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风景虽美 暗藏安全隐患
事件回放▲▲▲
多名游客被困礁石
“真的很感谢你们!当时海水上涨得很快,我们被困在礁石上很慌张,感谢崂山公安、消防以及热心市民。”2月12日下午,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崂山分局麦岛派出所民警、消防救援人员以及热心群众在小麦岛成功救助4名被困礁石游客。
12日13时许,崂山分局接到求救电话,称小麦岛景区附近海域有4名游客被困礁石,急需救援。麦岛派出所民警封建生立刻带领辅警赶到,发现三女一男站在距离岸边约70米远的礁石上,上涨的海水已经淹没了礁石通往岸边的道路。
封建生一边联系支援人员,一边用大喇叭喊话安抚4人情绪。待后续力量赶到后,众人分工合作,救援人员腰缠安全绳、脚踏暗礁、身背受困游客,历时1个多小时,终于将4名受困游客依次救回岸边。游客脱险后纷纷向民警、救援人员和热心群众道谢。
事件分析▲▲▲
贪玩容易陷风险
近期,一些沿海出游安全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此类事件不仅给游客本人带来了极大的惊恐和危险,也凸显了出游过程中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首先,沿海旅游城市的海岸线虽长,但适合安全出游的区域往往集中在开发较为成熟的景点海域。部分游客因嫌弃景点人多、追求与众不同、寻求刺激等,贸然前往缺乏安全措施的未开发区域游玩,常常是导致身陷危险的导火索。即便是在景区海域,往往也有安全区域划分,很多游客无视景区的标志,越界游玩,也会增加风险。其次,游客在享受海边游玩的乐趣时往往过于沉醉,时常会疏忽潮汐变化等潜在危险,不仅会导致在涨潮时被困在礁石上,也会导致退潮时无法回到岸边、自身落水或手机相机落水等各类风险。再者,遇到下雨、刮风等恶劣天气时,部分游客因不愿意浪费旅费、住宿费等成本,强行出游,也是造成危险的重要原因。
民警支招▲▲▲
沿海景区游玩 谨记安全第一
封建生(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崂山分局麦岛派出所民警):
针对近期发生在沿海景区的落水、被困、丢手机等典型安全问题,提醒广大游客在出游时务必注意以下事项:
出行前应注意查看景区天气预报,合理规划行程,不要因天气原因导致危险和遗憾。在海边游玩时,要密切关注潮汐变化,及时返回海岸。在出游前,要预先了解景区的地形、道路、服务站等信息,在海边滩涂、礁石附近游玩时,需注意人身安全,警惕沙滩崴脚、蛎壳划伤等隐藏危险。
在景区内要遵守各项规定和制度,应跟随导游或景区标识牌的指引,不要擅自进入危险区域或进行危险活动。游客出游时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遇到紧急情况时要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措施,并及时向警方或景区管理人员求助,可预备救生哨等工具。在景区游玩时,要时刻注意保管好手机、钱包等物品,避免因疏忽大意而丢失,同时,尽量避免在人多拥挤的地方使用贵重物品,以防被盗、掉落。
(中国警察网记者祝文心、通讯员刘钊、辛磊)
带娃出游切莫走神
事件回放▲▲▲
景区人流密集 孩童意外走失
春意盎然,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新晋的“网红打卡点”金沙飞舞景区迎来踏青赏花的客流高峰。3月1日下午,市民杨女士带着5岁的女儿小林前往金沙飞舞景区游玩露营,因忙于拍照聊天,忽略了在沙滩上玩耍的小林。
“警察同志,我的女儿找不到了,快帮帮我。”多处找寻无果后,杨女士急忙向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城门派出所求助。
接到报警后,城门派出所迅速组织第一片区警务站警力,调取景区监控录像,以走失点为中心,安排“萤火虫”巡防队辐射开展寻找,并通过广播循环播放寻人启事。同时,依托“警民e家”平台推送走失人员消息,组织周边群众帮助共同寻找。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排查,民警在一处花丛找到了和别的孩子正在玩捉迷藏游戏的小林。经过身份核实,民警将小林带回妈妈身边,杨女士喜悦与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本想趁着周末,一家人露营放松一下,被这么一惊吓都没有心情了。感谢民警帮我找到了孩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杨女士对自己的疏忽大意懊恼不已。
事件分析▲▲▲
家长监护意识薄弱
在此次事件中,家长因拍照、社交等分散注意力,疏忽大意造成孩子走失。同时,低龄儿童对危险的感知能力弱,好奇心强且行动随机性强,监护人平时没有加强安全教育,出游时未提前与孩子约定集合点,也未使用防走失设备,监护环节出现漏洞。
民警支招▲▲▲
三重防护保障出游安全
杨基全(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城门派出所民警):
在景区、公园等开放区域,家长要做好“物理防护”,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确保孩子始终处于视线范围内。尽量为儿童佩戴防走失手环、智能手表等有定位功能的设备。出发前,家长要与孩子约定“集合点”,如景区入口、服务中心等,并反复强调“找不到家长时,原地等待或求助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此外,平时要让孩子牢记父母的手机号码和家庭住址,以便在走失时能够及时与家人取得联系。可以通过情景游戏教会孩子识别警察、保安员等可信赖对象,以及如何拨打110报警电话、如何识别警用标识,拒绝跟随陌生人。
宝爸宝妈务必要提高安全意识,看护好自己的孩子,才能让每一次踏青赏花之旅既愉悦又安心。牢记“防大于寻”,筑牢安全防线,方能不负春光!
(中国警察网记者陈宇航、通讯员吴帆、赵震)
游园时请看护好您的小孩
事件回放▲▲▲
多方联动找回走失男孩
2月23日下午,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朱家角派出所接到市民严女士求助称,其5岁的儿子熊某在朱家角古镇景区泗景园路18号公厕附近走失。接警后,派出所民警迅速处警并与严女士取得联系。
经了解,严女士带着儿子在朱家角古镇景区游玩时,自己进入泗景园路18号公厕方便,将其儿子独自留在厕所外等候。严女士出来后发现孩子不见了,寻找无果后报警。了解情况后,民警立即将情况上报所内综合指挥室,综合指挥室立即启动联动机制,联合景区进行视频追踪并发动景区安保力量寻找。最终,警方成功将男孩找回。
事件分析▲▲▲
家长高估儿童独立能力
严女士将5岁的儿子独自留在公厕外,是导致孩子走失的直接诱因。家长误判了孩子的自控力,认为“短暂离开几分钟不会有事”。然而,5岁儿童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强,可能因追逐小动物、被商铺吸引或跟随人流而离开原地。
朱家角古镇作为热门景点,节假日客流量大,公厕又位于景区人流密集区域,周边岔路多、商铺多。此类环境存在潜在风险,巷弄交错、建筑风格相似,儿童方向感弱,一旦离开原地可能迅速迷失。
儿童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短暂脱离家长视线即可触发探索行为。部分低龄儿童行动力强于判断力,可能因一时兴起跟随他人行走,但因认知、求助能力有限,无法评估距离,靠记忆找到返回路径,也无法清晰描述家长信息或走失经过,增加寻找难度。
民警支招▲▲▲
牢记“三要”“三不要”
胡宇波(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朱家角派出所第三责任区警务队队长):
节假日景区人流密集,儿童安全需“主动防范、细节入手”,牢记监护“三要”,即要“近距离看护”,即便短时离开,也需将孩子带在身边或交由同行成人看管,避免独留原地;要“标识化装备”,为孩子穿鲜艳衣物,佩戴写有家长电话的姓名牌,或使用带定位功能的儿童手表;要“预防式教育”,出行前让孩子背诵家长姓名、电话,约定走失后原地不动,求助穿制服人员,切勿盲目寻找家长。
此外,游览避开“三不要”,即不要“过度依赖环境安全”,景区虽有安保力量,但岔路多、人员杂,家长需始终保持警惕,尤其在厕所、桥梁、商铺区等易走失点;不要“临时托付陌生人”,遇急事需短暂离开时,可联系景区工作人员协助看护,切勿随意托付周边游客;不要“盲目自行搜寻”,一旦发现孩子走失,要立即联系景区广播站并报警,提供孩子照片、衣着特征及最后出现位置,慌乱自寻易错失黄金时间。
(中国警察网记者吴艺、通讯员陆涵、蔡琪慧)
装备看护“两手抓” 老人出游更安心
事件回放▲▲▲
春日游老人走失
近日,浙江省丽水市公安局莲都区分局白云派出所接到报警求助称,一位老人在白云国家森林公园走失。
民警赶到现场,见到了满脸焦急的报警人叶先生。经询问得知,当天下午,叶先生带着家人去踏青。在景区拍照时,家人一不留神,老人走失了。叶先生发现父亲不见后,心急如焚,急忙在景区四处寻找,但找了很久仍旧无果,情急之下拨打了报警电话。
民警一边安抚叶先生一家人,一边询问老人的衣着和体貌特征。随后,搜救人员兵分多路,围绕景区及周边区域展开地毯式搜寻。与此同时,另一组警力火速调取周边监控,试图捕捉老人的踪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搜寻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经过紧张搜寻,当天傍晚,搜救人员终于在一处步道附近找到了老人。看到老人平安无事,叶先生一家人连声向民警辅警道谢。大家紧绷的神经也在这一刻放松了下来。
事后,老人回忆说,他跟着家人游玩时,一回头发现家人不见了,于是独自下山寻找,累了就坐在路边休息。没想到,这一走就走丢了。
事件分析▲▲▲
老人出游要多留心
随着天气渐暖,户外游迎来了全年最惬意的时光。然而,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活动能力与年轻人有所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记忆力和方向感会逐渐变差,这使得他们在户外环境中更容易走失。因此,家人在陪伴老人外出时,必须格外留意。要确保老人始终在视线范围内活动,避免因一时疏忽而导致老人迷失方向。如果发现老人走失,一定要保持冷静,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向警方提供详细信息,争取最佳救援时间。
民警支招▲▲▲
多措并举护安全
胡晋源(浙江省丽水市公安局莲都区分局白云派出所民警):
春季外出踏青,选择合适地点至关重要,应避免山路崎岖、海拔较高的区域,以确保安全。春季天气多变,出行前需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并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要为家中老年人备齐平时服用的药物和常用物品。
对于老年人而言,踏青最好结伴而行,与家人、朋友互相照应。家属应加强对老人的看护,并为其佩戴带有姓名、家庭住址、紧急联系人电话的手环或卡片,以便在老人走失时,他人能第一时间联系家属。
登山游玩时,可为老年人准备一根手杖,增强身体稳定性,预防跌倒。在野外游玩,切勿选择未经开发的小路。若遇危险,要保持冷静,减少体力消耗,并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或发出求救信号。
(中国警察网记者谢佳、通讯员赵越、王豪)
大学生误入山野被困
事件回放▲▲▲
大学生徒步登山迷失方向
“警察同志,我走了几个小时,天都快黑了,还是走不出深山……”2月25日18时许,江西省庐山公安局景区派出所接到大学生小王求助称,其早上独自一人登庐山踏青,由于登山经验不足,加之山间手机定位不准,误入山野,又突遇降雨,气温骤降、道路湿滑,找不到下山的路了。
接警后,民警立即联合庐山消防应急救援大队组成救援队,根据小王发来的定位,携带手电筒、喊话器等装备,火速奔赴深山。救援人员在山林间不断呼喊、晃动手电,搜寻近3个小时,终于在一处小山坡旁发现了小王。救援小队立即上前,为小王提供干燥衣物和食品、水,之后护送其平安下山。
“我特别喜欢爬山,没想到迷了路,又突遇下雨,幸好民警救援及时,不然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获救后,小王仍对自己这次登山之行感到心有余悸。
事件分析▲▲▲
登山虽惬意 危险却不少
近期,气温回暖,万物复苏,是户外活动的好时节。本次事件中,大学生小王原想登山踏青锻炼身体,感受春天的气息和生机,但因为未做好充分准备,未携带充足装备,也未规划路线,仅盲目跟从手机导航线路登山,导致迷路。此外,春季气候多变,刚刚还阳光明媚,转瞬可能就风雨交加,突如其来的降雨易让山路湿滑,增加滑倒摔伤的风险,容易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民警支招▲▲▲
登山前做好规划与准备
朱夙越(江西省庐山公安局景区派出所副所长):
春季是登山的好时节,但也是迷路风险较高的时期。一旦在山中迷失方向,危险重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要规划路线、选择装备,提前熟悉登山路线,选择成熟路径,避免走野路;尽量结伴而行,避免单独行动;穿防滑、防水的登山鞋、透气的冲锋衣。其次要关注天气,出行前务必查看天气预报,避免在雨天或大风天气登山,建议携带雨具和保暖衣物,以应对山间温差。再次要注意健康保障,春季是花粉过敏高发期,过敏体质者需携带抗过敏药物,同时携带高能量食品和足够的水,补充体力。
如果不幸在登山过程中迷路,不要惊慌失措,应尽快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停下来,保存体力。及时联系当地公安机关或救援机构,并通过微信等方式共享位置信息,方便救援人员确定位置,避免盲目乱走。
(中国警察网记者曾芳洲、通讯员万泉君、陈云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