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聊城公安机关紧紧围绕“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机制建设,紧扣“情报要早、指挥要灵、行动要快”的核心要求,全面夯实“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工作基础,用最强“智慧大脑”带动情报导侦、指挥调度、联动处置等警务工作,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早”字打头实施主动警务
2024年11月19日3时30分,临清市某小区保安在地下车库巡查时发现4名男子鬼鬼祟祟、形迹可疑。警惕的保安马上报警,辖区派出所值班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发现该小区多家地下室有被撬痕迹,并在地下室发现未搬离的3箱白酒。民警调取现场监控发现,4人翻越大门后驾驶一辆红色轿车逃离现场。临清市公安局情指中心立即研判,发现4人往梁山方向逃窜。办案民警马不停蹄驱车赶赴梁山县,并于当日成功将4人抓获。“发现早、发现小,研判快、研判准。”事后工作复盘时,办案民警这样总结。
聚焦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聊城市公安局牢固树立“情报主导警务”意识,立足于早、立足于小,强化警务信息全量归口、风险隐患深度研判、信息产品快速流转,着力打造主动警务、预防警务。
聊城市公安局构建了自上而下的警务信息多元搜集和大融合体系,进一步健全充实了“市、县、所”三级信息岗,建强“研判长、研判员、信息员”三级研判队伍。聊城市公安局警种部门和各分县局情报民警可以通过相关平台实时推送各类信息线索。情指中心每日进行汇总梳理,扎口掌握上级推送、警种发现、基层上报等线索,实现情报信息的归口纳管、关联融合。
不光归口融合,还注意流转应用。聊城市公安局依托相关平台打造“信息超市”,加强对案件办理、事件处置、方案预案、经验做法等“材料产品”的归集,分门别类进行“货架式”收纳。目前,他们已实现19类文件类型的归并整理,并已上传420篇信息研判产品,为警种部门查询参考提供支持。
“真没想到这么快,两个小时就帮我找回了电动车。”2024年10月17日,临清市公安局康庄派出所接到群众董女士报警,称其停在车棚的电动车不见了。康庄派出所值班民警辅警立即展开调查,临清市公安局情指行中心民警则通过相关平台很快就锁定犯罪嫌疑人,并在其他兄弟单位紧密配合下,成功将嫌疑人拦截并当场缴获被盗电动车。
“快”字为要提升处警速度
“有群众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请迅速前往拦截。”2024年11月21日19时56分,阳谷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发出指令。20时1分,民警成功将逃跑中的犯罪嫌疑人抓获,保住了群众30万元血汗钱。短短5分钟,成功为群众挽回巨额损失。
接处警更快一秒,平安就更多一分。聊城公安机关将接处警速度提升作为“防命案、守底线、见战果、见效果”的重要抓手,锚定接处警“再快一秒”的目标任务,优化调整接警、派警、出警、处警等各个环节,全流程提高接处警速度,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聊城公安机关对全市110个接警席位设置、人员配备进行科学规划,落实重大敏感警情边接边派1分钟派警工作机制,保障110“生命线”24小时畅通。此外,他们在全市149所有接处警任务的派出所安装警铃,抓实派出所接处警平台及350M对讲机24小时盯守,第一时间指令接收、第一时间响铃出警;常态化固定出警班组、车辆,确保接收派警指令(响铃)后第一时间整班组携装出门,提升出门速度;出警途中电话联系报警人确认警情发生地及事件详情,完成二次确认警情,节约出警时间;将出门时间作为出警速度的重要考核标准,依托相关平台,随机抽取、督导检查,对出门超时问题集中整治,全面提升出警速度。
聊城公安机关强化联动配合,将派出所、警务站、特巡警、交警等街面力量纳入处警体系,最大限度缩减首批警力到场时间。同时,协调卫健、应急等部门,固化与120、119等应急救援力量的协作配合流程,健全完善联动协作机制,每月开展联合演练,提高现场联动处置能力,最大限度缩减现场处置时间,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