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朋友们,喝酒后不要开车,货车和三轮车不要拉人……”连日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村地区的“大喇叭”每天12时准时响起,将安全出行知识传递到田间地头、家家户户。
近年来,红河州公安交管部门紧紧围绕“防事故、护平安、保畅通”目标,将交通安全宣传由灌输式向滴灌式转变,创新形式和内容,提高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辐射力、创新力、渗透力,让安全守法理念深入人心,为事故预防发挥基础性和源头性作用。
提升辐射力 扩大覆盖面
近日,记者沿广昆高速公路进入红河州境内。一路上,红河交警卡通形象“警小牛”的宣传海报和标语令人耳目一新。
近年来,红河州公安局交警支队结合当地道路交通实际,把“万场警示教育、万场巡回宣讲、万堂安全课程、万个喇叭广播、万块屏幕提示、万张牌贴提醒、万条警示曝光、万名志愿服务、万条感言征集”活动贯穿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支队将交通安全宣传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13个县(市)、138个乡镇的1366个行政村以及高速公路检查站、收费站、服务区,进一步提升辐射力、扩大覆盖面。
红河交警支队定期组织警力集中宣讲,组建了14支巡回宣传小分队,走进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社区、村组,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同时,更新升级13处交通安全警示教育中心(室),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更具现场感和感染力。
提升创新力 突出针对性
红河交警支队围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目标,周密部署、创新举措,将农村和校园作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重点,突出针对性,有效提升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在农村地区,红河交警支队组建了1281名交通安全专职监督员队伍,联合农村派出所警力、农村“两站两员”、“一村一辅警”等力量,采取进村入户、“大喇叭”广播、以案说法等方式,广泛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出行知识。
为加强源头管理,红河交警支队联合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部门,实行驾驶人源头教育管理机制,定期对农村地区驾驶人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引导驾驶人时刻绷紧交通安全之弦、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据统计,2024年以来,支队开展驾驶人教育培训近13万人次,其中汽车驾驶人5.9万余人次、摩托车驾驶人6.7万余人次。
在护校安园工作中,红河交警支队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与教育部门建立交通安全宣传共同体,联合开展“万堂安全课程进校园”活动。支队结合涉及学生的交通事故典型案例,深入校园宣讲交通安全知识,播放学生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通过集中宣讲、场景模拟、互动游戏、有奖问答等多种方式,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做到安全、守法、文明出行。
提升渗透力 增强精准度
红河交警支队常态化进行点对点警示曝光,持续开展“五大曝光”行动。他们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定期曝光终生禁驾人员、高风险运输企业、交通违法未处理的客货运驾驶人,剖析交通事故典型案例,指出酒驾、无牌无证、“三超一疲劳”、“飙车炸街”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和后果。
在节假日和恶劣天气多发时期,红河交警支队落实“两公布一提示”措施,通过多种媒体平台推送实时路况、天气预报、安全出行提示等信息,引导群众合理选择出行时间和路线,提醒群众在出行中注意安全、文明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