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取得历史性突破;推进治安“三张图”(动态感知图、可用资源图、风险隐患图)建设应用,一批公安创新服务上线;连续14年现发命案全破……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公安局聚焦主责主业,守住底线、打击电诈、全警争先、创新特色,立足老区实际,采取系列举措助力经济发展,谱写平安建设新答卷。
筑牢防线,夯实平安根基
2024年11月26日,赣州市公安局章贡分局沙石派出所联合综治、司法等部门,启动“警法联调”工作机制,成功化解一起劳资纠纷。
聚焦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风险,赣州市公安局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赣州市公安局建立未化解矛盾纠纷、重复纠纷警情等7张清单,有效防范小矛盾引发大问题,实质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9.19%。同时,树牢风险意识与底线思维,赣州市公安局坚持协同共治,与市属11所高校党委签订警校合作协议,并持续开展“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行动,最大限度将警力摆上街面、压到一线。目前,全市已建成快警驿站78个,设置“1、3、5分钟”快反圈224个。2024年,全年刑事、治安警情数同比分别下降17.14%、2.34%。
为筑牢平安前哨,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赣州市公安局推出“四防一倡导”(防侵蚀、防伤害、防犯罪、防溺水,倡导多元护学)、“警翼护苗”等举措护校安园,取得显著成效。
打击电诈,护航发展之路
2024年11月15日,信丰县公安局接到紧急指令:一名受害人正按照诈骗分子的要求,从银行提取了15万元现金,并通过网约车送货的方式将现金送到指定地址。反诈民警迅速行动,成功拦截车辆,及时挽回了被骗的15万元现金。
2024年以来,赣州市公安局聚焦公安改革重点任务和打击治理电诈攻坚战,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打击电诈作为全市公安机关的重点工作,构建“党政主导、公安牵头、部门尽责、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反诈工作格局,建立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任“双组长”的协调机制,强化“破局六条”“三个一律”等超常规举措,聚力打好打赢反电诈攻坚战、持久战,有效遏制全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势头,打击治理电诈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2024年,全市电诈立案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27%、36.5%,挽回群众损失近4亿元。
改革强警,数据赋能。赣州市公安局围绕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探索建立“1+4+N+20”架构的大数据赋能实战体系,推进“1+4”平台中心建设,通过做专警种、优化机构,不断塑造公安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4年,全市可防性命案、八类案件发案数同比分别下降22%、15.6%。
全警发力,优化服务举措
“现在办理业务实在是太方便了,手机微信扫一扫自助就拍出满意证件照了。”1月25日上午,正在办理身份证的曾女士对这一方便高效的户籍便民举措赞不绝口。使用手机“证件e拍”小程序,不仅有效节省了办事群众的时间,还能拍出“最美证件照”,整个过程高效、便捷。
赣州市公安局争先创优,持续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通过“小窗口”服务“大民生”,推广申领身份证免费邮寄、身份证“证照e拍”、“出入境服务赣境办”、24小时自助车管所等便民惠企措施,42项政务服务事项与深圳“同事同标、结果互认”,助力打造“干就赣好”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聚焦企业办事办证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赣州市公安局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服务企业发展26条措施,创新推出“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落实“容缺”机制,精简办事、办证材料,拓展电子证照使用场景,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赣州公安进一步完善“服务企业直通车”“一企一警”等工作机制,与赣南脐橙协会等行业协会及重点企业联手联动,设立公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站),积极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和优势产业刑事保护,助力赣南品牌建设、产业提档升级。
创新驱动,提升警务效能
自2024年起,赣州市公安局聚焦于构建并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全力推进治安“三张图”的建设与应用,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持续强化基层所队在风险防范、精准打击、治安管控以及应急处突等方面的能力。
治安“三张图”作为深化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的具体实践成果,也是做实“派出所主防”工作的关键抓手。赣州市公安局以平台建设及应用为依托,紧密围绕“掌握基础底数、知悉动态警情、明确勤务重点、了解可用资源、确保工作落实”的目标,大力强化对“人、地、物、事、组织”等各类治安要素的管控力度。
在实际工作中,赣州市公安局以高标准建成“情指行”一体化平台,进一步完善“指挥部+专班化”工作模式,建立健全110非警务警情分流衔接机制,显著提升了警情响应速度与处置质效,成功分流非警务警情10万余起。同时,积极建立路(高)地联勤、警校(企)联动等警务协作机制,精心打造20支“城市快警”“城市空警”队伍,使得街面可防性警情数同比下降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