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公安局大同夭派出所接到村民李某报警,称邻居孙某拿了他家的柴火,李某上门讨要时,被孙某抓伤了。接警后,民警找来两位老人的子女,与两位当事人坐在一起进行沟通,通过观察双方情绪、倾听诉求、询问详细情况、提出调解办法,成功让两位老邻居握手言和。
近年来,兴和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打造“红石榴”警务品牌为牵引,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构建矛盾纠纷化解新体系。通过建立一站式调解平台、组建多元化调解队伍、创新全周期调解机制,走出了一条预防在先、化解在早、处置在小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2月16日,兴和县公安局鄂尔栋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两名男子酒后发生口角。接警后,民警迅速前往,只见现场一片混乱,正在争吵、拉扯的是一对亲兄弟。民警观察和沟通后,从情、理、法三个角度对双方进行劝解。兄弟俩态度逐渐缓和,最终达成和解。“民警通过‘望’判断当事人的情绪状态、双方关系紧张程度、现场情形等,捕捉双方的情绪点和诉求点,耐心、精心、尽心化解冲突,最终实现解心结大于争对错的深层和解。”鄂尔栋派出所所长潘学强说。
日前,店子派出所接到李女士报警,称自己几年前承租了店子村的土地,但村民现在要求上涨承租土地费用。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发现李女士和众多村民都情绪激动,便立即对双方进行劝阻并了解情况。原来,李女士8年前就承租了该村土地,按照当时的合同每亩250元,租赁土地15年。由于物价上涨,村民要求涨价至每亩450元,双方僵持不下。倾听双方诉求后,民警协同店子村村委会干部,将李女士和部分村民代表及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召集到村委会调解此事。经过4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都作出了让步,一场纠纷成功化解。民警给当事人留足陈述时间,让双方当事人充分表达内心想法和诉求,通过耐心“闻”,敏锐捕捉关键信息,调解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2024年10月下旬,赛乌素派出所民警在日常走访中接到群众王女士求助,她家的43头牛被饲养人员偷走了。民警初步了解得知,王女士家经营了一家养殖场。4年前,王女士的父母雇佣李某作为饲养人员,每年支付7万元工资。中途,王女士的父亲给李某结算过10万元的工资,仍拖欠其18万元工资。王女士父亲去世后,其母亲张某否认拖欠李某工资。李某因索要工资无果,就偷走了43头牛。民警通过实地走访,开展多渠道、全方面“问”,掌握矛盾纠纷的前因后果后,用以理服人、算法律账的方式与双方交谈。最终,李某归还43头牛,张某向李某支付所欠工资并另给对方3头牛,一场纠纷得以化解。
日前,新城派出所民警在巡逻时,发现一名男子在路边的车辆旁焦急徘徊。民警见状立即上前查看,得知是该男子的车玻璃疑似被烟花爆竹炸裂了。民警及时查看周边监控,最终找到了燃放烟花的常某。然而,常某却不想对此事负责。民警敏锐分析,常某是因为法律意识不强,觉得自己没有责任。民警耐心向常某摆证据、讲理释法,最终,常某向车主道歉,并同意赔偿相应损失,双方握手言和。民警通过“切”病因,找准矛盾根源,精准对症下药,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据介绍,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兴和县公安局在原先打造4个“红石榴警务室”的基础上,逐步向10个户籍派出所全面延伸,形成了符合地区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经验。下一步,该局将深化“数字枫桥”实践,建设矛盾纠纷智能预警平台,推动形成“事前预防—事中调解—事后治理”全链条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为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能力水平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