22日一见面,社区居民王大爷就询问起社区民警温高欢。
2012年5月,温高欢成为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公安局永昌派出所禹龙社区警务室的社区民警。2019年4月,禹龙社区警务室被命名为“小温警务室”。温高欢带领同事们创新开展“心沐计划”志愿服务项目,积极探索社区警务与志愿服务的融合治理模式。该项目已入选全国10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老两口又有了“儿子”
“祝您二老新年快乐!过年您是怎么安排的,欢迎到我家过年……”去年年底,温高欢通过电话给社区居民崔大妈和苟大爷夫妻二人送去祝福,并细心询问起二老春节的安排。
崔大妈和苟大爷十几年前失去儿子,一度一蹶不振。温高欢隔三差五上门跟他们聊天,帮助处理生活琐事,并称他们为“干爹干妈”。从此,两位老人又有了“儿子”。2020年6月,崔大妈得知“小温警务室”发起“心沐计划”志愿服务活动,第一时间报名并带领左邻右舍成立“羌妈妈调解团”,协助警务室调解邻里纠纷、校园纠纷。苟大爷作为退伍军人也牵头在辖区成立“羌山老兵前哨队”,协助警务室开展护校安园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截至去年年底,“小温警务室”的“心沐计划”志愿服务项目中,像崔大妈、苟大爷这样热心参与的志愿者多达228人,共开展各种主题活动218场。
家警携手共建平安社区
“小温警官,听说最近小区出现拉车门盗窃,去看看我家安装的摄像头,有没有线索?”去年10月25日,居民张大哥主动提出协助民警排查案件。由于张大哥的儿子经常参加“心沐计划”志愿服务活动,张大哥也成了“小温警务室”的志愿者,他们家也成为“心沐家庭”。为了更好地守护小区安全,张大哥主动安装了“全民防”App,并经常在小区微信群里开展安防知识宣传,主动参与排查单元楼安全隐患。
如何扩大基层平安细胞?“小温警务室”成立了“社区心沐驿站”,通过关心关爱辖区孩子,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家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截至去年年底,已在社区发展78个“心沐家庭”,共协助“小温警务室”调解邻里纠纷41起,协助破获案件7起。
持续推出微创新小发明小革新
2021年7月中旬,温高欢在辖区开展常规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某酒店有人从负一楼刷电梯卡接没有办理过入住的未成年人进入。怎样才能堵住这一安全漏洞?他带领“小温警务室”民警辅警对辖区所有酒店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开展调研。2021年12月,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心沐计划’博士工作站”成立,警务室引入3名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做指导,推出“枫警守未”未成年人入住酒店风险预警平台。目前,该平台已被推广到辖区25家酒店使用,辖区酒店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据北川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小温警务室”自成立以来,立足社区警务工作难点和痛点,坚持以微创新、小发明、小革新绘出社区平安靓丽“枫”景。2021年2月,绵阳市公安局在“小温警务室”成立了警务科技微创新基地,依托警企合作、警校合作机制,先后孵化出“校安宝”校园安防系统、“全民防”基层社会治安治理平台、派出所便携式民警辅警体能测试仪等微创项目7个,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银奖、“智慧公安我先行”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优秀奖等荣誉。
“枫警筑巢”关爱下一代
去年12月5日是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上百名志愿者聚集在“小温警务室”门前,参加当日举办的“枫警守未”逐梦暖巢行动。活动过程中,温高欢代表警务室为5支志愿者队伍授旗,带领志愿者深入20户生活困难的家庭走访慰问。有的志愿者走进社区讲授家庭教育课,为家长送去科学育儿理念;有的志愿者为生活困难家庭的儿童改造卧室,改善学习生活环境;有的志愿者为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做体检;有的志愿者为生活困难家庭排查用电用气安全隐患……志愿者们用点滴关爱传递温情。
据温高欢介绍,“枫警守未”逐梦暖巢行动作为“心沐计划”的关键一环,紧扣未成年人需求,汇聚各方力量全力推动“筑造暖巢”“家教兴巢”“法治安巢”“科普护巢”“家医康巢”五项筑巢行动走进家庭,实施“一对一”帮扶。截至目前,已帮扶112名家庭生活困难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