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2月初的第6届阿联酋全球特警挑战赛中,中国警察B队浙江特警从参赛的46个国家、103支特警队伍中脱颖而出,勇夺团体桂冠。其中塔楼突击科目更是打破世界纪录,震惊世界。在这支荣耀之师里,有一位来自湖州的特警队员——黄河。
在单杠训练场地,年轻帅气的黄河正在进行自己独创的“两指引体向上”。众人在旁边一起默数,他一口气做了58个,胳膊上高高鼓起的肌肉是日积月累刻苦训练的见证。
谈及大赛的备战和比赛,黄河眼中闪烁着光芒:“准备这样的比赛,需要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在这次大赛的备战和比赛中,有很多瞬间都让我难以忘怀。比如在塔楼突击科目训练时,大家不断挑战自我,一次次突破极限,那种为荣誉而拼搏的感觉,至今仍历历在目。”
记者将目光投向一旁的110米障碍训练场,这里有低桩网、高板、高架速降、斜板荡绳等8个部分。“这个障碍总共有8个部分组成,第一个是低桩网,网的高度只到膝盖,队员需要趴得很低,手脚并用爬行通过,难度不小。第二个是2.4米的高板,队员需要在跑的过程中全力起跳,凭上肢力量和脚的蹬力把人顶起来。这个叫高架速降,队员爬上去后要通过这根杆子滑下来,平常训练的时候,腿会经常磨到,时间长了很容易磨开、受伤。下面的是斜板荡绳,两块斜板之间的距离是7米,要通过这根绳子荡过去;再下面是爱尔兰高板、高栏和弧形肋木,考验的都是上肢力量。”黄河介绍。
在速降训练场地,特警队员从高处迅速滑落,动作干净利落。队员说,速降训练前要进行充分的装备检查和热身,确保安全。日常训练中,上下攀爬都有,这对体能和技巧要求极高。
在防暴队训练场,队员左手持盾牌、右手拿训练棍,盾牌忽左忽右,棍似灵蛇上下游走,整齐划一的动作彰显强大的力量与纪律性。队员告诉记者,这些盾牌采用了特殊材质,能够有效抵御各类攻击,在战术配合中,前排队员会为后方队员提供全方位的掩护,形成坚不可摧的防线。
平日里,特警队员硬核的装备和强壮的体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杨云龙介绍,特警的体能要求极高,日常训练涵盖了各种高强度项目,所以每天都要进行严格训练,风雨无阻,只为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
训练场上,一群女特警的身影吸引了记者。她们英姿飒爽,丝毫不输男队员。教官姚靖婷向女特警传授“防身术”,她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几个简单却实用的动作,将女特警的智慧与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
警犬训练场地,警犬精神抖擞,迫不及待要展示它们的技能。据警犬训导员介绍,警犬的挑选十分严格,要经过层层筛选。它们的训练强度也很大,一般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执行任务。
破拆训练区域,队员们展示了各种先进的破拆工具。破拆项目负责人展示了几种不同锁形,详细介绍了不同工具的用处,并点出其中的创新性。这些工具不仅提高了破拆效率,还能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发挥关键作用。
在警务“黑科技”展示环节,无人机训练负责人介绍了抓“黑飞”的无人机及其功能。负责人介绍,“黑飞”无人机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他们的设备具有专利技术,能有效识别和打击“黑飞”。飞手通过大量的模拟训练和实际操作,不断提升操作精确度。地面上的无人机款式多样,各有其独特的功能,为特警作战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在射击训练场地。特警队员手持枪械,目光坚定,前方的白色靶点成为他们的目标。一声指令,密集的枪声响起,个个弹无虚发,靶点上千疮百孔。
杨云龙介绍,要达到如此精准的射击水平,需要长时间的刻苦训练。培养一名合格的突击队员大概需要系统训练一到两年的时间,训练内容包括基础体能、攀登速降、擒拿格斗、防盗门破拆、小组战术、应用射击等方面,其中应用射击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技能,需要队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熟练的枪支运用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
一个冠军成功的背后,映射出一群同样努力的人,他们用无数的汗水、用带茧的双手托起城市平安,用“黑科技”打造守护之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