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随着天气逐渐回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赤西村,金黄的油菜花、嫩绿的稻田、清澈的小河、古朴的农舍,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踏青赏花,感受浓浓的春日气息。
近年来,为护航乡村旅游发展,北海市公安局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为抓手,创新推行“旅游警务+乡村振兴”融合模式,通过警力下沉、机制创新、联调联动三大举措,打造乡村旅游平安名片,助力实现“景美民富治安好”的乡村振兴图景。
警力下沉 筑牢安全根基
海城区赤西村依托传统村落保存完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的良好条件,将自己打造成了风景如画、人气旺盛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往打卡。
“以前遇到问题需要解决都要跑到派出所,现在在警务室就能解决,方便多了。”市民张某感叹道。近日,北海市公安局工业园区派出所社区民警莫智斌在赤西村巡逻时接到报警,有学生因车辆通行问题,与张某发生冲突。莫智斌第一时间召集双方当事人、涉事学生老师、旅游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等来到旅游警务室,共同开展调解工作。经过调解,涉事双方握手言和。
“赤西村是一个典型的乡村警务和旅游警务勤务区,治安防控工作一丝都不能松懈。”工业园区派出所所长廖军介绍。为了守护好这片乡村旅游的热土,工业园区派出所将警务工作前置,在赤西村规范打造了旅游警务室,社区民警的办公地点就在村里,真正实现了警力沉在一线、干在一线。警务室不仅配备了基础的办公设备,还设有应急救护、便民服务设施等。
机制创新 提升服务效能
扛着锄头、拎着小桶,走在海水刚退的海滩上,邂逅海螺、小虾、沙虫……在银海区银滩镇下村,赶海成为当地的主要旅游项目。
“警官,你们来了正好!我的电动自行车不见了!该怎么办啊?”近日,北海市公安局银滩东区派出所社区民警吴柏庆如往日一样到银滩镇下村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正好遇到神色慌张的游客方某。吴柏庆一边听方某讲述,一边查看相关情况,并汇报至派出所综合指挥室。随后,通过综合指挥室协调部署、社区民警走访摸排、案件办理民警搜集证据等方式锁定了嫌疑人韦某,成功找回了失窃的电动自行车。
银滩东区派出所所长毛谦介绍,他们在推进“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中,整合警力资源,积极推进综合指挥室建设,强化日常工作调度、警情研判、指令推送、处警监督等工作,探索完善两队互为协同、一室支撑两队良性互动的工作模式。
联防联控 构建和谐景区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合浦县廉州镇烟楼村的民宿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然而,在民宿行业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摄像头这样安装好看,但不符合安防标准。”“哪里有这么多标准,装修就是要按我的标准来!”今年1月,村民刘某着手修缮自家位于烟楼村海丝首港景区附近的老房子,用来经营民宿,可他对于民宿规范化建设的流程知之甚少,因此多次发生矛盾纠纷。
“我们得到线索后,多次联动相关职能部门上门服务,同时指导业主规范设置安全设施,告知业主办证程序和民宿安全标准。”在合浦县公安局乾江派出所民警吴梦南的指导和帮助下,刘某根据有关行业标准和安全设施进行全面整改,很快便获得了特种行业许可证,民宿得以顺利开业。
为缓解民宿安防及游客安全所带来的管理压力,乾江派出所创新民宿自查自纠、分级分类管理、警务协理员管理三项机制,优化对民宿的服务与管理方式,整合治安协管员、网格员、志愿者等群体,加大景区联防联控管理力度,着力构建和谐稳定景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