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清明,带着几分料峭寒意,略显萧瑟。作为工作了五年的农村派出所民警,我和同事早已习惯在这个特殊时节坚守岗位。记得去年清明节前夕,所里便紧锣密鼓地部署各项安保工作,巡逻防范、交通疏导、火灾预防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那天天刚蒙蒙亮,所里就忙着把防火宣传单装上车,反复核对重点坟区的巡逻路线。所长往警车后备箱扔了两把防火铁锹,扯着嗓子叮嘱:“上坟烧纸的、备耕燎荒的,可都是火险隐患,大家可得瞪大眼睛留意着点儿!”
户籍室的门槛最先被踏响,西长发镇太平山村的谢大哥搓着手走进来,棉衣上还带着寒气:“我爸2001年就走了,家里没有他的照片,能帮我找找吗?”户籍同事得知此事后,立刻扎进档案堆里翻找。泛黄的纸质档案哗啦啦作响,最后还真从旧户籍册里翻出了一张黑白照,照片上的老人慈眉善目,皱纹里都透着笑意。谢大哥一个劲儿地向我们道谢,看着他后颈上还沾着稻草,想必是刚从牛棚忙活完赶过来的。
雪融化后的土路像熬稠的糖浆,鞋子踩上去带出一脚泥。镇里的集市上早已人声鼎沸,我们穿梭在人群中,向购买纸钱的群众发放防火宣传资料。每遇到祭祀的群众,我们都会上前唠上几句,要是遇到着急赶路的,就把宣传资料递到手里,让他们抽空看看。
走到南面坟地时,一股焦糊味钻进鼻孔,百米外有青烟窜起,只见一个孩子正手忙脚乱地扑打被风吹散的纸钱,火苗眼看就要窜上旁边的荒草堆了。我和同事小郭赶忙冲过去把孩子拉远,随即拿起铁锹把火扑灭。
日头西沉,村里陆续亮起星星点点的灯。我们打着手电,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光束扫过柴草垛时总要停留几秒。路过双发村时,突然听见“咣当”一声——原来是老赵头醉倒在院门口了,怀里还搂着瓶没喝完的二锅头。“老婆子……”老赵头含糊地念叨着,酒气里混着咸涩的味道。我们搀扶他进屋后,喂他喝了一杯水,并联系上了他的儿女来照顾老人家。
回所的路上,月亮已经挂上了杨树梢。月光给宁静的村庄蒙上了一层薄纱,偶尔几声犬吠,打破了夜的寂静。和同事巡查完一圈儿后,心里感觉特别踏实。这黑土地上的清明啊,有思念在燃烧,也有我们在守护。
(中国警察网记者冯锐、通讯员韩雨桐、单平、讲述丁世磊)
倪宝贵帮助辖区困难群众。(上海市公安局供图)
古镇祥和是我最大的心愿
又是一年清明至,微风轻拂面庞,春意正浓。自2004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我即将迎来第二十一次清明安保任务,这也是我退休前的最后一次。淀山湖的春风裹挟着艾草香,今年吹在脸上却别有一番滋味。
朱家角是闻名遐迩的江南水乡。每年清明前后,前往归园公墓祭祖扫墓的市民与古镇景区踏青赏花的游客数量众多。去年清明节,记得那天天气格外晴朗,古镇的游客数量达到了高峰,三天客流总数超10万人次。放生桥、北大街等点位人潮涌动,游船码头边等候坐船的游客更是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归园公墓返乡祭祖的群众络绎不绝。
为守护好群众踏春祭扫之路,所里提前一周针对每个大客流点位制定了详细的“一点一方案”,实行分级响应机制,确保各点位的客流数量不会超过承载量,同时在古镇景区放生桥、阿婆茶楼等热门景点设置单向通行的隔离带,防止人流对冲。归园公墓与古镇景区周边的道路上,也提前增派了警力疏导交通,增设临时车辆停放点,引导群众有序停放车辆。
有一次古镇停车场门口的道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后面的车子一辆接着一辆,将停车场的入口堵得严严实实。我立即联系附近点位的同事对路口进行交通管制,并引导后方车辆倒车,为事故车辆腾出挪车空间,同时指挥其他车辆绕行,最终快速疏通了道路。
值班当天,天刚微微亮我就赶到归园公墓,因为前来扫墓的群众大多是本地居民和返乡人员,清晨便带着祭品前往墓地,而游客则从上午开始逐渐涌入古镇,一直到傍晚才散去。中午,扫墓的群众逐渐减少,我又到古镇景区巡逻。巡逻至城隍庙附近时,遇见一位老人攥着褪色帆布包,目光在黛瓦白墙间茫然流转,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老阿哥,要找哪个地方?”我用乡音搭话时,老人抬起头,看到我,脸上的紧张一下子缓和了许多:“同志,我想问一下,地铁站怎么走?我从市区过来扫墓,结束后想顺路逛逛古镇,没想到迷路了。”我耐心听完,安慰道:“您别着急,离这儿不远,我带您过去。”于是,我陪着老人往地铁站方向走,一边走一边给他介绍这座千年古镇的故事……
二十余载,我见证了辖区的变迁与发展。每当看到游客在古镇里开心游玩,扫墓群众也能顺利祭拜,心里总是充满了自豪和欣慰。春分的艾草长成了清明的茶,古镇的祥和永远是我执勤记录本里最新鲜的墨迹。
(中国警察网记者吴艺、通讯员陆涵、蔡琪慧、讲述倪宝贵)
孙亮(中)与陵园负责人查看火情台账。蔺治国 摄
把群众安全放在第一位
春分过后,气温明显回升,加之春季降水稀少,地表植被干燥易燃,极易引发火灾,火险等级攀升。
“金西陵园公墓周围树多林子密,扫墓的人早上7点就会陆陆续续上山,咱们得早点过去。”3月25日,天刚蒙蒙亮,我跟同事就收拾好东西出发了。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区域巡护等工作,有时甚至一整天都穿梭于山林之间。
西固派出所辖区的林地有27万亩左右,东西跨度长,辖区内有南山、关山、元峁山等众多林场。每年清明节前后,因祭扫散坟引发的火情时有发生,防灭火压力巨大。
前年清明节期间,一名村民在祭扫时焚烧纸钱,引发了荒山起火。接到火情指令后,我立刻带领民警辅警赶赴现场,配合消防及相关部门展开扑救。然而,当时不仅缺乏火情监测技术设备,前期防火宣传工作效果也欠佳,致使面对严峻的防火形势,即便我们倾尽全力,灭火成效却依旧不佳。总结经验教训后,今年我们提前清理了散坟周边的枯枝,设置了防火隔离带,还借助无人机定期开展高空巡查。通过一系列举措,突发火情明显减少,清明祭扫防火工作成功从事后扑救转变为事前预防,极大提升了防火工作的成效。
“老乡,这片荒草太多,在这儿烧纸太危险了!”在散坟集中区,我发现一位老人正准备点火,便立即上前提醒。我一边耐心向老人讲解防火知识,一边帮他清理出防火隔离带,确保祭扫安全。近一周以来,这种“人盯坟”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我知道,与其事后追责,不如把工作做在前头,宣传教育比处罚更具现实意义。在做好现场防火宣传的同时,我们积极对接各村社,建立防火宣传微信群,推送防火知识,这种网格化宣传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提前“紧螺丝”的效果。
最后一批扫墓的人下山了,我们得再去每个祭扫的地方看看,保证火都灭干净了。回到派出所,我翻开工作日志,上面写着:“3月25日,一共劝阻了14起违规用火的,发了300多张宣传单,没发生火灾。”只有我们每天把工作做好,防范到位,保障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才不是一句空话。
(中国警察网记者王广平、通讯员刘胜男、蔺治国、讲述孙亮)
赵廷凯(左二)为群众调解矛盾纠纷。吴方砚 摄
越是节日越要全力保安全
清明节既是旅游踏青、祭扫的高峰期,也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段。每到这时,我们派出所就格外忙碌,巡逻防控、隐患排查、安全宣教等工作应接不暇,忙得常常顾不上吃饭,尤其是去年清明节的经历尤其难忘。
2024年4月4日,清明节当天10时许,我开着巡逻警车,在辖区郑庄村的乡间小路上颠簸前行,老远就看到郑家兄弟在田埂上相互推搡,旁边围着不少劝架的村民。哥哥攥着卷尺,弟弟握着锄头,两人吵得面红耳赤。
“赵所,您给评评理!”弟弟先瞧见了我们。“兄弟睦,麦苗青!”我指着田里的麦苗,转头对两兄弟说道,“看这麦苗多好,兄弟齐心日子才旺。难道就为两棵树苗、三分地,就把兄弟情分扔了?”在大家的劝解下,兄弟俩最终和解。
从郑庄村回到所里时,早已过了饭点。我和同事刚端起饭碗,还没吃几口,对讲机里就传来呼叫:“赵所,张大庙村老张家那边又闹起来了!”我一把抓起警帽,顺手往嘴里塞了块馒头,边嚼边往外跑。同事亿帆疑惑:“上次调解后,老张两口子不是打工去了吗?”我推测:“应该是清明节回来了,估计还是因为添孩子的事儿,老张家婆媳见面就吵。”
推开张家的门,只见老张媳妇坐在院子里吵嚷,小张站在一旁,满脸无奈,儿媳妇小芳躲在房间里哭,门框上的柳枝被扯得七零八落。“孩子好意过节回家上坟,你个老婆子就别吵吵了,多大点事儿啊!赵所你看,还麻烦你们跑一趟……”老张一边唠叨,一边给我讲述事情的缘由。
“婶儿,老话说‘柳能辟邪,家宅安宁’,民法典也讲家庭要有好家风,您得给晚辈做榜样,小两口和睦,才能给您添孙子……”
半个小时后,老张媳妇站起身,轻声说道:“小芳,来帮我把柳条重新插上!”“好嘞,妈,一会儿您再教教我蒸馒头。”看着和好如初的婆媳俩,我和同事欣慰地笑了。
走出老张家时,已经快下午4点了。对讲机又再次响起:“赵哥,快去商业街……”
直到夜幕降临,派出所院子里槐树沙沙作响。值班室的处警台账上记录着:2024年4月4日,接警12起,化解矛盾4起……我的手机屏幕亮起,是女儿发来的视频:“爸爸,妈妈蒸的馒头给你留了槐花味的……”在这万家灯火中,我们守护着这些平凡的温暖,如同田埂上的野花,再小也要开得认真。
(中国警察网记者祝文心、通讯员赵小敏、刘鹏、讲述赵廷凯)
郑华强(左一)向群众宣传防火知识。陈伟明 摄
为百姓再苦再累也值得
3月26日8时,春寒料峭,我与同事驻守在海拔500多米的云中山防火检查站,紧盯着云雾弥漫的山林。“郑警官,阶坑口山林有烟!”对讲机里的呼喊声打破了平静。
云中山自然保护区是我们派出所辖区内的重点林区。我迅速拿起灭火器,沿着羊肠小道飞奔而去。赶到一看,原来是两位老人用竹篓烧纸钱,火星引燃枯叶。我和同事迅速灭火,并掏出防火宣传单,指着过往清明烧纸引发山火的照片,耐心劝道:“阿公阿婆,眼下山林干燥,去年隔壁乡就因祭扫失火,损失巨大。”两位老人听完,主动配合我们清理了现场。
从山上下来后,我径直前往挂钩片区丰都村。“防火禁火,人人有责,林区禁止使用明火。”我手持高音喇叭,一边巡逻一边用普通话、闽南语交替呼喊。
路过陈先生家门口,他热情招呼:“郑警官,你又来啦,去年多亏有你!”去年4月4日是清明返乡高峰,省道312线福田段拥堵不堪。我和辅警王海强、陈志平在弯道处疏导交通,突然听到“砰”的一声闷响。一辆轿车因车速过快撞上护栏,车头变形,车门凹陷,司机陈先生头部流血、意识模糊。
我马上找来破拆工具,敲碎副驾驶车窗,和同事合力将伤者慢慢救出,随后驾驶警车在车流中为救护车辆紧急开道,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好在送医及时,后来家属打电话告诉我,当事人已无大碍,我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去年清明,我们警组疏导车辆300余辆次,处理汽车抛锚2起,帮群众20余人次,消除火灾隐患10处。
今年将是我在福田派出所度过的第三个清明节。福田乡森林覆盖率达94.6%,有“闽南绿肺”之称。105平方公里山林间的3个重点祭扫区与云中山自然保护区,是我们重点守护的“防火禁区”。今年,所里创新推出“三色预警”机制,将11处易发火情的重点林区标为红色,7处景区周边标为黄色,其余为绿色,根据不同区域分配巡查力量,采取“车巡+步巡+技防+人防”立体巡防模式,全力守护辖区安全。
夜幕降临,我们登上警车,一天的忙碌暂时告一段落。远处山坳灯光渐次亮起,村子静谧祥和。这一刻我知道,这份守护,再苦再累也值得。
(中国警察网记者袁灏、通讯员田政、陈伟明、讲述郑华强)