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迁移户口可以‘一窗通办’,不用为了申请审批两边来回跑,既节省时间又节约路费,真的太方便了!”2月15日上午,市民陈女士接过新办的户口簿,向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窗口民警连声道谢。
去年以来,崇明分局结合辖区崇明岛治安特点,通过创新服务方式、优化办事流程、提升管理模式、强化打击破案等,推动警务工作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单打独斗向联动共治、传统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变,助力崇明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名片、长江绿色发展标杆,取得了群众安全感和公安工作满意度连续7年“双提升”的优异成绩。
深化便民利企新举措
“多亏了派出所民警的帮助,解决了我们公司的大问题!”在2月12日的警企联席会议上,崇明区城桥镇一家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王先生感慨地说。原来,该企业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时,需要完善安防系统认证。属地派出所民警了解情况后,立即上门指导企业完善安防措施并开通绿色通道,帮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认证。
崇明分局紧紧围绕辖区企业和群众办事难点痛点,进一步深化便民利企十项举措,试点推进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全区20个派出所公安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乡镇政务服务中心,提升服务质效。他们充分考虑在智能化背景下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探索窗口业务“一网通办”、人工帮办机制,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崇明分局在辖区工业园区内建立“蓝鲸”护企工作站,在各乡镇建立“瀛盾”护企工作站,在企业设立警务联络员,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治安管理、人才落户等方面问题。去年以来,崇明分局为100余家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助力打造海岛生态经济发展一流营商环境。
构建智慧交通新格局
“现在公安局的办事效率很高,这是真正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了呀。”2月17日,家住崇明区陈家镇的周阿姨通过“交管12123”App上报了小区门口的道路隐患。接报后,崇明分局交警迅速赴实地勘查,在一周内就完成了路段改造,新增减速带和警示标志,切实解决了居民出行安全问题。
崇明分局围绕崇明岛水系发达特点,按照相关行业规范和标准要求,排查治理临水道路防护设施隐患,通过安装波形护栏、金属警示桩(红白杆)、设置绿化带等方式,综合提升了全区的道路安全防护等级。
崇明交警坚持科学赋能,在主要路段安装智能视频识别系统,实现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精准处罚和预警处置。去年以来,他们排查临水临河隐患道路,整改隐患路段3万余处,研发农村地区交通事故防范预警模型,预警提示各类风险人员及车辆5000余次,深化农村地区交通宣传工作,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6.7%;推出“交警进社区”宣传活动,组织交警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宣传覆盖市民30万余人次。崇明交警创新建立交通安全隐患快速反应机制,去年消除交通安全隐患12125处,有效预防了交通事故发生。
打造立体防控新体系
“警察同志,你们现在破案的速度真快,以前遇到个偷鸡偷鸭的盗窃案,总要等个两三天才有消息,如今不到5个小时,嫌疑人找到了,案子也破了,真是好样的!”2月16日,崇明区竖新镇张老伯给民警快速侦破盗窃案点赞。
崇明分局坚持小案快破,持续推进岛域立体化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去年以来,崇明分局完善综合指挥机制,完成全岛出入口、重点部位感知端建设、无人机空中巡飞中心14个实战应用场景模型搭建等,充分发挥“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优势,整合多元调解力量探索“3+N”多元化解纠纷渠道,去年以来化解矛盾纠纷1.2万起,化解成功率99.7%;试点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负面清单”,进一步明确派出所与警种部门办理刑事案件职责边界,推动提升派出所和专业警种部门办理刑事案件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