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交警网格长工作规范》等13项配套制度,将61名网格交警精准嵌入76个基层治理单元,配套“一图一表一台账一日志”,网格交警据此建立起“人、车、路、企”全要素数据库。
●通过联合街道办、职能部门、社区、企业、群众五类主体,将多项数据要素纳入治理模型,实现多方信息共享,打造出五方(属地、主体、监管、主管、个体)责任系统施治的交通治理新格局。
位于古城西安核心区域的碑林区,23.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载着75.68万常住人口,交通管理压力可想而知。自2024年以来,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碑林大队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构建起“1+4+N”(一个大队长+四个中队长+N个网格交警)层级责任体系主框架,通过13项配套制度形成闭环管理系统,实现了交通治理从“运动式突击”向“常态化深耕”的转变。
碑林交警大队不断改进老城区交通治理模式,使每个网格区域成为数据采集终端、风险感知触角和民生服务基站。他们制定《交警网格长工作规范》《交警网格长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服务清单》等13项配套制度,将61名网格交警精准嵌入76个基层治理单元,并制定“周三周五进社区”刚性制度,配套“一图一表一台账一日志”(“一图”就是网格长责任区域图,“一表”是指群众意见建议登记表,“一台账”包括网格区内“人、车、路、社区、学校、医院、企业、商超、车位数”等基础数据,“一日志”即网格长每日工作日志)标准作业程序,网格交警据此建立起“人、车、路、企”全要素数据库,精准锁定需重点关注区域和问题。随后,通过优化隔离护栏布局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交通安全隐患100%整改,亡人事故发生率下降35%。
针对辖区127所学校周边存在的交通管理问题,碑林交警大队创新推出“交通安全互聘制”。在西安交通大学等14所高校设立网格交警警务室,与校方共同制定“一点一策”治理方案。中高考期间,协调盛安广场、泛太国际释放2200余个免费车位,制作双语版停车引导卡服务留学生群体,优化校园周边标线60处,实现“护学岗”与“平安校”紧密融合。
面对企业停车场“昼满夜空”与老旧小区“一位难求”的矛盾,碑林交警大队成立“警企协作联盟”。积极牵线搭桥,鼓励企业合理降价,推动李家村万达、开元商城等13家商超推出“夜间包月+时段免费”政策。2024年以来,累计摸排停车位缺口1.2万个,释放错峰车位2300余个,成功打造出互利共赢的“碑林样本”。
碑林交警大队还通过联合街道办、职能部门、社区、企业、群众五类主体,将多项数据要素纳入治理模型,实现多方信息共享,打造出五方(属地、主体、监管、主管、个体)责任系统施治的交通治理新格局。在解决红会医院停车难题时,这一系统化治理思维的效能得到充分展现。面对红会医院“1300张床位仅270个车位”的就医停车困境,交警网格长联合多部门将闲置工地改建为203个车位的临时停车场,联动盛安广场、西安体育学院推出就医免费停车1小时政策,同步解决了小雁塔景区、东门张学良公馆旅游大巴停车难题。通过“资源盘活+共享经济”模式,长安路、友谊路拥堵指数下降22%。此外,大队联合相关部门,创新实施“危险驾驶人员社区矫正机制”,18名社区矫正人员在交警网格长带领下参与路口交通疏导、护学等志愿服务,以“现身说法”强化警示教育。一系列系统治理举措的实施,推动交通安全单项治理变为区域交通生态重构。
2023年起,碑林交警大队在全市率先推行“警察保安联勤联动机制”。他们对辖区保安力量统一培训,吸纳他们参与日常交通管理。SKP商场自2018年营业后,周边交通流大增,交管压力大。警察保安联勤联动后,网格交警负责培训商场保安人员,指导他们维护交通秩序,商场门口交通状况大为改善。目前,这一机制已经升级。交警大队与辖区39家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建立了联勤联动机制,已有近1000名保安协助交警网格长在区域内开展交通疏导、停车引导等交通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