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蒙城县公安局民警贾潇佳去年入警,他的师父是社区民警陈国栋。2月中旬以来,陈国栋带着贾潇佳把辖区逛了好几遍,二人每天的步数都在2万步以上。每到一处,陈国栋都会现场传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贾潇佳则埋头在笔记本上记录,短短一个月就记满了两本。
近年来,蒙城县公安局将“师徒结对”作为公安队伍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经验传承、实战带教和双向赋能,有力提升新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加快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提供坚强队伍保障和丰富人才储备。
青年民警是公安队伍的未来和希望。为确保“师徒结对”常态长效,蒙城县公安局制定出台《蒙城县公安局“警师制”工作方案》,建立“警师人才库”,精选各警种政治过硬、作风正派、责任心强,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表现优秀、有一技之长的民警为警师,明确参加公安工作未满一年的新民警,都要向警师拜师,通过以老带新、一对一、一带一、一帮一的方式结成师徒对子,帮助新民警成长进步。“去年8月,我们为首批20名警师颁发了聘书,组织新入职的民警和警师结对,在岗位历练中共同成长。”3月27日,安徽省蒙城县公安局政工监督室主任王玉红向记者介绍。
蒙城县公安局要求师徒同步执勤、同步处警、同步办案、同步工作,警师边工作、边示范、边讲解,传授工作要领。徒弟结合所得所获,在巡逻防控、案件侦查中实际操作,实现因材施教、因需授教。双方共同钻研公安业务,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组成共同进步的战斗小组,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近日,蒙城县公安局民警、警师陈赓,在工作中遇到了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难题。按照陈赓以往的经验,梳理这些数据至少需要3天时间。入警不久的何艳涛是陈赓的徒弟,他在大学期间学习过数据分析相关知识。何艳涛利用大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智能算法筛选出异常数据,师徒二人紧密配合,仅用一天就完成了任务。
这种经验与技术的结合,打破了传统师徒关系的单向模式,将师徒结对从“经验传递”升级为“战斗力再生产”。警师们凭借丰富的阅历和熟练的业务技巧,帮助新民警快速成长;年轻民警发挥科技、信息技术方面的特长,帮助老民警从海量数据中精准筛选线索,提升工作效率。一对对师徒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成长,提升公安队伍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实现“1+1>2”的聚合效应,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治安形势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