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省白城市公安局深入推进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和执法责任体系改革,以大力推进法制员队伍建设为抓手,夯实执法基础、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质量,实现法制员职能由被动型、事后型工作模式,向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主动型的工作模式转变,有力促进全市公安执法水平整体提升。
高位组织部署,严把“准入关”
白城市公安局将法制员队伍建设作为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着力点和出发点,强化大局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精准发力、接续奋力,有效推动法治公安建设再上新台阶。
白城市公安局党委坚持宏观规划与微观落实相结合,以抓实抓好抓活法制员队伍为突破口,带动全市执法规范化水平提升。该局采取“全局会必讲、调度会必问、法制会必落、下基层必看”的方式,全面督促法制员队伍在执法一线真正发挥“第一道关口”作用。该局健全完善《白城市公安机关法制员管理规定》,明确了法制员6类25项工作职责以及相关工作要求与奖惩措施,实现法制员队伍管理的制度化、精细化、规范化。
白城市公安局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对法制员的政治素质、学历专业、执法工作经历、执法资格等级以及沟通协调能力、文字综合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具有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或公安机关高级执法资格证的优先选任,确保法制员队伍整体素质过硬。
狠抓能力提升,严把“培训关”
白城市公安局创新推动人才培育机制,通过转变职能、转型发展、转换方式等多种手段,培育锻造符合新时代法治公安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白城市公安局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立跟班培训基地,结合法制员自身需求和业务能力,重点围绕案件审核、法律文书制作、网上执法巡查等内容,每季度组织法制员开展跟班培训,2024年以来累计培训112期712人次。
为进一步增强民警的诉讼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熟悉庭审规则,白城市公安局在2024年组织法制员参加旁听庭审活动36次,同时利用每月法制员工作例会,针对执法实务中的典型案例,围绕案件事实、证据和程序等方面开展交流评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升业务能力。
明确工作任务,严把“职责关”
白城市公安局全力筑牢执法质量第一关,建立法制员闭环巡查审核机制,从接处警、受立案到调查取证、移送起诉等各个环节,法制员全程参与、全程巡查、同步办案、同步审核,第一时间巡查执法视频,第一时间审核案卷,及时发现、整改、反馈问题,实现由事后、静态案件审核向全程、动态、随时审核监督转变,全力服务基层执法工作。
同时,为充分发挥基层法制员的法律宣传作用,白城市公安局结合日常工作,围绕宪法、民法典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内容,组织基层法制员通过“五进”大走访、依托官微发布信息、制作微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近距离、高频次、接地气的宣传活动,切实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落实奖惩机制,严把“考核关”
全面加强对法制员的条线管理,健全完善法制员考核激励机制,是推动法制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工作中,白城市公安局为全市法制员逐人建立管理档案,记入法制员案件评查、案件审核、法治宣传、执法过错等工作情况。管理档案分为法制员自行填报上传、公安分局法制部门审核补充、市公安局法制部门复核存档三级管理模式,对法制员工作情况实时更新、实时掌握。
据了解,白城市公安局制定了全市公安机关法制员工作管理规定,对法制员质效进行全面考核评议。从数量分、质量分和效率分三个维度设定四大类18项积分,综合评价法制员工作质效,对法制员进行年度考核,考核成绩合格的发放法制员聘书。同时,将法制员考评结果作为评先选优、职级晋升、提拔任用的重要标准,2023年以来,白城市公安机关共有23名法制员因考评成绩突出受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