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13时48分,在云南省磨憨口岸边检大厅内,15名手持东盟国家护照的游客在智能验证台前快速通关。领队导游玉罕拉手机里弹出系统提示:“您的团队已完成入境核验。”这标志着云南西双版纳实施东盟国家旅游团144小时免签政策后,首批享受新政红利的游客正式开启了“云南时间”。
在磨憨口岸,边检民警正以“十五分钟通关”刷新着跨境旅游通关的速度。玉罕拉团队从填报电子申报到完成人证核验用时不到十分钟,这个数据背后是智慧口岸建设的持续发力——前置采集终端自动比对旅客信息,智能闸机同步核验电子申报单,原本需要手动填写的《外国人入境卡》实现线上预填报。“现在带团过口岸就像冲泡速溶咖啡,很方便,很快捷。”这位从业多年的资深导游用“冲咖啡”比喻着通关效率之高。
近年来,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澜湄签证”等政策深入实施,西双版纳成为外国旅客“种草”甚至“二刷”的旅游目的地。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全力服务保障跨境旅游,助力更多游客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促进云南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打造高效通关体验
旅游团通关时间的大幅度缩短,得益于“西双版纳州东盟国家免签旅游团信息申报系统”的上线运行。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云南西双版纳144小时免签政策实施以来,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先后采取加开通道、增设引导岗位、分流引导前置、动态调整中外人员查验通道比例、旅游团队分通道验放等便民举措,边检整体查验效率提升约30%,有效促进云南与东盟国家跨境旅游产业发展。
“早上曼谷喝冬阴功汤,晚上告庄西双景拍傣装。”玉罕拉说,高效快捷的通关体验,有效助力了东盟国家旅客打卡之旅更快一步。
优化移民管理服务
在磨憨公路口岸执勤现场,刚刚跟随旅游团入境的泰国游客帕杜昂经民警指引,利用“移民局12367”微信小程序,查询了解免签入境政策,准确掌握入境停留时间。傍晚时分,景洪市澜沧江畔,泰国游客卡考·普拉西斯架起三脚架,记录下“东方多瑙河”上的第一缕月光,就此开始了入境中国后的第一条视频创作;雨林傣家竹楼中,来自老挝的游客索姆南·西通在体验傣医药浴。“在这里,我学会了辨识数十种药用植物。”索姆南·西通说,他非常喜欢西双版纳。
为做好旅游团入境通关保障工作,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充分利用口岸旅检现场的人流优势,加强政策宣传,扩大旅客对相关政策的知悉度。同时,通过与文旅部门和具备资质的旅行社建立联系协作与信息推送机制,持续探索完善跨境旅游团入境预检预录、口岸流量实时通报等工作,不断提升边检服务保障水平。
建立联勤协作机制
对于泰国游客阿瓦拉潘·威拉蓬来说,独自乘坐汽车旅游并不稀奇,但一路乘车从泰国曼谷到中国磨憨,还是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坐在汽车上,窗外不断变换的景色吸引着他:“越靠近中国,城市越繁华。免签政策实在是太好了,既可以降低我们的旅游成本,还可以节约很多办证时间。”
到达西双版纳,阿瓦拉潘·威拉蓬选择“打卡”网红景点——勐腊补蚌望天树景区。“来中国,安全感爆棚,幸福感十足!”他开心地说。景区内,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民警巡逻护航的身影,带给游客满满的安全感。
为维护好口岸边境的安全稳定,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紧盯重点环节,深化联勤联动机制,走访相关部门,建立“边管+边检+N”联勤协作机制,推动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并定期组织联合巡逻、联合检查、联合演练等活动,实现立体防控、联勤联动,全面护航边境口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